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故及其出处
典故:1、早膺疆寄,2、曾李师徒。
语义:1、这里指,李鸿章年轻时肩负时代的重任,投笔从戎,转战四方,建功立业,已成封疆大吏。2、李鸿章自评:“我从师多矣,毋若此老翁之善教者。”
出处:古诗文网《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像
二、出身农家,少年聪慧,25岁登科
李鸿章〔1823—1901年〕,本名章桐,字渐甫、子黻,号少荃。庐州府合肥人。政治家、外交家、军事统帅,为晚清重臣。
李鸿章出身农家,世代耕读,与功名无缘,直到其父进士登科,才从科甲奋起,遂为庐州望族。
祖父李殿华耕读为生,守着两顷土地,过着清淡的日子,又设塾教书,督促儿孙读书甚严,把登科入仕、振兴家业的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
他也如愿以偿,其子李文安,即李鸿章父亲,道光18年〔1838年〕登科,为曾国藩同榜进士。李文安任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尽心职事,政声卓著。咸丰年间,受命回乡办团练,55岁病逝任上,追赠建威将军、通奉大夫。
李鸿章少年聪慧,6岁入家塾读书。后来,师从堂伯父李仿仙和名士徐子苓,攻读经史,钻研章句。
道光20年,他18岁,考中秀才。父亲李文安为京官,望子成龙,函催入京就读,准备应试顺天府。他意气风发,遵命北上,途中作《入都》诗,表达远大志向:“—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还表达“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的心愿,打算广泛拜师交友,以架设通往成功的桥梁。
入京后,他在父亲带领下,遍访安徽籍吕贤基、王茂荫等高官,又以“年家子”身份投帖,拜在大儒曾国藩门下。其时,曾氏走红,待人诚谨,便“朝夕过从”,讲解理义之学、传授经世之道,为他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道光24年,应顺天府试,考中举人。道光27年,他25岁,以会试及第、殿试二甲36名,进士登科,朝考后授翰林院庶吉士,入常庶馆进修。三年后散馆,改授翰林院编修,入值武英殿。曾国藩称他为“伟器”。
三、儒臣从戎,早膺疆寄
咸丰三年〔1853年〕初,太平军攻克安庆,杀死安徽巡抚蒋文庆。李鸿章怂恿工部右侍郎吕贤基上奏,并代他写出奏章。
咸丰闻奏,命吕贤基任安徽团练大臣。吕贤基对李鸿章说:“你促我上,帝命我往,我也拉上你,奏调同行。“李鸿章遂任吕侍郎助手,一道回籍,督办防剿。从此,李鸿章踏上从戎崛起之路。次年,由王茂荫举荐,其父也受命回乡,与儿子一道,共办安徽团练。
李鸿章先后随吕贤基、福禄等高官,与太平军作战。又独自领兵驻守和州裕溪口。他以书生带兵,灵活机动,也时有浪战,数经风险,便渐悟为将之道,不在一时的胜败,不逞匹夫之勇。
咸丰5年2月,他领兵攻克含山县城,朝廷授知府衔。第二年,随巡抚福禄作战,攻克巢县、和州,赏按察使衔。他立功多,升官快,遭人嫉妒,蜚短流长的,他深感苦恼。咸丰7年,其父积劳成疾,逝于任上,巡抚为报丁忧,他为父守制,结束了5年团练活动。
四、曾李师徒,组建淮军
咸丰8年,太平军攻陷庐州,李鸿章携家避难,辗转到南昌,寓居其兄李瀚章处。这时,他官场受气,心情悲凉。而其兄为湘军总理粮秣,便牵线搭桥,让他入湘军统帅幕府,襄办军务。
其时,正值湘军三河败绩,急需人才,又是师徒重逢,曾统帅非常高兴,对他“特加青睐,悉心训诰,曲尽熏陶”。在曾统帅指导与影响下,他的思想、性格,甚至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曾性懦缓,虑事再三,而李性明快,决事果断,师生搭配,刚柔相济,完美组合。又经时间洗礼、大事磨合,曾统帅对他另眼相看,“军国要务,皆与筹商”,他遂成统帅的左右手。
曾李师徒
咸丰10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江南士绅避聚上海,求救于曾国藩。曾统帅动员曾国荃、陈士杰未果,转商于李,李鸿章则欣然应命。可是他手下无兵,淮军遂因运诞生。
咸丰11年,李鸿章奉诏组建淮勇。他得益之前的庐州团练,以及他父子的老关系,张树声、周盛波、潘鼎新、刘铭传等团练武装,纷纷响应,迅速集结,组成四营淮勇,开赴安庆集训。同时,他又命三弟李鹤章返回合肥,继续召募各地团练旧部。
同治元年〔1862〕正月,淮勇抵达安庆,曾国藩亲临考察,并拟订营制营规,又担心新军力单,从湘军借兵八营、“赠嫁”亲兵两营。这样,淮勇便有了14营的建制,拥有近万兵将。
二月,曾国藩在李鸿章陪同下,检阅了安庆的淮勇,代表清廷正式宣布淮军建军。这时,李鸿章也从曾国藩的幕僚,转为军事上独当一面的统帅,成为清廷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
三月,淮军抵沪驻防,又由曾国藩举荐,李鸿章任江苏巡抚,兼上海通商事务大臣,解决了兵源、粮饷问题。
李鸿章创办的淮军与北洋舰队
五、淮军改制,保卫上海
李鸿章上任之初,形势极为严峻。上海是江南财富集中之地,又是最大通商口岸,华洋杂处,风情各异。同时,上海官绅组建的“中外会防局”,一心指望外国雇佣军抵御太平军,而对淮军不以为然,“皆笑指为丐”。此时又值太平军二次大进攻,能否守住上海,以图发展,是淮军面临的最大考验。
