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历史文化名人的一生
01.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这首《题诗后》是贾岛在《送无可上人》中的“注”,其中“两句”指的是: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从这里就能看出,贾岛是个作诗严谨的人,但是他的人生却很“潦草”。
“无可上人”是他的堂弟,他们都居住在范阳,安禄山就是在这里起的兵,为他的老巢。所以“安史之乱”平息以后,范阳几乎处于半隔绝的状态,老百姓生活很艰难。
在贾岛十四五岁的时候,因家中贫困,无法果腹,就带着弟弟出了家,目的很简单,混口饭吃而已。
但他这个弟弟极具慧根,慢慢就当了真和尚,同时也爱好写诗,笔下不少佳句,如:风多秋晚竹,云尽夜深天;秋眠山烧尽,暮歇竹园深。
可贾岛是个“假僧”,不安于现状,几年后独自去了东都洛阳,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能改变人生。
然后他发现,现实比想象中更残酷,遂又投香山寺,继续当和尚。
当时洛阳城内有一条硬性规定,僧侣只允许上午出门,下午就要闭门修禅,不准上街,这可把“假和尚”贾岛给憋坏了。
当时他心里想,佛国无边,哪里不能修身养性,这不是搞歧视吗?因此就开始写诗抨击这种不公平现象:不如牛与羊,犹得日暮归。
自然,律例不会为他一个人而改,可贾岛这个人比较轴,你不改我就一直写,写到你改了为止。
最终……和尚还是不允许下午上街,但贾岛的诗慢慢就火了,连远在京城的韩愈都称赞他诗写的好。
所以贾岛灵光一现,何不登门拜访韩愈,求个一官半职?
说走咱就走,风风火火闯九州,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啊……
02.
贾岛虽然有些轴,但却不是个莽撞之人,他知道如果没有人为自己引荐,可能连韩愈的大门都摸不到。
于是他决定携诗拜谒张籍,因为他知道张籍和韩愈的关系很铁,如果他能帮自己从中间说话,那么这件事就成了一半。
说时迟那时快,转眼贾岛就离开了香山寺,直奔长安。
当时张籍任太常寺太祝,负责宗庙礼仪,相对比较清闲,平常喜欢结交文雅之士。贾岛到了长安后,就在延寿里租了一间房子,与张籍成为了邻居。
登门拜访前,贾岛先写了一首《投张太祝》,当作敲门砖,通过张籍的家丁呈给了张籍:
风骨高更老,向春初阳葩。泠泠月下韵,一一落海涯。
有子不敢和,一听千叹嗟。身卧东北泥,魂挂西南霞。
手把一枝栗,往轻觉程赊。水天朔方色,暖日嵩根花。
达闲幽栖山,遣寻种药家。欲买双琼瑶,惭无一木瓜。
张籍的家丁告诉贾岛,家主看完他的诗后极为赞赏,欲与其相交,特设下酒宴,希望贾岛能赏光。这不是客套话,张籍确实很喜欢诗。
所以,择日贾岛带着写好的《携新文诣张籍韩愈途中成》赴约,表达了自己的来意:
袖有新成诗,欲见张韩老。青竹未生翼,一步万里道。
仰望青冥天,云雪压我脑。失却终南山,惆怅满怀抱。
安得西北风,身愿变蓬草。地只闻此语,突出惊我倒。
张籍是很愿意帮这个忙的,因为他知道韩愈一向欣赏有才华的人,奈何就在贾岛来京的路上,韩愈刚好去了洛阳,因此贾岛和韩愈完美错过。
然而对于一穷二白的贾岛来说,这已经是巨大的成功,结识韩愈只是时间问题,耐心等待即可。
03.
等待韩愈归京这段时间,在贾岛身上还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
某一天,贾岛租了一头驴,打算好好看一看长安城的秋景,也为自己写诗找找灵感。就在他四处闲逛时,望着萧萧落叶突然想到了一句:落叶满长安。
然而另一句他暂时却想不出,于是一边走一边苦思,不知不觉就闯进了京兆尹刘栖楚的仪仗。
刘栖楚的护卫不明情况,冲过来就将贾岛给绑了,投进京兆府大牢。可这个时候贾岛瞬间来了灵感,高呼着:秋风吹渭水,是秋风吹渭水啊!
虽然刘栖楚也觉得这个和尚有点蹊跷,但因有公务在身,就没仔细过问,第二天想起这件事的时候,便命人将贾岛提了出来,亲自过问。得知事情缘由后,刘栖楚哈哈大笑,还热情招待了他一番。
两个人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从那以后,贾岛在长安城就有了些名气,不过等待的时光总是漫长的,无聊苦闷时,贾岛想起了有个叫李凝的老乡,就住在城郊附近,因此决定前去拜访。
这一天贾岛起得很早,天刚蒙蒙亮就骑着驴出发了,可却赶了个晚集,因为他迷路了,直到傍晚时分才找到李凝的家。
倒霉的是,敲敲门,发现李凝不在家,贾岛不甘心,就掏出笔墨,在李凝的门板上写了一首诗: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夜色悄悄来临,贾岛怕城门关闭,题完诗后就急着往回走,可在路上贾岛越琢磨越不对劲儿,“僧推月下门”之句好像不妥,因为他根本就没进去门。
就在他反复琢磨的时候,又一次冲进了不知哪位高官的仪仗,所以还没等有人来抓他,贾岛就高呼,全是误会啊,我是写诗走了神,不小心冲撞进来的。
马车中端坐的人一听有人写诗如此专心,就决定亲自过问一下,这一聊才知道,原来此人就是贾岛苦等的韩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后来,在韩愈的建议下,贾岛把“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改成了“敲”,因为这样显得更有礼貌。
这就是著名典故“推敲”的由来。
04.
