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们和美国的消费,差了一个沙特

0
分享至


今天聊的话题,有点复杂,我会尽量用简洁的方式和大家讲述。

不想费脑的,可以直接看我的结论。

这两年,上面天天喊:“扩内需”、“刺激消费”…

很多人不理解,怎么就非得天天盯着我们钱包里那仨瓜俩枣不放呢?

我告诉大家:

无论你愿不愿意——刺激消费一定是未来经济的重头戏。

为啥?

要知道在中国,任何政策都不是平白无故出台的,一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来,先看两组数据。

(1)、28%——这是2023年我国总储蓄占全球储蓄的比例,稳居世界第一,美国和欧盟加起来才33%。


(2)、151.8万亿——这是截至今年一季度,我们国家的家庭存款总额。再创历史新高。

看到这些数据,你就会明白,我们整体的储蓄确实太高了,而储蓄的反面——消费,远低于美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

2023年,我们的居民消费占GDP只有30%,美国呢?接近70%,而且多年来一直呈上涨趋势。隔壁的日本也有50%以上。


所以今天我想算笔账,那就是如果我们的消费也能起来,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以及惠及到每一个普通人。

首先明确观点:

1、无论你愿不愿意——消费,都是接下来的重头戏,消费对经济的放大效应超出你的想象!未来的经济政策绝大部分都会围绕刺激消费展开。

2、如果我们的居民储蓄率向美国看齐,每年对经济的额外拉动,等于沙特一年的GDP

不信?来,看正文。

01

网上有个段子,总结了人们不消费的四大原因:

(1)口袋里没钱;(2)怕以后没钱;(3)怕别人知道自己有钱;(4)怕别人骂自己乱花钱。

虽然是段子,但还是扎心的阐释了消费的两个决定因素: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换句话说,你花不花钱,一,是看你有没有钱。二,是看你想不想花钱。

鉴于“有没有钱”这件事,短期是很难改变的。

我们今天的文章聚焦讨论第二点,也就是消费意愿对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我们先来看一个重要指标——储蓄率。它有两个口径:一个是国民储蓄率;一个是居民储蓄率。

二者虽然只差一个字,但意思可差远了。

——国民储蓄率是指社会上全部储蓄占GDP的比重,这个是最经常被提及的。

——居民储蓄率是居民储蓄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很明显,后者能更加贴切地反应普通老百姓的消费意愿。所以,我们接下来的讨论也是围绕它展开。


好,搞明白这些概念,接下来, 看具体数据。

——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9218元。

——2023年,全国居民个人储蓄新增额是16.67万亿,平均到14.1亿人的话,人均储蓄新增是11823元。

也就说,平均下来,去年每个中国人赚了大概4万,存下来1万2,居民储蓄率刚好是30%。

这个储蓄率是什么水平?

我们对比美国,2023年美国的储蓄率是5%左右。

30%对5%,我们把收入存起来的比例,是美国的6倍!

拉长时间来看,美国自步入21世纪以来,居民储蓄率也长期在10%以下,只有一个例外——2020年,因为这一年新冠疫情爆发,

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无限QE,天量放水,这些钱以疫情补贴的形式进入了老百姓兜里,居民储蓄率在2020年4月份一度飙升到32%。

之后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老百姓拿到钱之后疯狂消费和投资,美国的房地产、股市、消费、就业,到处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现在美国的储蓄率又回到历史平均水平5%左右。


上面这张图,是美国人均储蓄率与人均GDP增速的20多年来的走势对比,它很清晰地告诉我们:居民储蓄率和人均GDP增速呈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储蓄率越低,经济增速越快,储蓄的释放对经济有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

比如2021年,美国的居民平均储蓄率从2020年的12%平均值下降到了6.1%平均值,这期间美国的人均GDP同比提高了5.62%,这个增速对美国这种经济体量的巨无霸来说,是很恐怖的。

也就是说,储蓄率的释放对经济的促进立竿见影。

接下来,我们把目光投到国内。

前面说了,只看2023年,中国的居民储蓄率达到了30%,这和美国比属实高得有点离谱了。

那么过去的几年,中国储蓄率水平总体又如何呢?来,看下图。


从上面的图里可以看到,这几年来我们的储蓄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17年的13%涨到现在的30%。除了2021年、2023年外,

那么,2021年和2023年有什么特殊之处,让人们改掉了存钱的习惯?

