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俄强强联合!3000亿修建3317公里天然气管道,4亿中国人将受益

0
分享至

“西伯利亚力量管道输气量持续增加,2022年第一季度,俄罗斯对中国的天然气出口量较去年增加了60%。”

2022年5月1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公开发文表示,尽管俄罗斯在乌克兰陷入困境,但是,俄罗斯始终心系中国,“承诺过的就一定要做到”,不断加大天然气管道的输气量。

西伯利亚力量管道项目确立于2014年,最终在2019年完工,北起中俄边境,南抵繁华上海,途经辽沈、淮海一线。

项目沿线总长3317公里,建设投资高达3000亿元人民币,供气期限为30年,被誉为“人类史上的最大工程”。

按照预期,在2025年,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将实现每年3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输送量,惠及沿线4亿中国人民。

西伯利亚力量无疑是中俄两国携手并进的一大见证,德法等欧洲国家羡慕不已,由于“北溪2号”早已烂尾,欧洲注定要度过一个寒冬。

但是,意欲推行能源霸权的美国则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怒,不仅打压中国的其他天然气进口国,还在南海上窜下跳,大有随时封锁马六甲海峡、阻断中国从中东进口能源之意。

而中国则是岿然不惧,因为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已经提上日程,如果落成,将惠及中国人民,意义非凡。

届时,美国人将会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用功”。

那么,西伯利亚力量项目究竟是怎样落成的?这一项目对于中国又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呢?


(施工现场)

一、中俄合作——“西伯利亚力量”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人类文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上一世纪,人们很少提及“能源”一词。然而,在20世纪中后期,世界发生的三次石油危机,将“能源”推向了风口浪尖。

毫无疑问,能源关乎一国之发展,关乎亿万百姓之生计,“得能源者得天下”并非妄言。

步入21世纪,全球经济飞速增长,世界工业迅速崛起,石油、天然气则是供不应求。而作为清洁能源的天然气,其需求量更是逐年攀升。

天然气的化学属性显示,它的质量比空气小,一旦泄露会立即向上扩散,不容易集聚,发生中毒等意外的可能性非常之低。

将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不仅可以逐渐摆脱对石油等能源的依赖,还可以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量。

2019年,国际能源署发布的《BP世界能源展望》报告预测,全球对于天然气的需求量将会持续增长,并在2030年达到最高值。


(天然气)

广阔的市场、无尽的需求,促使天然气的供应量日益增加,整个天然气产业一片欣欣向荣,呈现大好之势。

中国则是消耗天然气的“大户”,2017年至2020年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增长了51%,增长速度冠绝全球;同时,天然气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断增大。

这是因为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对油气资源的需求巨大,而中国自身油气资源储备不足,每年需要进口大量油气,中国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相比之下,中国的邻国俄罗斯,则是地域辽阔,能源储备量位列世界前茅,享有“天然气王国”之称。

一直以来,俄罗斯作为能源出口大国,其天然气出口几乎占到整个国民经济总量的一半。

而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俄罗斯的忠实“买家”。

早在19世纪末,俄国石油就开始输入中国,“仅1889年根据海关记载便有三千七百万加仑。”


(西伯利亚力量输气管道)

1950年,中苏签订《贸易协定》,苏联向中国提供石油及其制成品。朝鲜战争爆发后,苏联出口到中国的石油及其制成品数量大幅度上升,年出口量达到数百万吨。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迅速与西方建立合作关系,西方油气公司纷纷参与俄罗斯油气资源的开发。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后,欧美国家联合制裁俄罗斯,双方关系急转直下。俄罗斯出口欧洲的油气面临着美国的阻碍。

与此同时,我国提出了“天然气管道合理布局、覆盖全国”的发展目标。

在这般情形下,中俄再度走到了一起。

2013年,中俄两国签署了《关于扩大原油贸易合作的协议》,协议中约定,在未来25年,俄罗斯将通过中俄石油管线,每年向中国供应原油3000万吨。

在此基础上,两国决定开始中俄原油管道二线的修建工程,最终在上海签订《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