在韩愈的建议下,贾岛决定先闭门苦读,积累学识后再去参加科举,所以贾岛又回了范阳,依旧寄居佛寺,苦读三年后再回洛阳。
此时的贾岛已经入而立之年,诗名渐盛。
在洛阳,他与河南府少尹李益结识,互有酬唱,还曾与李益、韦执中、诸葛觉等一起在天津桥对诗。
两年后,公元812年,贾岛再入长安,还俗后首次参加科举考试,遗憾未中,名落孙山。
不过在张籍的引荐下,贾岛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偶像孟郊,因诗风相近,互为好友。
两年后,孟郊去世,贾岛赋诗悼念:
身死声名在,多应万古传。寡妻无子息,破宅带林泉。
冢近登山道,诗随过海船。故人相吊后,斜日下寒天。
此后7年,贾岛一直为交游的状态,结识了很多名士,如姚合、朱庆馀等,也曾以诗干谒元稹,得元稹赏识。
公元822年,43岁的贾岛再入长安参加科举,屡次落榜后终于登进士第。但是因为贾岛在考场写了一首《病蝉》诗讽刺公卿,被列为“举场十恶”,遭到贬谪。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关于这件事,还有另一种说法。某一天,唐宣宗李忱微服出巡,过青龙寺见贾岛读诗认真,就拿过来瞧了一瞧,贾岛不认得李忱,哪知道他是当朝天子,所以一把就把诗卷夺了回来,并颇为讽刺地看着这位衣着华丽的公子哥问,你也懂诗?
“夺卷忤宣宗”之说,就是由此而来,
《新唐书·贾岛传》言,岛“坐飞谤”,但此事未有详焉,倒是苏绛在《贾司仓墓志铭》中写:公讳岛……穿杨未中,遽罹诽谤。解褐授遂州长江主簿。
因此大致可以判断,贾岛是参加吏部铨选后因诗遭贬,曾获官。按唐代选官制度,登进士第后,要有3年守选期,挂职秘书省,一般任校书郎或正字。
但不管此事的经过如何,对贾岛的打击都很大,此后近15年时间,贾岛一直过着非常困苦的日子,居寒庐,忍世俗。他有一首著名的《寻隐者不遇》就是作于此间: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中的隐者为贾岛的好友长孙霞,是终南山中著名的隐士,道法高深。贾岛拜访长孙霞,就是求解心中之惑,虽然长孙霞不在,但一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已经让贾岛豁然开朗。
世俗之人拘泥于形式,而隐者却无拘无束,漫游山中,随性自然,这正是贾岛心中的启发。
05.
在长安,贾岛经常与令狐楚、韩愈、张籍、李益、刘栖楚、王建、雍陶、朱庆馀、姚合等人进行诗歌酬唱,还结识了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
公元830年,张籍去世,贾岛作诗悼念:
精灵归恍惚,石磬韵曾闻。即日是前古,谁人耕此坟。
旧游孤棹远,故域九江分。本欲蓬瀛去,餐芝御白云。
张籍故去后,贾岛出长安,与姚合游金州,与雍陶游成都,随后又辗转杭州、会稽等地。
公元837年,贾岛出任长江县主簿,故世称“贾长江”。此时的贾岛,依旧贫苦无依,赴任途中因衣衫单薄无法御寒,就给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寄了一首诗,令狐绹收到后,赠了他几件保暖的衣物。贾岛有诗答谢:
长江飞鸟外,主簿跨驴归。逐客寒前夜,元戎予厚衣。
雪来松更绿,霜降月弥辉。即日调殷鼎,朝分是与非。
长江县主簿任期满后,贾岛迁普州司仓参军,普州刺史乐阐想让他做纠曹,但被贾岛婉拒,已经进入人生末年的他,不想再折腾了。
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8月27日,贾岛在官舍病逝,终年65岁。妻子刘氏遵其遗嘱,葬在了普州安岳县移风乡之南岗,实际上贾岛的祖籍是北京房山,因此有衣冠冢。
贾岛过世后,姚合、韩愈、无可等人纷纷作诗悼念。
在诗坛,贾岛与孟郊齐名,有“诗奴”称,一生穷愁,诗风苦寒,因此苏东坡评:郊寒岛瘦。
在《全唐诗》中,追怀悼念贾岛的诗多达38首,远远超过了李白、杜甫、韩愈等人,这足以说明他的影响力。到了宋代,很多人开始学习贾岛的诗风,成就要高于孟郊,尤其是贾岛作诗严谨的态度,为后人所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