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创团·牧青野
一个家长经常对我诉苦。
别人的孩子又懂事又听话,她的儿子却像个犟种一样,说再多道理都不听进去。
每次她一张嘴,儿子永远都是一句话:“知道了!烦不烦!我又不是傻子,每天都说说说,有完没完!”
她想不通,自己只是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教育好孩子,怕孩子走弯路,给他提供一点过来人的建议和方法,怎么就那么招孩子烦呢?
在了解了她和孩子的相处方式后,我发现:
这个男孩的妈妈,一直过得非常焦虑。她对儿子的要求很高,和孩子之间的相处也很紧绷。
每次只要孩子做什么事,她都会像唐僧念经一样,一遍一遍在旁边指导个没完。
每次只要儿子有一点不耐烦,她就会祭出口头禅:“我是你妈,你是我拿命生出来,拿命养大的,我怎么可能害你。我教你还不是为了你好……”
每到这时,他儿子就默默低下头,再一句话也不说。
可越说越起劲的妈妈,一边流着泪,回忆自己生养孩子的不容易;一边控诉着孩子现在儿大不由娘,什么都不听她的了;一边又翻旧账,历数儿子不听她的教导,导致犯的种种错误。
等她终于控诉完了,她儿子也更沉默了。
有人说,父母和孩子之间,因为有生育的缘分,所以都曾是生死之交。
但在养育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却需要父母转变身份,成为孩子的精神战友,从生死之交,转变为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莫逆之交。
亲子相处,不能只携生死之交的恩,也要有莫逆之交的情。
父母的自负心
是养育孩子的最大黑洞
有句古话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其实,父母之患,也在好为父母。
养育的角色,一旦站在了高处,养育的结果,就会大打折扣。
在书中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早上,睡梦中的妈妈,被女儿推醒,迷迷糊糊看着女儿说要给自己一个礼物。
枕头下,妈妈摸出了撕成半张的纸币,正觉得疑惑,就听女儿说:
“妈妈,这是我送给你的半份礼物,另外半份我放到了爸爸枕头下。”
听女儿说完,妈妈脑中警铃大作。
她没想到女儿对金钱的概念居然这么弱,她觉得这可不行,一定要趁此机会,好好给女儿讲一下金钱的价值和使用方法。
可她突然又意识到,还是先不要急着给孩子“上课”。
于是,她转头,认真对女儿表示感谢,感谢她愿意把自己的钱平等地分享给爸爸和妈妈。
果然如她所料,听到妈妈的夸赞,女儿开心极了。
她在事后感慨:
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为人父母的经常会有一种奇怪的自负心,就是总要站在为人父母的角色,想要教给孩子点什么。
但我们做父母的所担心的事,和孩子真正在乎的事完全不一样。
就像她的女儿给爸爸妈妈分享自己的礼物时,既没有考虑到金钱的价值,也没有考虑到金钱该怎么使用。
她女儿考虑的,仅仅只是给父母展示自己的平等大方,然后期待收获父母高兴的反馈。
可在对孩子所做的事做出反馈时,父母的关注点常常会忽视孩子当下的需求,而是转头去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比如总是情不自禁地想逮住每一个机会去给孩子讲道理。
这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视频。
男孩考了98分,兴奋地告诉父母,父母关心的却只是他怎么丢掉了两分。
作为一个每天为孩子成绩发愁的老母亲,我其实完全理解这个家长的想法。
这个家长并不是看不到孩子的进步,感受不到孩子的兴奋。
只是他太想让孩子更好了。
这其实也和我们儿时所受到的教育方式有关。
我们的父母辈和现在的我们也一样,把教育孩子当成一种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旦是责任了,就无法轻松上阵。
比如,在孩子取得进步和成绩时,我们和我们的父母,第一反应很少是去表扬孩子,而是会去告诫孩子不能骄傲,要踏实虚心,争取下一次更加进步。
《父母的觉醒》中写道:传统的父母之道,是直线型、分等级的,是父母居高临下地掌控一切。
换句话说,我们总是会自动把孩子当成了弱势群体,觉得他们年龄小、懂得少,就想把我们的认知和经验教给他们,但这其实是一种带有自负心的变相控制。
正如心理专家武志红所说,当父母总是想对孩子教点什么的时候,其实是把自己放在了自恋维度的高位。
可是,父母站得高了,孩子蹲得就矮了。
孩子需要自己的体验
而不是父母的经验
前段时间,俞敏洪老师自驾西藏冲上热搜,他说自己的心中始终有一个行走的梦。
这让我想起他曾讲过的一个故事。
