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南会战,抗战布局软肋柳渝路暴露,日军为何不攻?

分享至

1940年2月下旬,桂南会战结束。

2月22日,蒋介石亲自赶赴柳州召开战后检讨会。25日,蒋介石下令,将直接指挥桂南会战的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由一级上将降为二级上将;负责战役指导的政治部长陈诚由一级上将降为二级上将;第37集团军总司令叶肇被交由军事法庭会审;第38集团军总司令徐庭瑶被撤职查办,并撤销37、38这两个集团军的番号。同时,参战部队的大批军长、师长被解职。这对于国民党军队来说,不亚于一场大地震。

自抗战全面爆发以来,国民党军队虽连吃败仗,但像桂南会战失利后这么大面积的,这么大力度的处罚将领还是第一次。

抛开参战的桂系、粤系军队不说,陈诚和徐庭瑶可是蒋介石最为嫡系的班底,第38集团军也是中央军的战斗序列,此次战役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一向对自己嫡系部队爱之若命的蒋介石痛下杀手呢?

在很多人眼里,桂南会战的失利正好给了蒋介石解除白崇禧兵权的好机会,是他在借机发难。

确实,在桂南会战之后,白崇禧被剥夺了指挥作战的权力,桂林行营被降格为办公厅,失去了指挥部队的权力,白崇禧也被蒋介石调回了重庆,担任副总参谋长。但这种理由并不能完全说服人,因为蒋介石的爱将陈诚也同时被降级,在黄埔时期就跟随蒋介石的徐庭瑶也被罢官,第38集团军的番号也被撤销,就连在昆仑关血战中伤亡惨重的第5军竟然也没有获得蒋介石的一句安慰。仅仅为了剥夺白崇禧的兵权就让自己的嫡系做出这么大的牺牲?绝无可能。

所谓是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件事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这一切的一切都只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桂南会战中,日军肯定是发现了重庆政府在军事部署上的一个巨大漏洞,而这个漏洞的暴露将会直接影响到中国抗战的生死存亡。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在桂南会战中,由于中国军队的失利,一条危险性堪比三国时期子午路的道路柳渝路暴露在日军的攻击之下。只要是日军敢于轻兵突进,就将会给抗日大后方的重庆带来灭顶之灾,这才是蒋介石为何要大发雷霆,严厉处罚各级将领的原因。

日军为何要打桂南

1938年秋,广州沦陷,中国由东南亚经香港到广州再到内地的交通运输线被日军截断。

就在日军为此欣喜不已的时候,他们突然发现,仍然有源源不断的物资进入中国。经过仔细比对地图,日军发现,除了滇缅公路外,还有一条滇越铁路仍然在发挥作用。

为了彻底堵死中国获取外援的通道,日本通电法国殖民当局,要求不准再让物资通过滇越铁路进入中国。

可此时法国还未战败,底气还是有的,果断地回绝了日本。自己的过路费挣得正过瘾的时候,你说要断就断啊?况且,英美两国正通过这条线路往中国运送物资挣钱盆满钵满,要是断了这条铁路,它们也不能干啊!

图片来自网络

见法国人不配合,日本军方再次拿出了一个方案,既然无法截断滇越铁路,那么我们就把中国广西这面的口子给堵上。

于是,由日本海军出面,陆军配合的这一次远征南宁的战役就这样成型了。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日本陆军是被海军骗了。日本海军名义上是堵死滇越铁路的中国段,不让中国得到任何外援的物资,争取日本陆军在中国大陆的战争早日结束,但其实是为了自己将来的南进战略在布局。如果占据了南宁,那就会在将来的战事中在北面对法属印度支那(越南)形成直接威胁。

对于日军的战役企图,国民党方面也有预判。但是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认为,在1939年到1940年初,日军是不会进攻广西的,因此,他把负责防守广西、广东的第四战区主力部队都集结在粤北的韶关一带,准备参加在1939年底在湘赣两地的对日反攻。可如此一来,留在广西的部队仅有第31军和第46军的6个师了。

那么,白崇禧号称“小诸葛”,就真的没有预防日军登陆广西吗?

有是有的。不过,白崇禧的排兵布阵在事后证明是早已经泄露了。

白崇禧认为,日军如果攻击广西,势必会从海南岛出发,从广州湾登陆,然后直取桂北重镇柳州,因此,留守广西的6个师中有4个师都布置在通往柳州的道路上,在广西适合登陆的北海和钦州仅各留了一个师。

可战事一开,白崇禧就傻了眼,日本根本就没有从广州湾登陆,而是直取广西,从登陆条件相对差的钦州登陆,直取南宁。

1939年11月24日,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占领南宁,第9旅团则向中越边境的龙州挺进,意欲占领那里的物资仓库,彻底阻断滇越铁路。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