——2021年,得益于疫情防控得当,2020年积压的需求得到释放,人们报复性消费和投资(买房),这一年,我们的储蓄率下降了5%,而人均GDP同比增速达到了8.4%。

——2023年,疫情彻底放开,大家重新开始消费,储蓄得到释放,这一年我们的储蓄率下降了4%,推动人均GDP同比增速达到了5.4%。

5.4%,乍一看,好像平平无奇。但是,这个成绩是在房地产销售同比下滑8.5%的情况下取得的,也就是说,人们释放的储蓄更多是流向了消费,而不是投资,消费挑起了经济增长的大梁。

除了以上两个储蓄率下降的年份,其他时间比如2017-2020年,以及2022年,我们的储蓄率提升的年份,人均GDP的增速呢?——无一例外,都在下滑。

说明什么?

说明与美国乃至全世界相比,中国也没什么特殊的。一样遵循“储蓄率走高,经济增速放缓;储蓄率走低,经济增速加快”的规律。

我敢肯定,未来,这个规律会更加明显。

想买房的伙伴可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会告诉大家负债的关键是什么。

02

接下来,重头戏来了。

如果我们的储蓄率下降了,甚至也像美国看齐,也就是来到5%的水平。我们的经济会增长多少呢?

假设释放出来的储蓄全部用于消费,然后我们先观察去年新增消费对于GDP增量的贡献率、以及对GDP拉动率两个指标:

  1. 新增消费对GDP增量的贡献率。

也就是老百姓一年消费出去的钱,占一年GDP增加值的比例是多少。

2023年,我们的居民消费支出是37.8万亿,相比2022年,增量是3.1万亿。

2023年,我们的GDP总量是126万亿,相比2022年,增量是5.59万亿;

也就是说,2023年的GDP增量中,居民消费部分贡献了3.1÷5.59=56%。

——也就是说,我们在吃喝玩乐等消费上比去年多花的钱,占GDP增量的56%。

这个56%也就是新增消费对GDP增量的贡献率。

2、消费对GDP拉动率。

也就是老百姓一年消费出去的钱,把去年的GDP拉动了多少个百分点。

2023年新增居民消费是3.1万亿;2022年GDP总量是120万亿。

即,居民消费对GDP的拉动率为3.1÷120=2.6%。

换句话说,大家靠“吃喝玩乐等消费比去年多花的钱”,把GDP拉动了2.6个百分点。


明白了上面两个指标,我们接下来就可以进行消费提升对经济的展望了~

前面说了,就平均值而言,去年每个中国人赚了大概4万,存了1万2,储蓄率刚好30%。

如果储蓄率对标美国,变成5%,那也就是赚4万,存2000元。(别急,只是平均值)

从存1万2到存2000,相当于每人每年刚好释放出储蓄1万元。

从平均值再算总账,全国14.1亿人,总释放的储蓄金额也就是14.1万亿。

这里我们假设,释放出来的储蓄全部用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是多少呢?

基于前面的数据,新增消费对GDP增量贡献率为56%。所以,我们的GDP增量= 14.1万亿*56%=7.89万亿。

这个数字是什么水平?

去年,石油王国——沙特的GDP总量是1.06万亿美元,排名全球第19。按最新人民币汇率7.25计算,大概是7.7万亿元。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每年的储蓄率低到美国的程度,把多出的钱用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等于沙特一年的GDP!