(管道铺设)

2014年5月,俄气项目协调局局长维克托·季莫希洛夫表示:

“俄罗斯已经与中国签订协约,计划在2022年建成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项目,管道总长3371公里。这一协约是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合同的重中之重,总价值超过4000亿美元。”

西伯利亚力量是重大的民生项目,对构筑我国四大进口油气通道之一的东北油气战略通道意义非凡。

这一项目分中、俄两段,在中国境内,西伯利亚力量北起中俄边境,途经东北三省、贯穿辽沈平津、直抵江苏上海,全线通及9个省份,将惠及沿线4亿余中国人民。

天然气管道建成后,将首先供应东北地区,改善东北地区的供气格局,对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施工现场)

根据《今日俄罗斯》披露的消息,在项目正式洽谈之前,俄方给出的报价为800亿美元,高达4000多亿元人民币;而在双方的协商之后,项目报价最终被定为3000亿人民币,为中国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为了顺利完成西伯利亚力量项目的建设工作,中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仅要抓速度,更要抓质量。

二、天堑变通途:西伯利亚力量架设南北

首先,为了减少繁杂的“盖章”步骤,早日让西伯利亚力量“通气”,中国实施了“联合项目管理团队+监理+设计+采购+施工+运营单位”的一体化管理模式。

无论是组织机构和施工人员,还是项目工程和建设实施,都受到国家的直接监管。

在一体化的运营模式下,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建设者和通气实施者,都是同一家公司,这就使得建设和运行实现无缝衔接,在紧张的工期内挤出时间,来克服更多的难题。

其次,面对着被称为“人类社会最大工程”的西伯利亚力量项目,中国攻坚克难,应用了全自动化技术,将人工智能带进现实、带进生活。

D1422管径、X80钢级技术……看着这些专有名词,读者朋友们也许会感到眼花缭乱,但是,这些技术正是中国科研机构、建设单位、钢厂、管厂奋战无数个昼夜才得出来的成果。

无数的项目施工人员连熬数个通宵,就为了改好最后一版设计稿。


(施工现场)

各单位的联合攻关,为西伯利亚力量项目带来了21项企业工程技术标准,直接填补了世界工程史上的空白。

钢管和管件更具有韧性、原材料的耐腐蚀性更强、管道的拉伸性更好……种种创新,背后流着的是相关工作者的血与汗。

而这些出色的技术则为自动化建设提供了保障,打造了“长输管道智能工地”——全自动化焊接技术代替现有的半自动焊接,提升效率,摒弃人工操作中带来的不稳定性;

自动故障检测的全面实施,打破了过往对自动化超声波检测的不信任;

“全机械化防腐补口”代替以往的手工打磨,实现了磨料自动回收分离,不仅环保,更保障了员工们的健康。

此外,中国还对西伯利亚力量项目可能遭受的地质风险进行了详尽的评估。

而这一工作无疑是必要的,与地质危害有关的事故往往导致管道大规模泄露,导致人员出现伤亡、财产出现损失、环境也受到破坏,而且管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提供服务。


在南美安蒂斯山区的Andean管道,因为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事故占总事故的50%以上。

因此,必须要对地质风险进行评估。

在中国西南部,特别是西南丘陵,大部分地形都是山丘,山势比较险峻,山体之间还会同时存在很多沟谷河流,所以,就会出现很多可以进行滑动的斜坡体。

这就构成了山体滑坡发生出现的根本性条件,所以才会总是发生滑坡灾害。

一旦滑坡,就会在管道的外部产生极大的压力,甚至导致管道暴露在外、悬浮、碎裂,造成管体变形,还有可能损坏管道阀室内的设备。

在中国北方地区,通常情况下以硬岩为主,岩石坚硬,不大可能出现滑坡,但当岩层遭受风化后,就加大了崩塌的可能性。

长时间的暴雨、雷击、化雪和冰崩、日温的剧烈变化,都会导致输气管道受损。

天然气管道受到的破坏并没有地面滑坡那么严重,但是,其突然性对绕行公路的威胁是不可以被忽视的。


(西伯利亚力量管道)

