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勇/文
甲午战争前,朝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亮点,并对外部世界呈现出全面开放的状态,但是受地缘政治的影响,当时对朝鲜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只有中国和日本。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朝鲜如果实现了政治改革,向现代国家转型,那将给中国带来帮助,促使中国也走向近代国家转型之路。
中日俄之间的朝鲜半岛
然而,夹在中国和日本中间的朝鲜在“走向现代国家”和“继续做清朝的藩国”这两种选择间摇摆不定,这种摇摆不定在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又称“甲午农民战争”,指1894年在朝鲜境内爆发的由东学道领袖全琫准领导的反对朝鲜王朝的农民起义)后暴露出了十分严重的问题,它直接引发了中日甲午战争。
朝鲜在整个经济增长过程当中,并没有注重整体性的协调发展,致使一部人被工业化运动所抛弃。在这样的背景下,1894年春,东学党起义。在很大程度上,东学党起义是对当时朝鲜政治的反抗,如果当时的朝鲜政府有足够的力量,军队效率比较高、比较廉洁,就可以迅速将这股力量镇压下去。
东学党领袖全琫准
然而东学党起义后,一直从春天闹到夏天,起义者朝着当时的首都汉城(今首尔)进攻,使朝鲜陷入了很严重的内部危机。在朝鲜军队没办法解决东学党问题的情况下,朝鲜国王请求其宗主国——清朝出兵,希望借助清朝的力量镇压东学党起义。当时驻在朝鲜的是袁世凯,朝鲜把请求文件交给袁世凯后,他转报给了李鸿章。在中国历来的宗藩体制下,藩国有难,宗主国有责任出兵去征服,因此李鸿章当即同意向朝鲜派出两千精兵。
当时大清帝国经济振兴的威名很大,再加上1888年北洋海军成为亚洲第一,经济增长和军事力量都使清朝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李鸿章派两千军队到朝鲜去,东学党马上就作鸟兽散——还没镇压就结束了。
李鸿章(左) 伊藤博文(右)
但是,这次出兵引发了一个大问题。十年前,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天津会谈上互相约定,如果中日有一方在朝鲜动手,则需要告知对方。因此李鸿章下令出兵朝鲜的同时,也把这个消息告知给驻日本大臣汪凤藻,由他转告日本政府。这本来是十年前的一个共识,也是一个很简单的交涉,因为面对“番邦有难”的局面,作为宗主国,中国有权出兵,但是日本外务省马上回复,“我从来没有承认朝鲜是你的属国”。
站在日本的角度,这样的回复是有一定理由的。1874年,日朝两国建交,但前提条件是,两国均是独立、平等的主权国家,朝鲜并不是“大清帝国的属国”。1894年6月3日中国向朝鲜出兵,出兵后中日双方开始交涉,到了6月28日,日本驻朝鲜公使大鸟圭介就向朝鲜国王明确:朝鲜到底是不是中国的属邦,如果是,那么在1875年日朝两国谈成的外交关系可能就会发生变化。
日本驻朝鲜公使大鸟圭介
日本的威胁给朝鲜带来了很大影响,因为从1875到1894这近20年的时间里,日本在朝鲜进行过大量的投资,给朝鲜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面对日本的质问,朝鲜政府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无奈之下,朝鲜政府把它的难处通过外交渠道转告给清朝驻朝鲜总督办袁世凯。
站在朝鲜的立场上,一方面,它并不想和日本处在冲突状态,另一方面,它也不想解除与中国上百年的藩属关系。朝鲜立场的游移让袁世凯感到恐慌,他清醒地认识到,一旦朝鲜决定放弃和中国的藩属关系,中国在朝鲜的合法性就不存在了。经过各种努力,朝鲜政府含糊其辞,用比较巧妙的语言答复了日本。
袁世凯
在这种模糊不清的状态下,中日两国在朝鲜陷入了僵局之中,尤其是中国,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一直到7月中旬,日本外务省对日本驻朝鲜公使下达指示:不惜一切代价,策动某些行动,打破僵局。7月19日,日本公使向朝鲜政府提出建议:中国以保护属国的名义向朝鲜派兵,这是日本所不能接受的,因为日本是和一个独立的朝鲜打交道,现在清国在朝鲜驻军,名义上是保护朝鲜,实际上是成为朝鲜的“太上政府”,因此他认为,朝鲜应当出面驱逐清军,将其赶出自己的国土。在提出这条建议的之后,日本政府又要求朝鲜政府必须限时答复。
没过多久,驻扎在朝鲜的袁世凯突然回国,朝鲜境内的中国势力开始减弱,于是日本利用这个机会,在朝鲜策动了一次政变,将朝鲜的国王换成了大院君。大院君上台后,朝鲜半岛的“破局”正式开始。7月25日,大院君首先宣布在此之前签订的中朝条约无效,清朝在朝鲜的驻军是非法的,全部都要离境,与此同时,他向日本公使发出请求,希望日军能够驱逐驻扎在朝鲜的中国军队。
击沉“高升”号的日本战舰浪速舰
