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以古代哀牢部落在此繁衍生息而得名。
哀牢山属云岭余脉,云岭山脉的西支和东支延伸到巍山县、弥渡县以南,山体逐渐变宽变矮,海拔一般都低于3000米 ,东支哀牢山,西支无量山。
哀牢山为元江与阿墨江的分水岭,滇东高原和横断山地两大地貌区的分界线。北起楚雄市,南抵绿春县。西北一东南走向,山体陡峻。全长约450千米,宽15~30千米,总面积近1万平方千米。
哀牢山山体高大磅礴,海拔一般2000米以上,超过3000米以上山峰有20余座,同名主峰海拔3165.9米。
主要出露古老变质岩与中生界的砂页岩,为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以来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深度切割的大型山地。气候垂直分布明显,从山麓至山顶依次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 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气候特征,植被亦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
1988年批准建立的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体北、中段山脊部分,宽5千米,长102千米,面积约546.67平方千米,是全国最大的原始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区。
哀牢山为何让许多驴友望而却步?
有网友坦言:“一次就够了!阴森森的脊背发凉的感觉,走了十几分钟都见不到阳光照进来。”
1956年,有部队在哀牢山深处发现了约40000名与世隔绝的“苦聪人”。他们在石器时代已生活在哀牢山上。这些苦聪人过着原始狩猎、衣不遮体、钻木取火的原始人生活,他们没有文字、金钱,更没有医药概念。
附近领导从90世纪60年代开始,为苦聪人送衣送饭、生产工具和种子,帮助苦聪人逐渐走出山林,实行定居定耕。1985年,苦聪人被划归为拉祜族。成为哀牢山众多少数民族中的新一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