除此之外,偏陡的山、较多的泥沙、加上大量降水就会出现泥石流。

如果在砂石泥沙的地区敷设管道,泥石流过后就会造成水土和泥沙的流失,一旦管道掩埋的深度不够,管道就会外漏,发生碰撞甚至会直接发生爆炸。

各方面因素考虑之后,中方施工人员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施工区域,将管子埋入土中,完美地避开了所有的风险。

2019年12月初,西伯利亚力量全线注气,天然气横跨欧亚大陆,从远东奔赴上海,惠及沿线4亿同胞,共同见证着中俄两国的友谊。

然而,两家欢喜一家愁——中俄合作需求互补,让推行“能源霸权”的美国坐不住了。

见得中国人喜笑颜开,美国人自然是愁眉苦脸,开始上窜下跳,频频找中国的岔子。


(美国能源霸权)

三、坐不住的美国人:能源霸权摇摇欲坠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际能源体系中,“美国因素”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维持自己在世界能源体系中的地位,追求世界能源霸权,美国制定了一系列的能源政策,频频打压中国。

自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2017年1月上台之后,能源便成为美国最为重视的政策议题之一。

特朗普在首份《国家战略报告》中明确提出:美国将实行“能源统治”战略,矛头直指中国。

这是因为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且发展势头迅猛,冲击着美国的主导地位。

而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则处于“守成”的态势,需要竭力维护自己的优势。

美国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把中国当做头号对手,在各方面给中国使绊子。


(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焊接)

中美贸易战便是这种大国博弈的生动体现,而能源也成为中美贸易战中大国博弈的目标。

美国强调“美国利益优先”,并力图增强自己作为全球主要油气供应国的地位,从而掌握全球能源市场的“统治权”,并进一步采取左右国际能源体系的政策。

拜登上台后,在贸易领域一步步走向“孤立主义”与“保守主义”,强调减少美国对中国贸易进口的依赖。

在这样的思想驱使之下,拜登政府在中美贸易中持续构筑进口壁垒,不断对中国输美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试图驱逐中国制造。

显然,在美国对华“单边主义”大棒的重压下,中国或将面临着更大能源贸易层面的挤压。

但是,西伯利亚力量项目不仅完美地帮助中国躲避了美国的能源打压,甚至促成了“天然气人民币”的崛起。

2022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天然气需求量最大的国家,而美国则是天然气供应量最多的国家,中美两国明争暗斗,对于全球天然气价格的制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西伯利亚力量项目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天然气市场的“议价权”,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掌握亚太天然气定价中心的控制权。

中国作为全球天然气市场中的“核心客户”,在全球天然气市场中的议价权自然不断提高。

而目前亚洲天然气市场彼此分割,亚洲买家在谈判中常常处于缺少话语权的无奈境地,导致日韩等国进口天然气的成本要高于北美和欧洲市场,长期被迫承担支付“亚洲溢价”。

西伯利亚力量项目的出现降低了中国天然气的进口成本,为中国的天然气市场营造了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提升了中国在全球市场的议价权。

恼羞成怒的美国自知难以对中国形成打压,就开始对着中国的石油进口国大发脾气。

例如,中东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同时地处石油运输通道的关键位置,对于确保中国的石油供应非常关键。

而美国将利用军事掌控,通过各种借口,对伊朗等敌对国家进行制裁和打击,使得中国的能源供应受到掣肘,中国与相关国家的能源合作也将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


(马六甲海峡)

此外,美国还想要掐断中国海上能源运输的要道,频繁地在南海地区挑起事端,今日是双航母巡逻,明日是战机呼啸,挑衅意味十足。

南海地区是中国能源运输的重要门户,超过五成的能源都要流进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最后经由南海运往我国海岸沿线。

