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个个铀的小颗粒“穿上好几层衣服”,再装进棒球大小的石墨外壳。
看似简单的操作步骤,却能组装成威力巨大的燃料。
这便是核能利用的冰山一角。
核,似乎离我们很远,但辐射又与我们如影随形。人们谈“核”色变,是因为它影响深远,而科学家追求“硬核”科技,也正因它潜力无限。
今时今日,大众该如“核”看待?
本周,《舍得智慧人物》第六季第十一期高能上线!享受“五一”之余,别忘了,还有一群人时刻绷着弦,为我们提供安全保障。假期首日,跟着主持人郎永淳一起到北京昌平,拜访清华大学核研院院长、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温气冷堆工程总师张作义,听“核”能故事,共同致敬大国工匠!
清华大学考分最高的那批人
住进了北京的山沟沟
1960年3月,北京昌平区燕山脚下,一座建筑工程编号为200的神秘院落开工建设。不久后,小院里住进了一群平均年龄仅有23岁半的清华大学师生。
“这批人,是清华大学考分最高的。”
为了建设实验核反应堆,他们从水木清华走向南口虎峪,主动奔赴到山沟沟里头。“当时从这要进城,是要坐火车进去的,大概半天才能到城里去。”
当时的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科学技术研究不成体系,即便是在这批最高分的学生里,绝大多数人都没见过真正的原子反应堆,也缺乏必要的理论与工程知识。
少年何惧山高路遥。怀着一腔热血和报国心,这群年轻人立志“用我们的双手开创祖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天”。其中,就有清华工程物理系的首批毕业生、后来的著名核能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中。
没有计算机,没有程序协助,他们就从做“马粪纸”工程模型开始,用几十台手摇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不舍昼夜,助力我国核能事业实现“从0到1”的跨越。
曾拜入王大中院士门下读博的张作义,也被那一代人所感动,海外学成后毅然归国,留在核研院,“继承他们的工作,把这些梦想实现。”
“我们这一代人,我们的选择空间很大,但是就清华在这一块上头,我们的精神大家是共同的。”
那座被称为“200号”的小院,现在已经成了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最活跃的核能技术创新基地。多年不变的是一代代200号人恪守“建堆报国”的初心,前仆后继,舍小我而为大家,共同攀登核能科学技术的高峰。
为了两个许可证
奋斗二十年
上世纪80年代,美国三里岛核泄漏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接连发生,关于核能源的利用,一时间众说纷纭。
对此,王大中院士那一代的科研人员,选择将研究目标聚焦在实现反应堆固有安全和利用效率上。
2001年3月,张作义上任新一届清华核研院院长,提出“清华200号它已经不能在这里头继续建实验堆了,必须是要走到外头去,要把它变成一个产业”。
既然已经出发,又怎会甘于做一个跟跑者?
为了走通技术线,让科学研究顺利商业化,张作义花了大力气让核两端的科学家和企业家“牵手成功”。行胜于言,他“用自己的辛劳,应对各种不解”。
2006年,张作义被任命为“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专项的总设计师和专职技术责任人。2011年3月1日,项目开工通过国务院会议批准。
彼时,日本福岛核电站突发核泄漏,项目被叫停。核疑云再次笼罩在人们的头顶。
为了重启项目,张作义带领团队,“把福岛的所有的可能性放到这个反应堆上,包括飞机撞,包括海水、海啸,包括水淹、地震,包括各种设备的故障,什么人为的干扰等等。”经过一年多的论证,项目终于再获国务院批准,正式开工。
抱着“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决心,全体项目成员花了20年,持之以恒地往前走,才把“可能是咱们国家科技界里头最艰难最硬的一件(工程)”发展起来,“走到前头去了”。
回首过去,张作义坦言,“最怕的就是没法交代。”而最快乐的时刻,恰恰也是拿到建造许可证和运行许可证的时候。
诗酒伴人生,张作义并非不享受那样的生活。但为了项目的顺利推进,他几乎将全部心思都放在工作上,舍弃了一系列的爱好。
正是有了像张作义这样的科研人员的付出,我们不仅在基础研究上,还在技术和工程的突破以及商业的运营上,看到了我国核能事业发展的光。
走到世界的最前面
继续“内卷”
2023年12月6日,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商运投产,这也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从零起步,自力更生,由跟跑者升级行业领跑者,“种花家”尤为擅长的励志大戏再次成功上演。
而张作义身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温气冷堆工程总师,已在规划着做出一条标准化、高投入回报率的完整产业链,“把反应堆做成一个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东西”,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不断改进第四代核电技术,“比如说将来能用更多的核燃料,以及别的,包括将来聚变。”
高山就在那里,风光无限却缄默不语。
在张作义看来,有更好的资源和脑力的人,就应当去探索未知,勇攀高峰。眼下,“我们国家周边都是有核的”,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不可回避,与其空谈求善,不如深入其中,寻一线生机,“使这个核能真正的为人的幸福,为人类的生活来服务”。
“为了和平与安全”。
刻在清华核研院建院60周年纪念碑上的这七个字,是新世纪以来核研院的新愿景,也是张作义等一众科研人员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
虽然人类的恐惧无法彻底消除,但幸运的是,我们可以确信——
那群拥有实践能力的理想主义者,风浪再猛,他们永远有勇气走进充满风险的大海;山再高,他们也永远乐意朝着峰顶发起冲刺,奋力越过一座座未知的山丘!
解锁更多精彩视频↓↓
今晚22:45
《舍得智慧人物》
越过山丘,更懂舍得
强势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