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1月25日,朝鲜依旧是严寒的冬天,不间断的大雪早已把阵地覆盖,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的指挥官秦基伟冒着风雪向指挥部走去。
秦基伟刚到指挥部,正在值班的战士向他递来了一封电报。值班战士见秦基伟望着电报久久没有发声,以为是战况愈发严重。他知道秦基伟已经和敌人对峙了整整四十余天。
不一会秦基伟命令值班战士向全军传达战役结束了,敌人已经败退了。值班战士听到这个消息一时间竟然愣住了,回过神来后激动地去传达命令。
秦基伟望着地图,四十余天来志愿军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许多战士为阵地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这一切终于结束了,战士们没有白白牺牲。
1986年,秦基伟再一次踏上了朝鲜的领土,当时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亲自接待了秦基伟并陪同参观了许多地方。
访问活动快结束时,金日成询问秦基伟还有什么要想去的地方,秦基伟沉默了一会,突然道:“我想再看看上甘岭战场。”
那么上甘岭战役期间发生了什么让秦基伟如此重视?让他在时隔多年之后依旧对战场念念不忘?
1951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结束之后,志愿军与美帝国联军进入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双方每一次行动都十分谨慎,生怕露出破绽。
在此情形下双方最高层都想到了以谈判来打破僵局,但由于美帝国联军是不真心实意的谈判,双方的谈判线一再拉长。
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早已看穿美帝国联军的狼子野心,加紧对阵线的布防。大部分防区都确定之后,彭德怀望着还未决定的上甘岭地区防务,陷入深深地思考。
彭德怀知道上甘岭一带的防务十分重要,一旦美帝国联军想要打破局面就很有可能向上甘岭一带发起军事进攻,因此指挥官人选至关重要。
志愿军总部商讨之后,决定让素来沉着冷静的秦基伟去接防上甘岭地区。临行前彭德怀向秦基伟阐述了上甘岭的重要性,秦基伟也深感责任重大,但也爽快地接过了这个军事任务。
1952年春,秦基伟率领15军进驻到上甘岭一带。一进入这里,秦基伟就看出来此地的重要性,如果这里失守,后方两百多里的平原将是美帝国联军机动化部队的优势地区。
一旦美帝国联军突破这里,对志愿军的防线将会造成重大危险甚至整个防线的崩塌,秦基伟不敢怠慢,马上着手于防御工事的布置。
随后的几个月里,秦基伟走遍了上甘岭防区内的每一片阵地,亲自对防御阵地进行检查和调整,并对志愿军战士们讲述阵地的重要性。
秦基伟在上甘岭一带多次勘察,结合志愿军的作战特点,在每一个阵地上多设坑道,在快速转移的同时又能对美帝国联军的炮火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经过多月的调整,上甘岭防区被秦基伟打造成一个十分坚固的防御阵线,随后秦基伟向彭德怀提交了一份突不破的防御阵地作战方案,得到了志愿军总部的一致认可。
8月,时任美帝国联军部队总司令的范佛里特也把目光看向了上甘岭防区,军旅出身的范佛里特一眼就看出来上甘岭的重要性,开始谋划对上甘岭的进攻。
在范佛里特看来与志愿军谈判是大可不必的,志愿军经过长期作战已经士气大跌,他坚持对上甘岭一带发动金化攻势,并扬言志愿军阵地不堪一击。
10月14日深夜,自以为准备充分的范佛里特下达了攻击的命令。随即上甘岭防区炮火轰鸣,志愿军长达80华里的防线都遭受到了攻击。
正在熟睡中的秦基伟被炮火惊醒,他立即起身穿衣,向作战室赶去。秦基伟知道,美帝国联军终于等不住了,他身上的担子也重了起来。
指挥部内众人都面露难色,见到镇定自若的秦基伟走进指挥部,众人悬着的心也在秦基伟的影响下平静了下来。
秦基伟让各部队按计划进行防御,当天夜里美帝国联军的所有攻势都被打退。美帝国联军于是展开炮火攻势,仅第一天就向志愿军阵地发射30余万发炮弹。
拂晓,美帝国联军再次对阵地发起冲锋,多个阵地两军几易其手,截至到中午志愿军丢失一块高地,退守高地坑道。
驻守阵地的师长急忙向秦基伟汇报战况,经过冷静分析,他接着组织部队进行反攻。晚7时,志愿军重新夺回高地,士气大振。
此后几天志愿军紧紧地钉在阵地上,美帝国联军寸步难行。这给了范佛里特当头一棒,为了攻下阵地,范佛里特不惜弹药量,疯狂向志愿军阵地轰炸,依旧没能击垮志愿军。
当在外参加训练的15军干部得知战斗打响之后,立即结束训练返回军部投入战斗,但他们回到军部时,看着眼睛发红的秦基伟,他们知道军长已经多天没闭眼了。
秦基伟还时常召集军政干部开会,分析美帝国联军必败,要为新中国打好这一仗,极大地鼓舞了全军的战斗士气。
志愿军战士们在军长的鼓舞下,轻伤不下火线,顽强守在阵地上。不过美帝国联军凭借强大的军备优势还是让让志愿军受损严重。
有一次,军部干部向秦基伟汇报美帝国联军一次轰炸下来,许多战士轻伤;又一次轰炸下来,变成了重伤;再一次轰炸下来就牺牲在了阵地上。汇报完后,干部抑制不住情绪哭了起来。
秦基伟何尝不痛心,但军长不能泄气。他制止哭泣的干部,表示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伤亡再大,为了新中国也要打下去。
秦基伟多次到战地医院亲自慰问伤员,到阵地鼓舞战士。他多次对战士们提到,志愿军要用三个主义即爱国主义、共产主义、英雄主义打败美帝国的帝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