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寂寂黄花,离离宿草,出师未捷,恨埋千古。”
这是孙中山先生用来悼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一句悼词。
就在这短短十六个字的背后,囊括了七十二位烈士的大义凛然,更包含了他们对起义失败的哀痛。
在此次起义的前夕,一位民主先驱或许是心有所感,给妻子写下了一篇流传百年的《与妻书》。
无独有偶,这篇遗书后来竟在抗日战争中庇护了他的儿子林仲新。
林仲新在一次逃亡过程中,不幸遭遇了土匪拦路抢劫,但土匪被遗书中的大义所感动,最后不仅将他释放,还将所抢之物如数归还。
此人就是一代革命烈士林觉民先生。
那么,在林觉民先生的人生当中都发生了哪些故事?他又是如何走上这样一条忧国忧民的道路呢?
1.遗书意外拯救亲子林仲新
自从日寇入侵中国以来,饱受军阀混战的中国人民又再次遭受着妻离子散的惨剧。
为了免受战乱的侵扰,无数人民被迫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日子。
然而生活在乱世,不乏出现流民聚集在一起、落草为寇的状况,他们为了生存,自然也将目光放到了那些逃难百姓的身上。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林觉民先生的儿子林仲新在一次逃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土匪。
土匪看到他背上背有沉甸甸的包裹,认定其中必然有着大量的财宝,二话不说就将林仲新围了起来,并威胁他尽快交出包裹。
可是,包裹中哪里有什么财宝,除了细软外只有一个铁盒子,里面仅仅只有两封书信。
一封是文章开头提到的《与妻书》,另一封则是《禀父书》。
好在有名土匪小时候读过书,他打开一封书信后,发现是林觉民烈士在就义前给家人留下的亲笔遗书。
当读到这句:
“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顿时就令这名土匪肃然起敬。
他连忙询问林仲新的来历,这才得知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就是烈士林觉民的后人。
此刻饶是林仲新也心急如焚,他不管自身安全连连向土匪求情:
“各位壮士还请手下留情,里面有家父留下的两封遗书。”
原来自林觉民牺牲后,其嗣父林孝颖听闻噩耗曾一病不起。
为了寄托对儿子的思念,他将这两封遗书牢牢珍藏,以待将来能完好无缺地传给孙子林仲新。
而林仲新对于父亲的经历也是极为钦佩,他虽作为遗腹子从未与父亲相见,但仍以有着这样的父亲而感到自豪。
父亲留下的两封遗书更被他视为精神食粮,督促着自己不断前进。
待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周围一众土匪再也没有了之前嚣张跋扈的模样,最后不仅将林仲新释放,还将他的物品都一一归还。
2.胸怀大志
林觉民,1887年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一个远近闻名的书香世家。
林氏家族人才济济,祖父是当地有名的才子,曾在乡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叔叔林孝颖则更为出色,因擅写诗文而名动一时,是福州有名的廪生。
廪生即明清时代官府给以膳食的生员,又称廪膳生,其名额数量有严格的限制,府学40人、州学30人、县学20人。
但因不满父辈擅自定下的婚姻,成婚后林孝颖与妻子多次发生矛盾,夫妻两人也因此长期没有同房。
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亲。”
为缓解两人之间的关系,林觉民这才被生父过继给林孝颖。
对于这个“姗姗来迟”的孩子,林孝颖对他很是喜爱,自幼就对他悉心教导,同样的林母也展现出了自己贤妻良母的一面。
林觉民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不仅完成了启蒙教育,还练就了过目不忘的本领,深得父母的喜爱。
而且,林父还对他给予了厚望,希望儿子能通过科举的方式,来实现自己早年未曾实现的抱负。
可是时代在改变,清王朝也早已不复往昔,列强的坚船大炮不断轰开清王朝的国门,新思想在这一时期不断涌入。
林觉民受此影响有了新的人生方向,他不愿再走嗣父的“老路”,开始对命运勇于说不。
还在接下来的童生考试试卷上,写下了“少年不望万户侯”几个大字。
他的选择无疑出乎了林父的预料,但试想在那个时代即便最后考上了状元,将来的人生就注定是一帆风顺的吗?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更何况一直固步自封的清王朝,也不得不在1902年做出了改变。
那些力图革新的改革派于同年创办了全闽大学堂,开始传授学生新时代的思想与知识。
在这里,林觉民不仅完成了学习,也完成了革命思想上的升华,
在学堂内,他常常这样告诉同学们:
“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
而林觉民也是这么做的,他与一群志气相投的至交好友,立下了一个伟大的志向——
以“推翻清王朝无能的统治”为目标,力图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国家。
后来在七星庙,他以慷慨激昂的语气完成了“挽救垂亡之中国”的演讲,感染了一大批人。
3.神仙眷侣
不过,抹除封建思想对自己的影响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到,就比如说封建婚姻。
在林觉民十八岁那年,林父为他安排了一桩封建婚姻。
女方名为陈意映,陈父是广东某地的候补知县,双方称得上是门当户对。
尽管在一开始林觉民对这桩婚姻极为反感,但有时候缘分就是如此神奇,一次极为偶然的巧合,就注定了这辈子缘定终生。
林觉民与陈意映的结合可谓是“一见钟情,爱由心生。”
两人在成婚后,住进了一所名为“双栖楼”的二层小阁,过上了短暂而又幸福美满的生活。
但是甜蜜的婚姻生活,并未让有着大志向的林觉民停下前进的步伐,反而妻子的鼎力支持,更加坚定了他奔赴革命的决心。
1905年,林觉民匆匆留下一封家书往南方奔去。
由于不知林觉民此行目的为何,林父曾一度南下南洋寻了他好多天,就连妻子陈意映也是满满的担忧。
待林觉民归来,陈意映对他说道:
“如今我已嫁你为妻,若今后你当远行,请务必告诉我,我愿与你同行!”