李鸿章谨遵曾统帅的教诲,“以练兵学战为性命根本,吏治洋务皆置后图”,亲自指挥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场恶战,成功守住了上海,让中外人士刮目相看。
接着,淮军改制,更仿夷军,装备洋枪炮,聘请洋教练,练成新军队。同时,招降纳叛,兼收并蓄,扩军江苏,增大编制,骤至6、7万人,成为大清国装备最精良、管理最新式的一支武装部队。
为了训练淮军,与雇佣军联合设防、互通情报、协同作战。他与雇佣军统领戈登关系良好,是好友兼赞助他的人。
他在上海站稳脚后,开始从“察吏整军、筹饷揖夷”各方面着手,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六、协同湘军,剿杀太平军
同治元年底,李鸿章配合湘军,主动进攻太平军。他率领淮军,收复常熟、太仓、昆山等地。接着发兵三路,分别进攻苏州、无锡和吴江,切断太平军增援南京的通路。
后来,攻破坚城苏州,尽杀不降者,曾国藩赞他“眼明手辣”,朝廷加他太子少保衔,并赏黄马褂。
与此同时,北路攻克无锡,南路攻克嘉兴。
同治三年,他又攻下常州,捕杀太平军护王和佐王,收复了整个苏南。此时,雇佣军解散,又大部并入淮军。朝廷赏李鸿章骑都尉世袭。
当时,曾国荃久攻南京不下,朝廷屡诏淮军会攻,李鸿章顾及两军关系,怕染指抢功,而调头南攻;后闻攻城地道已成,才派出27营会攻,而曾国荃出示会攻信札,激励众将,湘军便立即爆破城墙,一举攻克南京。
事后,曾国藩执其手致谢:“愚弟薄面,赖子保全。”朝廷因克复南京,封李鸿章一等伯爵,赏戴双眼花翎。
镇压太平天国后,曾国藩担忧功高震主,遣散湘军大部,而李鸿章则为“靖内寇”,更为“御外侮”,而保留了淮军。十月,李鸿章升两江总督。
七、镇压捻军,改任湖广总督
同治4年,捻军全歼僧格林沁部,势力大增。朝廷命曾国藩为钦差大臣,镇压捻军。而湘军大部已裁撤,他只好借调淮军,督师北上。朝廷遂命李鸿章在两江任上,为之调兵、筹饷。
历时一年半,曾国藩因“分兵驻守、划河圈地”,拉长了战线,分散了兵力,剿捻失利,又因处理天津教案失当,激起公愤,同治5年9月,朝廷撤免他的钦差大臣与直隶总督,命李鸿章继其任。而其时捻军分为东西两支,西捻已经西逸了。
李鸿章与慈禧太后照片
李鸿章上任后,又增兵7万,采用“以静制动、扼地兜剿”战术,剿灭东捻。经过长期固守、侍机围歼,于同治7年11月,将东捻主力消灭,余部流窜南下,在苏州被全歼。
西捻西逸,辗转至陕西,被左宗棠楚军打得大败后,遂又回折东进,在淮军扼地追剿的直东,又数次被打败。同治7年6月,西捻残部被淮军一举歼灭。
捻军覆灭后,朝廷开复李鸿章历次降革处分,改授湖广总督,赏太子太保衔,授协办大学士。
八、升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
同治9年,李鸿章又升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加武英殿大学士。同治13年,晋文华殿大学士。光绪20年〔1894年〕,赏三眼花翎。
时人认为,李鸿章坐镇北洋,遥执朝政,凡内政外交,常依为重,此时直隶总督府,几成大清第二朝廷。
纵观李鸿章一生,他科甲儒臣,以用兵起家,为淮军和北洋水师创始人与统帅、洋务运动主要领导人之—、派遣出国留学生、创办新式学堂、支持维新变法,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文华殿大学士,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16个条约,为晚清重臣,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中兴四大名臣”。
他忠诚谋国,不顾毁誉,“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敏锐洞察,灵活斡旋,艰苦卓绝,勉力争权,维护着大清的国运,无奈朝廷腐败,国势羸弱,有心护国,无力回天,还受尽列强凌辱,甚至横遭暗杀,在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后,竟然“呕血碗许”,尽瘁而逝,死也不能瞑目。对他处事的艰难境地,梁启超无限悲恸,感叹“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与美国总统格兰特合影
慈禧太后称李鸿章:“以儒臣起家军旅、早膺疆寄,辅佐中兴、削平大难,匡济时艰、辑和中外”,为“再造玄黄之人”。
西人称他为“中国俾斯麦”,与美国总统格兰特、德国首相俾斯麦,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俾斯麦曾对记者说:“法国人可并不将‘俾斯麦’一词视为任何恭维语,而且我自己也难望得到‘欧洲李鸿章’的称号。”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认为:李鸿章是“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与世界列强一争长短的人。”
当然,李鸿章是有争议的人物,是非功过如何评,应是今人的历史课题。诸位,想参与吗?陈存选2024、05、12
李鸿章与俾斯麦合影
合肥李鸿章故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