再来看,这部分储蓄释放后,GDP的增速可以达到多少。

我们去年的GDP总量是126万亿。这个增量对GDP的拉动率是7.89/126=6.3%。

注意,这部分增长是释放现有储蓄额外产生的,不影响原来已经形成的5%的GDP增速。

也就是说,加上之前的5%,累计增速是11.3%。

按这个GDP增速,不出五年,我们的人均GDP会从达到2万美元,进入发达国家水平。

这事如果真的实现,做梦都会笑醒。

当然,我也知道,储蓄率降到5%,这事有些难以实现,毕竟我们的传统观念决定了,还是需要一定量的储蓄去抵御未知的风险。

所以,我基于本文的测算模型,做了一个压力测试分析,大家可以感受下,不同的储蓄率下,对应到我们的GDP增速是多少。


想买房的伙伴可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会告诉大家负债的关键是什么。

03

最后,说几句。

1.未来经济增长最大的潜力,必然来自消费,也不得不靠消费。

为什么这么说?

“必然性”在于——我们冠绝全球的储蓄率和储蓄总量。

“不得不”在于——GDP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前两者的戏份未来一定会减少,消费必须站出来。

出口:全球经济疲软,加上贸易战和卡脖子的问题,如果你是国策制定者,你还会在战略上把经济依赖在外需上吗?

投资:这个大家都知道,越来越小的城镇化率空间和严重的地方债务问题,靠投资拉动经济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未来,对标发达国家走过的路,我们的经济下半场,消费一定是全村的希望。

想买房的伙伴可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会告诉大家负债的关键是什么。

2.减小贫富差距已经刻不容缓。

必须解决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消费才能有效释放。

我们的基尼系数太高了,我和马云平均每人身价几百亿,有用吗?

只有大家都有钱了,中产家庭的占比上来了,促消费这事,才能事半功倍。

想买房的伙伴可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会告诉大家负债的关键是什么。

3.房价不能再跌了。

有个统计,中国城市家庭78%的资产都在房子上,房价每下跌10%意味着中国城市家庭财富缩水7.8%。如果扣除房贷只考虑资产净值的话,缩水的幅度会更大。

房价下跌,资产缩水,人们就越不敢花钱,这就是财富效应对消费意愿的影响。

想买房的伙伴可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会告诉大家负债的关键是什么。

4.社会保障必须做好。

老百姓赚钱,本来就是为了享受生活。

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幼有所育、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社会,没有后顾之忧,谁不愿意放纵消费,享受人生呢?

如果大家想买房又感觉困惑,可以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听4月份的直播课!

老实做人,踏实写文,不鼓吹,不煽动,让你明白房产这回事!

原创不易 点赞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立陶宛:2架A340客机,被伊朗特工偷走?全世界都在看立陶宛笑话

立陶宛:2架A340客机,被伊朗特工偷走?全世界都在看立陶宛笑话

影视解说阿相
2024-06-27 01:42:25
56岁席琳·迪翁首次公开发病时情景,长达10分钟的痉挛,歌迷心碎

56岁席琳·迪翁首次公开发病时情景,长达10分钟的痉挛,歌迷心碎

译言
2024-06-26 11:51:35
北方局部50度超高温,杀菌级地温已出现!权威预报:华北连续高温

北方局部50度超高温,杀菌级地温已出现!权威预报:华北连续高温

中国气象爱好者
2024-06-26 17:11:22
欧洲杯16强分区:德西葡法比利时齐聚死亡上半区!英意荷下半区

欧洲杯16强分区:德西葡法比利时齐聚死亡上半区!英意荷下半区

直播吧
2024-06-27 05:06:14
iPhone16完全曝光,太猛了,可能会是近几年最受欢迎的苹果手机

iPhone16完全曝光,太猛了,可能会是近几年最受欢迎的苹果手机

最潮家居评
2024-06-27 01:17:40
环境部西北督察局局长闫景军因公殉职:生命的最后40天里,30余天出差在外

环境部西北督察局局长闫景军因公殉职:生命的最后40天里,30余天出差在外

澎湃新闻
2024-06-26 20:50:29
罕见!斯洛文尼亚教练组的一张黄牌决定了欧洲杯C组的排名

罕见!斯洛文尼亚教练组的一张黄牌决定了欧洲杯C组的排名

星耀国际足坛
2024-06-26 12:29:58
曝45岁伏明霞离婚,净身出户原因揭晓,71岁百亿丈夫只说6个字

曝45岁伏明霞离婚,净身出户原因揭晓,71岁百亿丈夫只说6个字

深度知局
2024-05-20 19:25:53
东方甄选视频被删!贵州文旅不留情面,网友:山河破碎岂可乱用

东方甄选视频被删!贵州文旅不留情面,网友:山河破碎岂可乱用

布拉旅游说
2024-06-27 01:03:07
《浪姐5》:陈丽君淘汰原因成迷,观众大喊黑幕,央妈发声力挺!

