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保存完好的《乾隆大藏经》除去历代祖师的言论,纯属释迦牟尼佛一个人创作的内容,大约5000多万字,如此浩如烟海的著作行文的时候,如果逻辑体系太多,势必混乱,让后人不知所云。因此整个《乾隆大藏经》在行文的时候基本遵循了两套逻辑体系:正判断和负判断。
一、什么是正判断,什么是负判断?
什么是负判断?通过否定一个已有的判断而形成的新判断。打个比方说,我们要定义什么是苹果。
正判断就是说:苹果就是苹果树上自然生长的一种果实。正判断就是直说,苹果是什么。
而负判断呢?负判断就是说:苹果不是拜登,不是岳飞,不是星星,不是大象,不是空,不是有,不是潜意识,不是泰山,不是先验,不是民主,不是自由,不是黄河,不是渤海,不是中国……也就是说,负判断,是通过否定来指称并定义事物和概念的。
二、佛经为什么要采用两套相反的逻辑体系?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明白,大乘佛教要说什么内容?这就涉及到大乘佛教的法印,所谓法印,就是学术范畴的意思。《佛说法印经》指明:大乘佛教的法印是三解脱门。所谓三解脱门是大乘教徒修大乘三十七道品,即将见佛性之前的三道门,可以说是佛性的前门,也叫实相。也就是说,整个大乘佛教,所有的内容都是在说三解脱门之后的那个佛性。
大乘佛经通过负判断写成的经文,就是般若思想。需要注意的是,般若和唯识都不是大乘佛教的内容,而是婆罗门教《奥义书》和《梨俱吠陀》中的内容,其中般若是《梨俱吠陀》中的“不二论”思想,而唯识是《奥义书》中的瑜伽思想。大乘佛教借用婆罗门教的般若是为了通过负判断,让后来的学佛人明确佛性究竟是什么?全部般若经文就是说:佛性无性、无相、无分别、无自性、无行、无为、无二、无垢、无净、无生、无灭……这种文本构思逻辑,是典型的负判断。当然负判断中也有正判断,那就是《华严经四圣谛品》,这篇文字,是所有般若的总纲,包含了一切般若。
大乘佛教通过正判断写成的经文,就是如来藏思想。如来藏体系的思想就是告诉后来的学佛人:众生的如来藏被贪嗔痴秽花所缠,灭除贪嗔痴才能见佛性,而灭除贪嗔痴的佛学专业手段,就是大乘三十七道品。这种文本构思逻辑,是典型的正判断。正判断是佛教原创的,目前学术界和考古学界并未发现印度其他宗教和文化有此内容。
三、释迦牟尼佛本人倾向于哪一套逻辑?
由于大乘佛经在构思的时候,采用了正判断和负判断两套逻辑,佛教究竟倾向于哪一套逻辑呢?日本学者认为释迦牟尼本人是倾向于正判断。理由是大乘最重要的经典《大法鼓经》里明文划重点说,大乘学人应该先学正判断的经文,再学负判断的经文,因为负判断的经文是“有余说”。所谓有余说,就是还余有很多意思,没有阐述尽。而学术界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大乘佛经对于正判断和负判断,这两套逻辑,都是否定的,理由是《楞伽经》中明文说:“佛说般若、唯识和如来藏,都是假说,目的是为了让众生证得三解脱门。”他们认为,佛经这样讲,就表明佛教并没有要将婆罗门教的知识产权据为己有的意思,同时也将两套逻辑全部否定。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沃唐卡编号为182-757488的白度母唐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