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国拔尖人才创造力培养的优化路径

0
分享至

[摘 要]加强我国拔尖人才创造力培养,要着力优化拔尖人才选拔与衔接机制,促进培养理念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提供多层次科教融合育人支持,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发展空间;重视创造性培养的教学设计,增强学生创新动力与表现力;构建拔尖人才创造性评价体系,明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定位。

[关键词]拔尖人才;创造力;高校

当前,信息和传播方式爆炸式增长,人工智能快速推进,日益凸显创造力在推动未来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拔尖人才教育面临的挑战不只是关注知识和分析性技能方面的培养,还要助力学生成为具有创造力的积极学习者和研究者。创造能力被定义为提出有价值的原创想法和解决方案的能力,而在拔尖人才项目中,创造力的培养有助于拔尖学生思考和应对前沿的研究领域。尽管国内高校的拔尖人才项目已经认识到其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对于如何培养和提升拔尖人才创造力的具体路径仍不够明晰。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拔尖人才创造力培养面临的新形势,研究我国拔尖人才创造力培养面临的现实挑战,提出我国拔尖人才创造力培养的优化路径,旨在为我国拔尖人才创造力培养实践提供参考。

拔尖人才创造力培养面临新形势

拔尖人才培养在国家战略层面得到充分重视。随着国际竞争日益加剧,拔尖人才的培养数量与质量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与国际竞争力。2010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培养拔尖人才的政策措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再次突出了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的核心地位。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更是强调了提升人才的创新能力与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发展愿景。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不仅顺应了国家对关键领域人才储备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成为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国内高校拔尖人才项目正在积极探索创新育人模式。我国高校在培养优秀拔尖人才方面发展迅速,从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到2009年“珠峰计划”,再到2018年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实施以来,不同类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在全国各大高校积极推进。培养拔尖人才已然成为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任务,无论模式创新还是路径变革,当下高校的拔尖人才计划都在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随着202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简称“强基计划”),选拔与培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计划在全国36所高校得到落实。高校拔尖人才项目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试验田,聚集了成绩优异的拔尖学生,其培养实践中的进展和问题,需要得到更多关注。

我国拔尖人才创造力培养面临的现实挑战

拔尖人才创造力维度的选拔标准缺失。拔尖人才项目的选拔标准决定着项目生源的质量,对于项目的培养成效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难以在人才选拔中对创造型人才进行有效筛选是目前拔尖人才创造力培养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尽管拔尖人才选拔考核中包括基础能力测试、综合素质考核和身体素质测试等环节,考察考生的“兴趣志向”“科学思维”“思辨精神”等综合素质及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但当前拔尖人才选拔对智力的考察显然多于对创造力的考察,为学生在后续研究领域中是否能有持久创造力的表现带来了不确定性。

拔尖人才创造力培养的内外部支撑条件不足。创造力培养的支撑条件是对学生创造性发展最直接的支持。在目前的拔尖人才培养项目中,创造力培养还没有达到和知识传授一样的重视程度。无论课程体系设置还是外部资源,拔尖人才项目都未能在实践中提供创造力培养的有效环境。与完成单一知识传授的课堂不同,创造性思维的学习环境,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表现力,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创造性思维活动可以渗透到所学的每个科目中,并持续应用到日常教学当中,以唤醒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目前的拔尖人才项目对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有所重视,但实践中的措施和保障机制还相对较少。尤其在对发展拔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自我效能以及创造性活动参与度的支撑条件不足。课程设置与形式有待优化,课堂外部的创造性活动和机制也亟需得到拓展和落实。