他生长在徐霞客的故乡,从小听徐霞客的故事长大。
六七岁的时候,妈妈带着他坐轮船从长江到上海。
一路航行,看着江水浩瀚,灯光琉璃,那一刻,少年的他,心中种下了“成为徐霞客”的种子。
多年后,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大人所谓的“标准答案”教不出有独立思考能力、有独立自主能力的孩子。
只有孩子自己真实的体验,才能培养出他们对生命的热情,才有可能在未来拥抱更丰富的生命。
雷军分享过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有经验的人,反而更容易创业成功。
他认为,我们传统的教育,是结果导向,追求成绩,追求正确。
但却忽视了,真正好的教育,是以动手能力和实际能力为导向的。而这些能力,需要在一次次去实践、去试错中才能培养出来。
但他觉得最可惜的是,我们的文化中,似乎对错误并不宽容。
这一点在教育中最为明显,我们追求孩子的成绩,希望孩子优秀,其实说到底,是希望孩子能够达到我们认为正确的、成功的那个目标。
但也正如雷军所说,过分崇拜成功和正确,本质上是否定了经验的重要性。
成长是要靠孩子自己体验的,而不是依赖父母的经验。
靠着父母的经验规训,孩子只是在以父母期望的样子,长成缩小版的父母,只有拥有真实的体验,孩子才能从这些体验中生出自己的经验和渴望。
心理学家黄仕明曾说过:“在关系里,永远不要介入他人的命运。”
孩子,是只会忠于自己体验感的角色。
让孩子自己找到为什么,远比父母直接告诉他是什么更重要。
作为父母,我们的无力感会伴随在孩子成长的每一刻中。
但是,孩子只有经过自己一次次地尝试、努力、失败、成功,才能收获他们自己的经验,然后再形成适用于他们自己思维和成长的一套自洽系统。
而这个过程,父母只能是参与者,或者说只是参照者、引领者,但决不可能是控制者。
成为孩子的精神战友
再分享一个雷军的故事,他在提到自己如何培养女儿时,说他觉得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家长和孩子之间要成为朋友。
他女儿写作业时,他基本不会盯着,而是会选另一种“陪”的方式。
女儿对他说自己英语好,雷军就对女儿说自己数学好。
之后两人互相给对方当老师,一起学,一起成长。
我们很多父母在养育时容易走到一个误区,是总以为教育是单方面的影响。
其实不然,教育应该是互动的。
父母影响孩子,孩子影响父母,彼此把对方当成镜子,然后,在质疑、认可、反思、改进中互相成长。
这个过程中,孩子和父母之间,是一种彼此互为精神战友、互为莫逆之交的关系。
网上曾看到过一个视频。
男孩问妈妈:“为什么每次我玩手机,你都要限制?”
妈妈回答:“因为玩手机是你的欲望,需求应该被满足,但欲望需要被控制。”
刚开始看到这个回答的时候,我觉得特别惊艳。连忙转头就说给了正在刷手机的女儿,可换回的,只有女儿的一个白眼,加卧室关门声。
后来我开始反思,才发现:
道理没错,但讲道理的方式错了。
当我们给孩子讲道理和经验的时候,其实是让自己站在了道德高位上去教育孩子,这对于年幼的孩子,或许还有一点效果,可一旦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就会开始反抗这种被教育的相处模式。
这种教育方式,把父母推到了孩子的对立面,高高在上的压倒,而不是和孩子成为一体,用亲子间的亲密感,进行平等地交流。
有压迫,就有反抗。
想明白这一点后,我转换了自己的互动方式。
我先自己躺那里刷了一会儿手机,然后着急忙慌地开始赶工作。
当然,我把这一切都展示在女儿面前。
之后,我和她状似无意地聊天,向她诉苦自己,因为玩手机太久耽误了正常工作。并向她取经,问她是怎么规划玩手机和学习时间的?
一开始,女儿并不太信任我。但看到我是很真诚地向她求助后,瞬间打开了话匣子。
不但和我分享了很多她规划时间的方法,聊到兴起,还对我反省,说她自己最近也有些懈怠。
我脱口而出那句:“因为玩手机是你的欲望,需求应该被满足,但欲望需要被控制。”
没想到女儿的态度和第一次听我说这句话时完全不同,连连表示认同。
这时我才反应过来,同样都是讲道理,之前我是以父母这个管教者的身份,告诉她我要她怎么做,说白了,是我的一厢情愿。
但这次,我是和她站在了一起,成为了能理解她的并肩作者的战友,而那个所谓的道理,只是我们平等沟通后一起得出的感慨和总结。
一个是父母的道理,一个是孩子觉得是自己悟出的道理。
一个是把孩子当成了从属,一个是和孩子有了共鸣。
只是改变了我们的互动方式,但结果却完全不一样了。
难怪有心理学家说,真正最高级的养育,不是父母用“对”的方式,去养育“对”的孩子,而是父母用“同”孩子的方式,和孩子一起发现真实的内心和需求,并做出改变的过程。
父母和孩子,是可以成为彼此的精神战友,一起共进退、共成长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