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陈在正教授的魅力
陈在正教授早年在厦门大学历史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师从熊德基、范文澜等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接受严肃的思想教育和严格的学术训练。陈在正教授从教70周年的经历证明,他本人也是具有坚定信仰、立场和操守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
陈在正教授是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的创院元老之一,又是院里良好风气的一位首开风气之人。陈在正教授秉性宽厚,立行贞明。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同人、门人莫不受其人格魅力的感染。风气是一种潜势力。在良好的风气里工作,人人积极向上,事事中规中矩。厦大台研院风正气清,是人所共见、人所共言的。我从1987年开始参加台湾研究,2000年起在厦大台研院担任兼职,亲闻、亲见和亲历陈在正教授参与开创的良好风气传承于不坠。譬如,陈在正教授用贤、让贤的故事和精神,口口相传、代代相传,厦大台研院学术队伍因得永续保持雄厚的实力和潜力。又如,院刊《台湾研究集刊》从来不用“关系稿”和“人情稿”,始终保持高学术品位和高学术品质。记得1980年代,我供职的福建社会科学院就理所当然地将《台湾研究集刊》列为国家权威刊物。
陈在正教授的百数十种学术论著,皆堪称精品,皆一时之选,在海峡两岸学术界传布甚广,影响颇深。譬如,《牡丹社事件所引起之中日交涉及其善后》(1993年),娴熟运用档案资料,描述和论述1874年日本以牡丹社事件为借口,出兵侵入台湾后,中、日双方的交涉情形,以及清廷接受教训,采取善后措施的史实。论证严密,征引详备,在方法论上是运用档案资料取胜的经典论文。又如,陈在正教授关于李友邦和台湾义勇队的系列论著,如《李友邦与台胞抗日》《李友邦与台湾近代史》《李友邦及其所领导的台湾义勇队在闽南的抗日宣传活动》等,研究其相关问题,巨细无遗,而又详得其要点要义,令人读而感佩。总而观之,总而言之,陈在正教授涉及海疆省份台湾的研究,参与《中国海疆史研究》的写作,对中国海疆史研究的学术传统卓有贡献。
陈在正教授今年95岁,身健笔健,魅力不减。我对他怀有很深的敬意。
作者简介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历任上山下乡人员、邮递员、学员、教员、研究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学术著作有《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18部,300余万字。
主播介绍
肖璞韬,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先生弟子,“京彩台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汪毅夫先生著作《话说两岸》播讲者,文史功底深厚。曾参与改编单田芳红色经典评书系列《贺龙传奇》《少林将军许世友》《九一九演义》,参与《单田芳自选集》十部系列评书的文字整理,独立创作并播讲的评书作品有《海魂国殇》《血色苍穹》《铁流河山》《饮马天竺》《忠义沈炼》《荣华富贵》,并播讲经典评书《三侠五义(权谋版)》《水浒传》等。
栏目介绍
汪毅夫先生著作《联结两岸》,收录了作者2020年至2022年陆续发表在中评社、中评网上的282篇文章,是继其《话说两岸》《顾盼两岸》后的又一札记结集。
《联结两岸》延续作者一贯的“学术段子”写作风格,在厦门大学陈支平教授看来,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史学术中“掌故札记”体例的最好传承,并引用清代学者钱大昕之语评价:“读之窃叹其记诵之博,义例之精,论议之和平,识见之宏远,洵儒者有体有用之学,可坐而言,可起而行者也”。
让我们通过单田芳先生弟子肖璞韬的评书演绎,结合《联结两岸》的字里行间,感悟海峡两岸方方面面的联结点: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和政治的,进而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感谢
汪毅夫先生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专栏的大力支持
-THE END-
点击查看
顾盼两岸微信合集
点击查看
话说两岸微信合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