拔尖人才创造力评价体系缺失。创造力是拔尖人才天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较少应用到人才评价实践中。现有拔尖人才的评价还停留在拔尖的层面,忽视了创造维度的重要性。相对于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关注,对学生创造精神与能力以及是否能长久专注于基础学科领域等方面特质的关注度仍然较低,也未系统开发出拔尖人才创造力的评价框架,难以使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质量得到保障。从传统来看,拔尖人才教育大多也更注重通过知识获取批判性思维与技能,从而发展成为领域中的专家。这种学术专长是有价值的,然而却不能简单作为评价人才研究和创造潜能的标准。在创造力游乐园理论模型中,创造性发展首先由初始动力开始,如智力和动机,就像游乐园中限制进入的“门票”一样,随后才能顺利迈进需要不同创造力要求的领域或“游乐项目”中。因此,亟待优化现有评价体系,重视拔尖人才的创造竞争力,构建拔尖人才创造力评价体系。

优化我国拔尖人才创造力培养路径

我国拔尖人才创造力培养有以下路径。

第一,优化拔尖人才选拔与衔接机制,促进培养理念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拔尖人才的培养在教育理念与实践之间需要做到相辅相成,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从教育理念层面而言,设立拔尖人才项目的高校应首先综合国情与培养目标来明确核心人才价值观,然后根据这些价值观来匹配最有效的人才选拔、培养、评价实践。如“强基计划”背景下的项目目标中带有强烈服务于国家层面关键技术的诉求,更加强调资优、拔尖、专业、应用、创新、服务等引领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需要学生在基础学科领域能以国家诉求为主,既有社会责任感的推动,也能够在基础研究领域持续深耕,这必然需要设计更多符合这些价值特征的选拔与培养策略。从教育实践层面而言,每一项实践同样需要对应该项目的核心培养价值观与理念,而不是盲目追求形式,最终远离办学初衷。办学理念与实践的双向紧密结合无疑是迈向科学育人的必备条件。因此,如何避免办学理念同实际项目选拔与培养实践的不匹配,是未来拔尖人才项目建设特别是人才选拔环节的一个重要考量。一方面应优化人才选拔标准,重视学生创造性潜力。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关注学生专业理想与创造性潜力等综合因素;构建多维度评定考核体系,除笔试、面试外,可倾向注重实践能力测试;分数并不能作为判断天赋和兴趣的依据,通过在实践中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属性的需求,用更科学灵活的评价手段全面客观选拔人才。同时细化考核标准,减少学生之间无序竞争,最终实现多元化录取。另一方面,应优化大中衔接机制,提前识别有天赋志趣的人才。在基础教育阶段,提前开设大学内容选修课程,提前培养兴趣以及探索创新精神,为其提供平滑的过渡方式;加强高校和高中教学的连贯性,并一步步有针对性地培养其志向和兴趣。

第二,提供多层次科教融合育人支持,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发展空间。拔尖人才培养项目首先需要平衡培养方案的限制与学生自主发展的诉求。有效的拔尖人才项目需服务于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发展需求,并且推动学生在多元的充实体验中快速成长,而不能因为缺乏相应的体验机会限制了学生的成长。因此,首先,要为学生塑造一个自由、充满丰富科教融合体验的探索环境,激发学生积极性,通过多样的探索活动鼓励创造,灵活适应由学生兴趣激发的自主学习,激发内生动力,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空间。仁祖利的丰富三元模式可作为构建充实体验机会的实践框架,给予拔尖学生探索、能力培养及创造性生产的必要条件。开设多种旨在知识、文化和社会等不同主题下的丰富研讨会和活动计划,去扩充学生在普通课堂中涉及不到的思想、知识领域和体验,激发学生自由探索的动力,为教育增加深度和广度。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兴趣自由选择修读路径,从多样的学术课程到课外实践活动,使其能通过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丰富教学与科研活动,帮助其不断探索和试错,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为本科阶段之后的学业道路积累技能。其次,聚合外部资源,提供研究领域的实践机会。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协助。拔尖人才培养是一个包括学校、社会在内的多主体参与系统,通过把各方面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促进学生进行科研锻炼和创造力激发。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参与体验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在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下,优秀研究机构与企业实际参与到高校的科研中,设立协作平台及提供实践基地,提高拔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使其在科研实践的交流学习中,更加深刻理解专业知识和专业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最后,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其他国家积累的优秀经验,邀请专业相关科研学者和学生一起完成课程或项目,或者鼓励学生到海外研学,开阔他们的专业视野。

