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圆方的第815篇原创
"From the river to the sea,
Palestine will be free!"
最近一段时间,“从河流到海洋,巴勒斯坦将获得自由”这句口号响彻全美,特别是在美国最信奉“民主,人权,自由”的各大高校中。
不过“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截止到这两天,已经有超过千名美国大学生和教授,因为参与声援巴勒斯坦的“和平示威”被投入牢房,而即便被释放,也将会面临被开除(解雇)以及未来找不到工作的窘境。
(所以今天在美国“零元购”打砸抢,是没事的,而喊喊口号就是大逆不道,魔幻的世界+1)
而上面这句口号,也被美国国会众议院以377票支持对44票反对的表决通过,定性为“反犹太主义”。
怪不得最近有几个笑话是这么说的:
一名美国大学生在河边散步,不慎落入水中,高呼救命!
路过的两个警察假装没听见,依旧边走路,边谈笑风生;
学生情急生智,高呼:From the River to the Sea, Palestine will be Free!
两个警察闻之大惊,迅速跳入水中,把学生拖上岸,然后摁住一顿暴揍。
大家好,我是圆方,今天我们一起聊聊:
“反犹主义”的边界在哪里?
最早的“反犹主义”主要和宗教有关,准确说是和基督教有关。
基督教反犹主义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基督教教义与实践对犹太人认识与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在基督教教义中,犹太人虽然作为“见证者”被允许生活在基督教社会,但处处遭受歧视与仇恨。基督教对犹太人最严厉的指控是,认为犹太人拒绝并杀害了真正的弥赛亚耶稣,作为敌基督者(Anti-Christ),有辱上帝颜面,应受到诅咒,经受磨难、迫害与流浪。
同时,将对犹太人的仇恨追溯至圣经时代,以该隐(Cain)与亚伯(Abel)、以扫(Esau)与雅各(Jacob)的关系,引申解释基督徒与犹太人的关系,从而有了一开始的宗教延展出来的问题。
在过去几十年,“反犹主义”的概念在慢慢扩张,在全世界人民普遍认为“犹太人”是二战最大的受害者的时候(其实中国人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反犹主义”的定义还是这样的:
在《仇恨的历史:反犹主义的维度》一书中,明确了反犹主义的本质:
一是未有合理的原因,对犹太群体存在敌意,或者敌意大大超出合理、道德的范畴;
二是毫无根据的对犹太人群体或道德特征进行污名化。
延展来看,可以解释为:
一切厌恶、憎恨、排斥、仇视犹太人的思想和行为,即认为犹太人在本质上、历史上、种族上乃至自然属性上都是一个能力低下、邪恶、不应与之交往、理应受到谴责或一系列迫害的民族。
怎么说呢,这个定义虽然有些过于“细致”,但是仍然属于可以理解的范畴。
不过最近这些年,“反犹主义”不再局限在上面这个范畴。
2005年,欧盟的欧洲种族主义与仇外心理检测中心拟定了一个详细的反犹主义工作定义。
即反犹主义是对犹太人的特定看法,可能会演化为仇恨犹太人,表现为针对犹太人及(或)其财产、犹太人社区机构与宗教设施等(反犹)言语与行为。(注意这个可能会)
2020年,该定义已被以色列、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阿根廷、塞浦路斯等18个国家官方认可,并以此为标准反对反犹主义。
该定义的关键,就是将新反犹主义,尤其将对以色列的批评与反犹主义联系起来。
之后,这个概念在全球被大力度推广开来,因为众所周知某种族在“媒体”行业的影响力,很快就有了不少拥趸。
比如在去年,以色列驻上海总领馆发布的消息,要在11月14日下午3点,召开主题为“如何打击网络反犹主义”的在线研讨会。
结合最近的情况,那么什么是“反犹主义”,大概可以定义为:
因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敌对,所以“所有支持巴勒斯坦,企图为巴勒斯坦说句公道话”的行为,都会被其认定为反犹,从而进行大规模打击。
比如,在3月25日,美国投下弃权票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呼吁加沙地带各方在斋月期间立即实现停火,确保长久和可持续的和平。
以色列的国防部长加兰特与安全部长格唯尔直斥联合国现已沦为“废土”。暗示以色列无意遵守停火要求,甚至可能会在斋月期间继续进行军事行动。
事实上,包括后面的持续袭击,以及轰炸伊朗使馆,都表示以色列不仅仅是这么想的,还是这么做的。
所以,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学生,教授,民众因为“反犹主义”的帽子扣在头上被抓,被捕,被开除。很多人或许都想问,“反犹主义”的边界在哪里?
关于这一点,圆方想起了中国一句老话“公不公平,打个颠倒”,你把其他民族所遭遇的,替换成犹太民族,就能感知了。
比如最近,电影《内战》(Civil War)在美国上映,该片讲述了在未来的美国社会已经分崩离析,内战爆发的故事。在北美周五首日便创下了惊人的票房佳绩,达到1080万美元。
电影里有一个镜头,一名具有亚洲特征的人被抓住了。美国大兵用枪指着他问他是哪里人,他说自己来自香港时,美国大兵只是轻飘飘地来了一句“香港?哦,中国的一部分”然后就是一枪结束了他的生命。
嗯,让我们思考一下,如果哈,如果把剧中的“华人”换成“犹太人”,然后被美国白人大兵一枪崩了,会在美国引起什么样的轩然大波?
会不会被定义为“反犹主义”,被制裁,被下架,被禁播?一定会的。
同理,为什么同样的场景,“华人被杀”不会被定义为“反华主义”?不会被制裁,被下架,被禁播。
或许,这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听党话,跟党走
学习时间
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睦邻友好必将超越以邻为壑,互利合作必将取代零和博弈,多边主义必将战胜单边主义。
——2020年11月10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的讲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