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24小时丨湘雅二医院ICU:交错的监护仪提示音,没法坐热的板凳
潇湘晨报
2024-05-12 12:54发布于湖南潇湘晨报官方账号
5月8日0点,李知音又开始了一个与往常无异的夜班。作为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主管护师,她在ICU病房度过了无数日夜。除开某些惊险的抢救时刻,琐碎细致的护理工作占据了更多时间:气道护理、管道护理、皮肤护理、基础护理……每一项都比“打针挂水”听起来复杂得多。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5月8日凌晨,潇湘晨报记者走进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科,记录了李知音的夜班8小时。3名患者,交接班花费1小时5月8日0时3分,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李知音出现在了05号病床前,开始与晚班护士进行交接班。“这位病人驾驶摩托车时发生车祸,颈椎骨折,下肢瘫痪,要注意按时吸痰……”从患者身体状况到用药细节,晚班护士一一叮嘱。两人配合为患者翻身,查体后再将枕头重新在患者脚下垫好,掖好被子的四个角,尽量让患者感觉舒适些。李知音询问患者时语气轻柔:“右手能抬起来吗?”“没关系,你要努力尝试”“我动你的脚,有没有感觉?”患者暂时不能自如活动,右手肌力1级,只能微微点头或摇头以示回应。李知音立刻给予反馈:“你恢复得不错呀,要继续配合我们,锻炼咳嗽能力和手臂力量,争取早日康复出院,好不好?”在05床旁沟通完毕,病房里的时钟显示时间来到了0时14分。李知音与晚班护士随即又出现在07床旁。高大的心电监护仪上跳动着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的数字,一旁PICCO仪器同步监测着患者生命律动情况,病床左侧血透机也正在紧张工作。该患者身上遍布各种管道。可以想象护理任务之重、难度之大。0时37分,两人又移动到了06床旁。这是三名患者中情况最不乐观的一位。“多发伤,双肺严重感染,情况比较严重,持续ECMO治疗,要密切观察。”由于重症监护室的特殊性,这里的交接班似乎也比其他科室更为紧张细致——除了最基础的数据监测、药物使用情况,小到两根导管的上下位置如何叠放都会被细致讨论。这关系到导管内液体的流速,与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相关,不能放松警惕。
两位交流信息时多用短句,有来有回,简洁高效。但即便如此,因为事务琐碎繁多,李知音与晚班护士交接班完毕时,已经到了1时05分。距离李知音的夜班正式开始,过去了1个小时。接下来的约7小时里,她还有许多许多工作要做。
凌晨,重症监护室按下熄灯键1时05分,李知音核实医嘱和治疗后,开始给三名患者准备持续微量泵入药物。叮嘱护师黄涛涛守候在病房里监测三位患者的情况,李知音则短暂地走出病房,找医生开医嘱。打印好输液卡,摆放好不同品类的药物,按照预定的剂量配比后吸入大注射器,再次核对药物后,请同事核对,签字上药。
“07床医生,到时间做热稀释了!”随即,李知音和值班医生默契行动起来,李知音在床旁迅速进行中心静脉压和有创动脉血压校准,值班医生则拿来冰盐水,两人一起操作起来。冰盐水经中心静脉导管注入,经过血液循环到达股动脉,导管顶部的热敏电阻感知到相应的血液温度改变,由此得到热稀释曲线。通过分析,得到07床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相关参数,用于评估其身体状态。1时57分,李知音观察到07床患者的手正在轻轻扒拉床沿。她马上握住患者的右手,并俯身和他交流:“能不能听到我说话?你现在在湘雅二医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你清楚吗?清楚的话就点点头。”见患者点头,李知音接着说:“嘴里的管子可能会让你有点不舒服,不要咬它,它是帮助你呼吸的。你要配合我们,好不好?”患者再次点头。李知音没松开他的手,抬头对黄涛涛说:“07床神志已经转为清楚了。”口罩上方,她的眼睛看起来有些笑意。