《浪姐5》:陈丽君淘汰原因成迷,观众大喊黑幕,央妈发声力挺!

贾文彬的史书
2024-06-26 22:32:42
重磅!中国27家医院上榜全球TOP100(附名单)

重磅!中国27家医院上榜全球TOP100(附名单)

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2024-06-26 19:25:36
这人气!阿根廷vs智利现场观众81106人,远超欧洲/美洲杯所有比赛

这人气!阿根廷vs智利现场观众81106人,远超欧洲/美洲杯所有比赛

直播吧
2024-06-26 13:06:11
突发!第5枚3000公斤航空炸弹投下!沃尔昌斯克市南部乌军遇袭

突发!第5枚3000公斤航空炸弹投下!沃尔昌斯克市南部乌军遇袭

青年的背包
2024-06-27 01:44:37
卡牌满天飞!捷克1-2土耳其一共出示18张黄牌,创欧洲杯赛事历史

卡牌满天飞!捷克1-2土耳其一共出示18张黄牌,创欧洲杯赛事历史

直播吧
2024-06-27 05:06:14
埃尔多安:土耳其与黎巴嫩站在一起

埃尔多安:土耳其与黎巴嫩站在一起

参考消息
2024-06-26 20:33:11
笑麻了!山东高考696分及以上50人上热搜,我笑死在评论区

笑麻了!山东高考696分及以上50人上热搜,我笑死在评论区

天气观察站
2024-06-26 15:28:45
C罗不受待见,明显点球被黑!葡萄牙0-2爆冷,新军创造奇迹

C罗不受待见,明显点球被黑!葡萄牙0-2爆冷,新军创造奇迹

我的护球最独特
2024-06-27 05:00:10
詹俊:一句话总结16强对阵:“天佑”索斯盖特...........

詹俊:一句话总结16强对阵:“天佑”索斯盖特...........

直播吧
2024-06-27 05:26:12
捷克1-2土耳其,赛后评分出炉:不是恰尔汗奥卢第1,捷克22号第1

捷克1-2土耳其,赛后评分出炉:不是恰尔汗奥卢第1,捷克22号第1

侧身凌空斩
2024-06-27 05:01:30
刚刚通知:千岛湖景区暂停开放!

刚刚通知:千岛湖景区暂停开放!

西湖之声
2024-06-26 19:27:41
2024-06-27 05:48:49
混知房产
混知房产
让你明白房产这回事
283文章数 14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曹远征:不能被"产能过剩"的概念所困惑

头条要闻

欧洲杯-C罗怒怼裁判染黄 格鲁吉亚爆冷2-0胜葡萄牙

头条要闻

欧洲杯-C罗怒怼裁判染黄 格鲁吉亚爆冷2-0胜葡萄牙

体育要闻

战胜心中的魔鬼,36岁的他上演欧洲杯首秀

娱乐要闻

冯绍峰带儿子看舞台剧,想想更像妈妈

科技要闻

不再"独宠"小鹏!大众投了特斯拉宿敌360亿

汽车要闻

37.99万起坐拥"陆地空客" 翼真L380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健康
旅游
亲子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人类为何至今无法攻克渐冻症?

旅游要闻

7月1日起沙特将成为中国公民出境团队游目的地

亲子要闻

肉好像被烧烂了!夏天小心这种虫子出没!佛山已有幼儿园孩子中招......

军事要闻

绍伊古被国际刑事法院发逮捕令 俄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