妻子的话中满含对他的爱意与担忧,使得林觉民满含羞愧,他当即就向陈意映坦诚相告,此次南下是为了参加革命运动。
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陈意映不仅不反对,还大力支持。
有时甚至还甘愿站在门口,为丈夫组织的革命行动站岗放哨。
后来,林觉民创办了一所女子学堂。
在课堂上他用自己的学识给女子讲述何为男女平等,而课后陈意映也极力劝解女子要勇于摒除封建思想的陋习。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便莫过于此。
而或许对陈意映来说,这样一个在内心深处有着伟大梦想的林觉民,才是她一生的挚爱。
很快,这对神仙眷侣就迎来了爱情的结晶。
他们为孩子起名为“依新”,其中“新”字满含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希望他能在新时代茁壮成长。
与陈意映共同生活的这两年间,是林觉民一生当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可好景不长,为实现心中的梦想,林觉民在1907年自费东渡日本留学,还在次年加入了同盟会,并以出众的能力成为其中坚力量。
当时的日本极度流行西方文化,不少留学生来到日本后都被这里的灯红酒绿瓦解了志向,甚至选择了与日本女子成婚,不过林觉民却不为所动。
因为始终无法忘却等候自己归家的妻子,林觉民也因此被称为“不二色”。
他还曾写下一篇名为《原爱》的文章,明确记述了夫妻两人的情感生活:
“吾妻性癖好尚,与君绝同,天真浪漫真女子也。”
4.舍身取义
1911年,林觉民匆匆结束了自己在日本的求学之旅,选择返回故乡,陈意映闻讯后自是十分高兴。
可实际上,林觉民此时选择回国,还有着特殊的目的。
因为革命时机已至,黄兴交予了他制造、运输武器弹药的重任。
林觉民此行只在福州停留了仅仅10天的时间,他每日早出晚归,与同志们一起在西山寺秘密地制造炸弹,然后再设法将其运往香港。
在分别的那天,林觉民违背了当初的誓言,选择了不辞而别。
因为他知道此次行动危险重重,倘若告诉妻子,她必定会选择与自己同行,但她此时已怀有身孕。
或许是心有所感,在起义前夕,林觉民写下了两篇流传百年的绝笔书信——《与妻书》和《禀父书》。
当书信写完,他将其藏好,毅然做出了舍身取义的准备。
起义行动本就是九死一生,而随着一件事情的到来,又削弱了起义成功的可能性。
同盟会中一个名为温升才的人,为打乱敌人的部署,竟擅自刺杀了广州将军孚琦。
此举导致广州封城,同时官府还派出了大量人员抓捕同盟会成员。
起义行动被迫改至27日,就连原定10路的起义计划,也不得不削减至4路。
4月27日下午,林觉民跟随黄兴统率的第一路先锋队率先打响了战斗,仅用时数个小时就成功攻克广州总督衙门,并将其付之一炬。
随后又调转枪头攻向督练所,结果在路上遭遇了清军大队人马……
在战斗中林觉民不畏牺牲,作战十分勇猛,即便身负重伤也甘愿身先士卒,直至战斗结束。
巷战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由于敌众我寡,起义还是宣告失败,一众人员惨遭被捕。
面对广州将军张鸣歧与水师提督李准的当堂会审,林觉民悍不畏死,他大义凛然地告诉二人:
“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吾死瞑目矣!”
最终,林觉民英勇就义,被曝尸在城外乱坟岗中,年仅24岁。
当时,一些尚未暴露的同盟会人士,在听闻了烈士们的下场后一度泣不成声。
事后他们设法将72位烈士的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后被人们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孙中山先生感念他们为革命行动做出的贡献,亲自为他们举办了悼念仪式。
彼时清王朝还尚未倒台,林觉民的行为不可避免地使家人遭受了株连。
所幸时任候补知县的岳父提前获悉了这一消息,一家人才得以逃走,后搬入福州附近一座破败的房屋中暂避风头。
而林觉民留下的两封遗书,也在其他同盟会成员的帮助下送往了林家。
突然有一天,陈意映在家门口看到了一个遗留的包裹,里面装着的正是那两封遗书。
看到遗书中的内容,陈意映当场痛哭流涕,几度昏厥。
但每每想起家中还有年迈的公婆需要自己赡养,以及尚未诞生的幼子,她也只能强忍悲痛,坚强地活下去。
不过,幼子林仲新还是因此成为了早产儿。
最终,陈意映因无法释怀对丈夫的思念,在两年后悲伤离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