引言:
明朝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朝代,朱元璋凭借一个破碗开启了一个封建王朝,他的儿孙也是相当强大的中兴之主。
在明朝统治前期,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十分强盛。
朱元璋、朱允炆、朱棣祖孙三人之间的种种往事,更是为无数文学作品提供了素材,前期的明朝,无愧于天朝上国的称号。
但是中后期,明朝的统治局面却每况愈下,统治者昏庸无能,沉迷于求仙问道,宦官把持朝政,制度越发腐朽落后。
明朝晚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显然产生了崩溃的前兆。
与此同时,社会中的人文主义浪潮,也在逐渐形成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政治和人文,大有可供研究的空间。
在文人笔下,明朝晚期为何会如此黑暗?人文主义浪潮,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刻板印象,腐朽落后
明朝晚期,中国社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相信对于这个问题,许多朋友的回答非常一致,那就是黑暗腐朽。
作为后世之人,我们对某一个朝代或者某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的评价与看法,都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史料基础之上。
不管是白纸黑字的正史书籍,还是插科打诨的种种民间野史故事,似乎都在向我们传递一个观点,明朝晚期的社会,简直落后不堪。
久而久之,在这些资料和传说的影响下,我们便产生了刻板印象,对明朝晚期也有了一种固定认知。
为何会形成这样的认知?为何文字材料会向我们传递这样的思想观念?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并未仔细思考。
若要判断社会民众对于明朝晚期刻板印象的根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明朝前期和晚期,差距实在太大,前后落差,让人们认为强的更强,弱的更弱。晚明落后的印象,在明初的对比之下越发鲜明。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实打实的人才,他当过乞丐,做过和尚,参加过行伍,人间的酸甜苦辣,他都有着切身体会。
人们说明朝“开局一个碗,结尾一根绳”,这里的绳指的是崇祯皇帝上吊的绳子,而碗则指的是朱元璋要饭的破碗。
作为一个王朝的开国之君,朱元璋不缺胆识和气魄,更不缺知人善任的治国之术。
他一手培养的太子朱标,他那威名在外的儿子朱棣,朱标最能干的儿子朱允炆,这些子孙后代,都让他自豪不已。
虽然明朝前期发生过靖难之役这样的内斗戏码,但归根结底,争权夺利之事,并未伤害国之根本,靖难之役当中的胜者和败者,其实都是明君。
一直到朱祁镇的土木堡之变发生以前,明朝的皇帝都堪称中兴之主,这一时期,明朝也处于最强大的阶段。
前面有多么厉害,后面就有多么落魄。
一心追求长生的嘉靖皇帝、多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对治国之术一窍不通的木工皇帝……这些可笑的君王,把明朝拖到了悬崖边缘。
即使崇祯皇帝相比起他的长辈来说,已经足够聪明和勤奋,他也无法阻挡历史的洪流,因而背上了末代皇帝的骂名。
与其说是他拖垮了明朝,不如说是明朝拖垮了他,明朝的前后对比极其惨烈,因此人们对于晚明的印象,也就格外糟糕。
第二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旁观者对于弱势政权的偏见,大家只看到了晚明政治的弱势,却无法正视晚明资本主义萌芽代表的经济繁荣之势。
这一点,和大家对宋朝的认知何其相似。
在不少人眼中,宋朝都是一个背负着耻辱和骂名的王朝。
北宋的澶渊之盟,宋徽宗和宋钦宗的靖康之耻,南宋的构陷忠臣……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宋朝政治腐朽的具体表现。
可抛开政治不提,宋朝的其他发展领域却可圈可点,在经济上,宋朝的商品经济格外繁荣,甚至一跃成为世界第一。
在文化上,宋词是典型代表,杂文和小说也在同步发展,在思想上,程朱理学,把理性主义的光辉带到了封建时代。
在科技上,四大发明当中的三项,都来自宋朝,这么多的闪耀之处,却无法扭转大众认知的偏见。
而晚明同样也是如此,政治上的落后盖过了其他领域的闪光点,加深了民众的偏见。
新王朝对旧王朝的批判,以及一些刻意贬低和抹黑,也会影响我们今天见到的史料内容。
消灭明朝的人,是李闯王李自成,而封顶天下的人,则是来自东北的顺治帝,清朝取代了明朝,成为一个新兴的封建王朝。
对于自己的手下败将,清朝的文人自然会不遗余力地贬低。
正所谓成王败寇,历史都由胜利者书写,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则是胜利者愿意让我们看到的内容。
谁能保证,史书当中的一字一句,拥有绝对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呢?