尽管美国大费周章,费尽心机想要遏制中国的能源进口,但是西伯利亚力量项目的出现,使得美国的围追堵截化为泡影。

与此同时,已经提上日程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使得中国更加不畏惧美国人的堵截。

美国人的能源霸权梦,正在一步步得瓦解。

结语:

油气资源是我国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血液”,而血液的正常流通对国家意义重大,对14亿同胞意义重大。

特朗普、拜登意欲推行能源霸权,围追堵截中国的能源进口之路,不仅打压中东产油国,还大有封锁南海之势。


而西伯利亚力量管道项目,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帮助中国浇灭了美国人的嚣张气焰。

除此之外,西伯利亚力量项目还有着非凡的意义。

回顾人类发展史,轻视自然的力量必会阻碍人类长久发展。就像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2010年,英国石油公司所属海上石油平台“深水地平线”发生爆炸引发火灾,整个平台沉入大海,海底石油管道破裂,造成墨西哥湾大面积污染,给整个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带来灭顶之灾。

这场事故对环境造成令人震惊的危害,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在运输油气资源的过程中避免环境事故的发生?

在此基础上,中俄制定了油气管道环保法,为我们共同的蓝天白云提供多一层温柔有力地保护。

参考资料:

李媛媛,梁开武,汪庆升,蔡治勇,吕洪刚.基于典型事故的油气长距离输送管道风险分析与防护评价[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43(12):21-24.

柏延震,李雪,朱庆杰,周宁,刘晅亚,谢星,石鸿儒,刘华欣,郑朋.油气集输管道风险评估及防护研究综述[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44(08):9-11.

赵文娟,吴波,白瑞雪,钱德玲. 高铁大断面隧道下穿地下管线施工安全风险管理[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S2:1800-1804.

聂中文,黄晶,于永志,王永吉,单超,冯骋,孔芋丁.智慧管网建设进展及存在问题[J].油气储运,2020,39(01):16-24.

陈卫东.特朗普爆冷赢大选美能源政策走向引关注[J].国际石油经济,2017,025(001):5-6.

林伯强、黄光晓:《能源金融》,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年7月第1版

天工.我国天然气进口气源更加多元化[J].天然气工业,2019,39(08):65.

富景筠.东北亚天然气格局的演变逻辑[J].东北亚论坛,2015(04):60-70.

马宝玲.中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18-19.

李晓晨,于璐瑶.“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贸易发展研究[J].中小企业管

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07):87-8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恭喜黄一鸣,王思聪已承认是孩子的父亲,双方已达成和解

恭喜黄一鸣,王思聪已承认是孩子的父亲,双方已达成和解

柠檬有娱乐
2024-06-27 10:11:11
“一句战争别找我,我穷,让富人和公务员上”揭开惊悚的社会矛盾

“一句战争别找我,我穷,让富人和公务员上”揭开惊悚的社会矛盾

有趣的火烈鸟
2024-06-19 19:24:09
王云蕗写诗暗讽中国女排关系户太多!自己三年付出为她人做嫁衣!

王云蕗写诗暗讽中国女排关系户太多!自己三年付出为她人做嫁衣!

金毛爱女排
2024-06-27 08:54:10
挤走刘禹彤+张子宇!女篮奥运会最强内线正式上位,不是韩旭!

挤走刘禹彤+张子宇!女篮奥运会最强内线正式上位,不是韩旭!

