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客房作为展示空间,艺术品的价值可以延伸至个人生活和内心世界。
什么是艺术?是经典、永恒,是惊奇的光、未解的谜。95后新锐艺术家陈多烜参与酒店客房的布展后,还多了一个答案,"或许也是直抒胸臆的生活"。
昨晚,第十一届AArt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在衡山路十二号华邑酒店落下帷幕。3天时间里,43间客房成为"艺术盲盒",近40家艺术机构携2000余件海内外艺术臻品展出,累计接待数万人次。
衡山路十二号华邑酒店由意大利知名建筑师马里奥·博塔设计,外圈四方、内圈椭圆,刚好形成一个完美的观展动线。推开一间间房门,观众与艺术家共同探讨"艺术与家"。"AArt以字母A命名,A既是Art(艺术),也是Appreciate(欣赏)。艺术不是单向的输出,是双向的碰撞与思考产生的火花。"策展人韩琼说,"我们用10年多的时间,形成了生活化、场景化的艺术博览会模板——将客房作为展示空间,艺术品的价值不再局限于物理意义上的空间美学,而延伸至个人生活和内心世界。"
与以往不同,今年展出还特别嵌入生活美物和美学体验板块,让更多人感受"我们热爱艺术,因为那是生活的崇高表达"。
艺术地生活
不浪费一丁点空间。
推开"锦瑟画廊"的房门,双人床墙头最中间的位置,挂着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达利的石版画《寻找第四度空间》。画中的软时钟是对时空的持续探讨,画中人试图超越传统的三维空间,向第四维度进发。"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和客房里的艺术展,异曲同工。"
它的周围——墙上、床头柜、床上,都摆满珂勒惠支、米罗、夏加尔等世界名家的真迹。洗手间的洗手台、浴缸也找到了契合主题的画作,被充分利用。
"艺术,本就源于生活。"在家居环境中呈现作品,锦瑟画廊主理人张琪有自己的理解:这些艺术作品,就是把生活中的情感、想象力、经验等片段,记录和表现出来,最终形成富有深意的展示方式,向世人分享。"如果观众愿意看,他可以随时拿起来,触摸到作品之后轻轻放下就好。"
水仙、石榴、枸杞与芍药……留给陈多烜作品的位置其实不大,是个约一平方米的窗台。但他的盆景小画在窗台摆得错落有致,阳光照进来,如同美照亮了生活。
洗手台布置了青花瓷杯盏,一套茶具横架于浴缸上。看似随性,却是精选排布。"陶瓷自古就是服务、装点生活的,是生活美学的最好载体。"国家高级陶瓷工艺师王少文是从景德镇赶来布展的。他家族三代从事这一行,他自学徒工做起,悉心钻研各项制瓷技艺。"探索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新,酒店里的博览会就是一次尝试,我们还带来了青花瓷手绘体验。"
当下的传统
老上海王臻带着几块"瓷砖"首次参展,他的房间却被踏破了门槛。隔壁艺术家串门,想商量着合作;观众络绎不绝,边称奇边打趣:"这就是我们浴室贴的吗?";还有家住武康大楼的住户,一样相中了他的作品——嵌入手绘珐琅砖壁画的武康大楼茶几,照着大楼的巨型航船形状复刻的。
手绘珐琅砖壁画源于欧洲,早前舶来上海,在海派建筑里落地开花。王臻团队的故事始于一通电话,当时爱国报人史量才的旧居急需寻找能够复制老瓷砖的供应商。"工地现场只有少数墙面还保留着漂亮的老式釉面瓷砖,但残破居多。"王臻自此开启了老瓷砖复刻之路,为史量才旧居、光陆大楼、陈望道旧居等老建筑进行了瓷砖的修旧如故。
以砖为媒,装饰盘、八音盒、茶器、家具等载体逐步呈现海派历史建筑的绝代风华。王臻的规划很明确:围绕海派建筑,叠加潮流设计,探索海派文化的当代性和实用性。
戏曲人物画家陈九,也抱着这样的心思。在他的"秋水书房"房间,戏曲人物画,将戏曲形象之鲜活与绘画审美情趣共同呈现,也将本土艺术的程式化与西方绘画的抽象性会通,意趣横生。譬如"牡丹亭"选取了杜丽娘的几个片段进行特写,仿佛一台戏曲在面前起承转合、高潮迭起。现场有人感兴趣,陈九便倾囊相授,将画作背后的心境故事从头讲到尾。
作者:王宛艺
文:本报记者 王宛艺 图:采访对象供图 编辑:施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