当天,日本对中国不宣而战,清朝的“济远”舰和“广乙”舰、“高升”号被日本的海军击沉。李鸿章原本认为,租借了英国的“高升”号,日方就不会攻打这艘战舰(当时日英两国是盟国),然而,为了破局,为了拿到朝鲜的授权,日军不惜代价,攻打了包括“高升”号在内的诸多战舰,正式出面驱逐清军。
“高升”号事件对清政府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原本中国与自己藩属国朝鲜之间的问题,转变成了日本帮助朝鲜来攻打中国,在这样的状态下,8月1日,清政府对日宣战,与此同时,日本也宣布对清朝作战,但是,中日双方的宣战诏书是有一些区别的。
甲午战争日本宣战书
日本的宣战是真的要打,要决一胜负,而中国的宣战更多的是指责日本的不道德,并没有做好战争的心理准备。李鸿章心里清楚,中国军队在体制上和日本没有可比性。清朝的海军和日本的海军一样,接受的都是英法的体制;两国最好的战舰都是德国生产,最优秀的将领都是从英法训练归来,但是,明治维新期间,日本的军事现代化是整体性的,他们学习德国进行了陆军改造,实行了大本营制度,反观清朝,并没有陆军部、海军部,统帅着北洋海军的还是海军衙门。
第二,十年前中法之间的越南战争,让李鸿章清楚地看到了世界大势,当时的世界可以容忍新殖民主义,但并没有给旧的宗藩体制留下什么存在空间,清朝与朝鲜之间的藩属关系是很难被国际所认可的。
因此在最开始,在意识到这场战争不可能打赢,或者不值得去打的时候,李鸿章肯定是不想打的,但无奈日本主动发难,在中日宣战的局面下,李鸿章开始调兵遣将,把军队调到前线去。
9月初,中日双方基本双方基本在朝鲜完成了战争调配,双方军队差不多都是一万人。由于平壤背靠中国,战争结束比较容易撤退,而且地势较高,易守难攻,中国军队便在此处集结,做好防守状态。日军进入朝鲜后,开始分批完成对平壤的包围。
平壤之战
9月12日,日军分东西两路开始向平壤仰攻,清朝的重要将领马玉昆、左宝贵、卫汝贵进行反击,打得十分顽强。一直到9月15日,双方互有胜负、伤亡,并不是谁占有绝对优势。根据我个人的研究,平壤之战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甲午战争当中唯一的亮点。
但是,9月15日傍晚,日军死死围困平壤,中方军队的战地最高指挥官叶志超或许是出于判断失误,或许是和后方联络出现了问题,认为援军遥遥无期,如果继续打下去,己方很可能成为瓮中之鳖,于是下令趁着夜幕,全军突围。当天傍晚,平壤下起了雨,清军在雨幕的遮蔽下开始撤退,而当时的情况只能用“兵溃如山倒”来形容,清兵们自相踩踏,风声鹤唳,日军被撤退的清兵惊动后,又迅速展开追杀。是夜,清军共有近两千人死亡。
叶志超(左一)
叶志超等人判断清朝援军遥遥无期,但事实并非如此。平壤保卫战战事最激烈的时候就是9月15日,仅仅两天后,9月17日,黄海大战爆发,而黄海大战中几十艘北洋海军战舰最开始的任务就是护送军队前往朝鲜,被护送的军队在17日就在朝鲜的江口登陆了,也就是说,叶志超只要再坚持一两天,就能等到清朝的援军。
9月17日,中国的北洋海军的主力——几十艘舰队抵达朝鲜江口,把清朝的陆军卸下来以后,返航,煮饭。战舰冒烟,烟囱一下子被日本的海军捕捉住了。临近11点时,两军互相发现、靠拢,12点左右,两国军队进入到对方的炮程之内,1点左右,中日黄海大战正式爆发。
北洋水师旗舰——定远号
中日双方互攻近5个小时,等到炮弹都打完之后,双方逐步撤离战场。在这场战争中,双方人员伤亡和战舰损失情况差不多,因此黄海大战虽然规模很大,但不足以决定整场战争的胜负。
黄海大战后,中国方面做出两个调整。第一,加强外交斡旋;第二,把战舰统统拖走。没受损伤的战舰开到刘公岛海军衙门,放到港湾里保护起来。受损伤的战舰都拖到旅顺港船坞修理,修好后再拖到刘公岛。中方的立场实际很明白——不打了,或者说举白旗了。
但是日军很不道德,他们在山东半岛登陆,直扑威海,把刘公岛的清朝海军团团包围住,并且切断了刘公岛和北京的联系。停驻在刘公岛的清朝海军失去了陆军的保护,又面临着日本陆军、海军的协同作战,肯定是支撑不了太久的。与此同时,为了加快清朝海军投降,日军不断地发出劝降信,清朝方面军心动摇的就更厉害了。
1895年2月11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吞食鸦片自杀,刘步蟾、张文宣等一批将领也跟随他自杀。在这样的情况下,北洋海军的将士在美国洋员浩威动议下整体投降,日本很快就攻进港湾。在了解到丁汝昌自杀的事实后,日军也表达了对丁汝昌的敬佩,对其进行了最高的军事仪礼,把他的灵柩放在缴获的中国军舰上,用很隆重的仪式把他从刘公岛运了出来。至此,清朝北洋海军正式瓦解。
北洋海军在威海地区被彻底瓦解之后,整个京师的门户全面打开,日军登陆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台湾地区,清朝没办法再进行有效的还击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走向了寻求生存、寻求发展的道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