绯雨儿
2024-06-26 14:00:20
陕西一男子带女儿旅游,5个月后丑恶行径曝光,被判7年6个月

陕西一男子带女儿旅游,5个月后丑恶行径曝光,被判7年6个月

一场奇遇日记
2024-06-20 21:45:28
17岁被侵犯,34岁成老鸨,49岁嫁名导,她凭什么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17岁被侵犯,34岁成老鸨,49岁嫁名导,她凭什么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睿鉴历史
2024-06-26 10:05:03
45岁女人约女儿的男同学去爬山,在山上无人区,给男孩上了一课

45岁女人约女儿的男同学去爬山,在山上无人区,给男孩上了一课

神奇的锤子
2024-06-20 21:19:24
高校食堂筷子事件女生开始带货,双方已和解!食堂负责人自称是“最大受害者”

高校食堂筷子事件女生开始带货,双方已和解!食堂负责人自称是“最大受害者”

鲁中晨报
2024-06-26 17:27:05
俄军击落美军“全球鹰”?克宫回应

俄军击落美军“全球鹰”?克宫回应

环球时报国际
2024-06-27 00:15:30
下水5年却很少出海,西方怀疑山东舰钢材不过关?真相到底如何?

下水5年却很少出海,西方怀疑山东舰钢材不过关?真相到底如何?

虎哥说航天
2024-06-25 15:15:02
不可思议!女性获得高潮的方式竟然这么多……| 严肃科普

不可思议!女性获得高潮的方式竟然这么多……| 严肃科普

第十一诊室
2024-06-25 10:32:15
何立峰在福建调研

何立峰在福建调研

新京报政事儿
2024-06-26 19:50:52
网友因工作接待访华朝鲜人,感叹:难以想象世界上还存在这么封闭的国家

网友因工作接待访华朝鲜人,感叹:难以想象世界上还存在这么封闭的国家

互联网大聪明
2024-06-24 17:10:58
胡锡进炒股1周年:总投资达70万,目前亏损7.5万,但依旧对A股充满信心

胡锡进炒股1周年:总投资达70万,目前亏损7.5万,但依旧对A股充满信心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26 16:32:06
TFBOYS单飞7年后,当年最惨的现在却混的最好,三人差距高下立判

TFBOYS单飞7年后,当年最惨的现在却混的最好,三人差距高下立判

咖啡店的老板娘
2024-06-26 22:59:34
苏州美女接连拿下两任领导,第1次怀孕赚了十万,第2次生下了孩子

苏州美女接连拿下两任领导,第1次怀孕赚了十万,第2次生下了孩子

户外钓鱼哥阿旱
2024-06-27 07:10:02
连自己人都受不了了!朱芳雨公开嘲讽杜润旺命中率,真别带了!

连自己人都受不了了!朱芳雨公开嘲讽杜润旺命中率,真别带了!

篮球资讯达人
2024-06-27 02:35:06
360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OpenAI关停服务压制不住中国大模型发展

360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OpenAI关停服务压制不住中国大模型发展

界面新闻
2024-06-26 11:58:41
麦穗丰:张子宇击碎所有质疑 好久没见这么“离谱”的中国球员了

麦穗丰:张子宇击碎所有质疑 好久没见这么“离谱”的中国球员了

直播吧
2024-06-26 21:16:55
海军军服怎么看军衔?

海军军服怎么看军衔?

八角帽上的五星
2024-06-26 18:23:53
2024-06-27 11:52:49
书侃小吏史
书侃小吏史
往事速推,史料未及!
3275文章数 2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李雪琴高考分数遭质疑 北大同学发声晒出其高考成绩

头条要闻

李雪琴高考分数遭质疑 北大同学发声晒出其高考成绩

体育要闻

和布朗尼一样菜的人,咋进NBA?

娱乐要闻

李雪琴北大学历情况被扒,牵扯多人

财经要闻

曹远征:不能被"产能过剩"的概念所困惑

科技要闻

朱啸虎:5年后将没有独立的大模型公司存在

汽车要闻

32万公里实车直播拆解 极氪凭事实证明实力!

态度原创

旅游
数码
教育
游戏
公开课

旅游要闻

香港迪士尼连亏八年后复苏,涨价争内地客

数码要闻

降低游戏容量和显存占用,AMD 预告下月演示 AI 纹理压缩技术

教育要闻

英语基础入门篇:从零起步,掌握核心语法,轻松开启英语学习之旅

《宝可梦GO》更新后玩家外观被改 白人变黑人!

公开课

连中三元是哪三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