2时42分,李知音关掉了病房里的灯,其他病房也陆续暗了下来。透过玻璃窗,各类监护仪上的彩色数字显得更为打眼。为了维持患者们的昼夜节律感,李知音告诉意识较为清醒的05床和07床患者“现在是夜里两点半,可以闭上眼睛休息一下。不用担心,我们一直在这里,观察你们的情况。”在昏暗中调试导管的李知音对黄涛涛打趣:“有没有觉得我们特别像猫头鹰。”这是重症监护室病房里,为数不多的放松时刻。在重症监护室工作久了,李知音和同事们对各种仪器发出的声音非常敏感。例如心电监护仪工作时发出的声音,节奏平稳、音色饱满,令人安心。患者血压过高时,血压一栏数字闪烁,音节急促,提醒护士赶紧前来处理。血透机也会因为废液积累过多、或是患者肢体活动等而出现快节奏、低沉的报警音。各种频率、音色、响度的声音交错在一起,考验着护士们的听力、注意力和判断力。凌晨3时,输液泵突然发出异于常态的急促警示音。李知音立刻从板凳上弹起来,检查后发现是其中一个输液泵发生了阻塞。她马上进行处理,监护仪的提示音又重回规律轨道。由于仪器设备、输液泵、注射泵过多,这样的警示音,频频出现,需要进行换药等处理。因此即使要长时间坐着写护理记录,李知音的板凳也很难“坐热”。电脑屏幕发出的光映在李知音脸上。或许因为注意力高度集中,那双眼睛没有显出一点疲态。3时30分,为患者们翻身的时间又到了。李知音特意打开较为柔和的鹅黄色顶灯,避免患者感到刺眼。“现在把嘴巴打湿、润一润好不好?”李知音注意到05床患者还睁着眼睛,便用棉花蘸取饮用水,为无法经口进食进饮的他湿润嘴唇;又用导管为他吸痰,更换手指夹上脉氧夹,再嘱咐他闭眼休息。为三名患者翻完身,已是将近4点。
天亮后开始抽血送检,为早交班做好准备4点46分,07床患者突发躁动,开始拉扯身上的导管。李知音注意到动静后,第一时间来到床旁与患者沟通,同时保护管道,意识到患者短时间不能平静下来,在保证无危险的情况下,箭步短暂离开床旁,呼叫同事通知值班医生,准备镇静药物后,立刻返回守护患者,一时间五名医护来到该房间。他们一边安慰患者,一边准备镇定药物为他注射。这是夜班开始到现在最为紧急的一次情况。患者身上插有不少不少管道,这些管道或用于注射药物,或用于排出人体内的废液,或用于检测生命体征,任何一根都随意不得。后续患者醒来后感到些许烦躁,在李知音耐心开导鼓励下,患者终于安然入睡。李知音对黄涛涛说:“监护室有很多躁动的患者,我们不能只想着用镇静药把病人镇下来,这样是不利于患者康复的,从患者角度出发,解决他的问题,非药物措施无效的情况下,再使用药物。”不过幸运的是,这个夜晚还算平静。5点09分,护士站开灯。护工提着水桶和扫把,开始用消毒水清洁地面。病房里,李知音写完了护理记录,和黄涛涛一起为患者抽血。在夜班与白班交班之前,他们需要为患者抽血并送检,让白班医护了解患者的最新情况。5点19分,透过重症监护室病房一侧的玻璃窗可以看见,天边已经泛起粉白。朝霞顽强地挤在高楼之间。不过李知音和同事却没空欣赏,手头继续拢着各个导管和药瓶,视线也时刻不离患者。约9点,李知音和共同值守夜班的同事们将完成交接班,迎来1到3天的休息时间。而在那之后,他们又将回到病房,开始新一轮的值守。这是属于重症监护室的节律,李知音和同事们早已习惯。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实习生段李昂
查看原图 369K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