第三,重视创造性培养的教学设计,增强学生创新动力与表现力。首先,应将创造性思维活动渗透到所学的每个科目中,在多学科领域发展创造性并持续应用在日常教学当中,以唤醒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嵌入的方法考虑到创造性取决于特定领域和特定任务的知识,因此在不同学科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灵活的思维,从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累积中催生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泽连斯卡等学者发现创造性的日常干预措施可唤醒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自我效能以及创造性活动的参与度,呼吁课程中频繁对学生采用刺激与发挥创造能力的方法。在教学层面,课程设置中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在学习的各个领域发挥创造性想法和参与实践,并提供一个激励性的环境。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创造性问题需要保持敏感,并接受培训来学习促进或抑制创造力的方式,以了解创造性的发展过程。在练习层面,课程可定期加强发散性思维能力、冒险倾向等直接促进创造力的认知因素的培养与训练,从创造力的源头入手,逐渐由微C发展至小C,甚至专业C,以便在学生开展的各种活动和项目中看到使用创造性思维的效果。此外,需要提升课程挑战度,激发拔尖人才潜能。拔尖人才项目中的课程应为学生提供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与机会,让学生参与到重要且有意义的课题研究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领导力等。这不仅要求课程在深度、广度均超越普通课程,以契合对拔尖学生理解水平的更高要求,还要允许学生使用专业实验设备和材料,开放重点实验平台等,给予学生在专家指导下从事高水平实验和研究的机会。因此,高质量的挑战性课程体系需要强调真实的问题以及使用真实的方法来组织和探索不同学科内容,并具有抽象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让拔尖学生成为现实问题的解决者。课程的设计可通过智能三层次理论提供多重锻炼,授课的内容上可通过专题或现实中的问题展开讨论,特别是研究前沿以及没有现有解决方案或“正确答案”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交叉学科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融会贯通各科知识,批判性地作出评价并给出自己的见解,进而在研究过程中产出原创内容。教师应积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能够发挥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多种教学方式,而非传授固定知识、思想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第四,构建拔尖人才创造性评价体系,明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定位。拔尖人才的能力档案中需要增加对其创造性评价的内容,并以此来明确创新型拔尖人才的项目培养定位,项目可通过创造性评价体系的完善以及推动导师——学生反馈系统的运行对学生创造性发展进行测量、评估与管理。首先,构建创造性评价体系,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创造竞争力。人才创造力表现与能力的评价是构成人才创造能力评估的重要途径,拔尖人才培养项目应将创造力这一维度加入拔尖学生的综合评价中,建立独立的创造力评价体系,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为了更全面地评估拔尖人才的创造能力,项目也可采用更多维度的创造性评价指标,例如创造力投资理论中的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维度。此外,积极推动导师反馈机制,激励学生自我提升与创造性元认知的发展。导师作为拔尖学生的重要引导者,需与学生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在学业、科研上关注学生创造性的表现。导师首先需要与拔尖学生在早期相互了解的过程中增加互动频次,通过共同设立短期与长期创造性产出目标,鼓励学生尝试科创科研类项目,进行自主研究或带领学生加入课题组或实验室自主研究。其次,导师要在关键节点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帮助学生能够在创新过程中获得专业的评价与建议,以更好地完善他们的想法和实现路径。反馈过程对学生创造性元认知的发展尤其有积极作用,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在创造能力与表现中的长处和短处,以及选择如何分享自己的创造性想法。不仅如此,学生的自我评价同样对其创造性表现也有着重要影响。学生通过对自我经历的反思,可以更清晰地对个人创新行为、思维、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个人的创造力优势以及需要提升的部分。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一般项目“‘强基计划’下基础学科拔尖人才选拔-培养-评价机制研究”(BGA220156)的研究成果]

【作者:阎琨 张佳慧,单位:清华大学】

原载2024年第1期《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阎琨 张佳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教育新闻网 incentive-icons
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育部直属中国教育报刊社主管
51512文章数 123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