这一点,恐怕连创造了“史家之绝唱”的司马迁都做不到。
为了证明自己统治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清朝统治者把明朝晚期描绘成了一个极度黑暗的时代。
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求,某些明末清初的文人,甚至对明朝的发展成果持全盘否认的态度,自恃风骨的文人尚且如此,其他人会如何,我们可想而知。
在晚明部分史料当中,被描述得一文不值,这一时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出现了很大的漏洞。
随着底层群众积累的矛盾越来越多,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建立的政治秩序,早已经动摇了根基。
这一时期,专制主义政治,自然也会受到来自民间的思潮的冲击,这股思潮,正是诞生于晚明的人文主义浪潮。
从口喃耳语到扺掌剧谈,明朝晚期的人文主义浪潮,具有鲜明的本土性和时代性,当然,也有一定的社会局限性。
等级崩坏,冲击根本
明朝晚期,专制主义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开始逐渐崩溃。
比如明神宗在位时的一件事,就能说明这一情况。
明神宗是一位历史公认的昏聩君王,他爱财、爱酒、爱色,喜欢声色犬马的生活,可就是不喜欢政治,不喜欢处理国事。
从他的性格上来看,他更适合当一位富贵闲人,但时势逼人,他成了皇帝,也在倒逼着时势。
他平生最讨厌的一件事情,就是上早朝,大臣们呈递上来的雪花一般的奏折,以及种种棘手的事情,实在令他焦躁不已。
明朝官僚体系当中的谏臣,实在无法忍受如此无所作为的皇帝,于是,他向皇帝呈上了一份奏折,名为《酒色财气四箴》。
这份奏折的用词十分犀利,谏臣痛斥了明神宗沉迷于酒色,不思进取的颓废模样。
同时,他还直截了当地表示,如果皇帝不改正自己的错误习惯,那大明王朝迟早有一天会玩完。
在一个封建王朝,在一个皇帝具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时代,大臣能够这样对皇帝说话,本身就是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皇帝见到如此言辞激烈的奏折,竟然不敢胡乱发作,毕竟他也知道,谏臣所言非虚。
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理行为,明神宗索性偷偷将这份奏折藏了起来,没有对任何人透露此事。
这件事情,也成为了明朝奏折“留中不发”形式的开端。
臣子能够直言劝谏,一方面是因为当事人本人的风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那个阶段,皇帝的权威已经大打折扣。
夸张一年来看,谏臣此举,有些“有恃无恐”的意味,而这件事则明确告知了人们一个信息,专制主义的权威性,早已经不复从前。
另外,晚明的社会等级制度也在逐渐崩溃。
明朝的史书《国史唯疑》中有过这样一段记载:“小臣一开口,不必是,即为风节;大臣一开口,不必非,即为朋比。小臣百诋大臣,辄以为不可屈而抗威权;大臣一侵小臣,便以为不能容而沮言路。”
说这话的人名字叫做许国,他是明朝的内阁大学士,能够成为内阁核心人物,许国的权力可想而知。
可他却能说出这样的话,话语中似乎满是心酸。
小臣只要开口,不管是对是错,这都是他风骨地体现。
而大臣一旦开口,不管初衷是什么,都一定会被编排为党争和站队。
小臣可以诋毁大臣,人们说这是不畏强权的气节,可是大臣却不能反对小臣,否则会被诟病为心胸狭隘。
大臣和小臣,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等级,从前前者尊贵而后者卑微的局面,早已经一去不复返,小臣在大臣面前,也不复毕恭毕敬。
上下地位的转变,社会评价的转变,上层阶级对于下层阶级的绝对压迫和掌控,正在逐渐消失。
当民众不畏强权,不再唯唯诺诺时,所有社会成员,所有社会事物,都成为了可以批判的对象,包括君王,也是如此。
臣属对君王的批判,等级低者对等级高者的批判,都证明了一个不可逆转的现象,专制主义的政治高山,正在倾塌之中。
而这,也正是人文主义浪潮的体现。
人文主义,有所不同
明朝晚期,中国社会上出现了人文主义浪潮,清朝晚期,人文主义思想再次出现,不过,这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
前者是中国特色人文主义浪潮,它反对专制主义争议,批判等级观念和传统理学对社会民众的束缚。但它不反对封建制度,不反对这个国家的根本。
而后者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代表着资本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对封建社会的冲击。
这一时期的人文学者们,他们反对专制主义制度,反对封建社会的种种腐朽之处,希望能够改弦更张,变换天地。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中国诞生了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文主义,每一种思想,都是对一个时代的反应,也是一种意识上的具体呈现。
结语:
晚明大有可圈可点之处,并非大多数人印象中那样一无是处。
专制主义的崩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而资本主义的萌芽,又促进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这层层递进的关系,让晚明时期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只可惜,清朝的专制主义,又一次行至巅峰。
参考资料:
《明史》
《国史唯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