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丧葬文化极具特色,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有着很多的规矩和门道。不过尽管传承了这么多年,但大多数人对丧葬习俗只有一知半解。
比如纸人,很多人都知道这是烧给逝者的东西,但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些纸人都是没有眼睛的,一般都是用两个小孔代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纸人不画眼,不点睛
说起画眼睛,不知道你们会不会想起“画龙点睛”这个典故,故事中的画家受人之托,给墙壁上两条金龙点上了眼睛,随即二龙便从墙壁飞出,直冲云霄。
只是画上了眼睛,两条金龙就立马活了过来,要是给纸人点上了,你想象一下,是不是也会觉得毛骨悚然。
纸人不画眼,不点睛,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扎纸匠们也因此严格遵守规律,因为他们相信给纸人画上了眼睛,就会带来厄运,甚至危及性命。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纸人都没有眼睛,一些人会觉得,有了眼睛,纸人才能变得更加完整,有眼睛的纸人在阴间可以更好地服侍主人。
所以,有经验的扎纸匠,就会用针孔来代替眼睛。关于纸人眼睛的说法,民间其实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人们认为,纸人有了眼睛之后,就可以看见阳间发生的事情,从而对阳间产生眷恋之情,不肯离去。
被烧毁的纸人不过是一具空壳而已,根本就没有魂魄,如此一来,先祖在地府中得不到好的照顾,就不会保护子孙后代,脾气不好的甚至还会诅咒后人。
毕竟大家祭拜先祖,也是想要得到先祖的庇护,自然就不会有人给纸人画眼睛。
第二种解释:纸人是有灵性的,给纸人画眼睛,就相当于让它们拥有了灵气,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一个有灵性的、人形的东西放在那里,很可能会引起孤魂野鬼的注意,从而附身到纸人身上,被附身的纸人,根本就不可能被烧死,它们会留在阳间为祸世人。
更何况,一家扎纸店也不可能只有一张纸人,所以为了避免惹上麻烦,扎纸匠们就制定了一条规则,就是不能给纸人画眼睛,如果一定要有眼睛,也只能在纸人的眼睛处戳一个洞。
就这样,这条规则至今都没有人敢违背,因为谁都不敢拿生命去冒险。
纸人的历史
用纸人祭祀,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在此之前,祭祀的物品经过了几个朝代,有了较大的发展,用活人来充当祭品的情况越来越少。
虽然一些原始地区,还是会存在活人献祭的情况,但比起以前来说,已经少了很多了,而且在中原地区流行的是以牲口为祭品的方式。
不过,牲口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在养殖技术没有普及的古代,牲口的喂养,都是小规模的,如果有什么重要的仪式,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牲口,来进行大规模的祭祀,所以人们就发明了草人和泥人两种不同的祭品。
在没有造纸术的时候,纸张是很珍贵的东西,连皇家都很少会用纸张来书写,更不说将纸用来做祭品了。
因此当时的祭祀大多都是泥人和草人。因为这两种物品不仅制作简单,还能就地取材,既省钱又省力,是祭祀用品的首选。
到了宋朝时期,造纸术得到了大规模的普及,纸张的价格就下降了很多,于是纸人也成为了祭品。
和那些草人和泥人相比,纸人重量轻,便于携带,而且能折成各种各样的形态,一些有钱人家还会专门请人来量身定制,扎出来的纸人无论是身高还是体型,都与常人无异。
除了纸人之外,纸房子、纸衣服等都是当时盛行的祭品,它们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丧葬文化的发展。
事实上,纸人画眼会带来厄运这种说法,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烧纸人只是一种寄托哀思的方式。另外,烧纸人还会造成空气污染,这也是其不可取的地方。
纸人不画眼,不点睛,是几千年以来的传统,我们虽不能盲目迷信,但也要尊重传统文化。
对于像纸人、寿衣等具有迷信色彩的习俗,我们要辨证地看待,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