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将这次争端作为一个契机,让出版社和电商平台坐到谈判桌前,公平理性地谈谈
据报道,近日,两份出版行业的“联合声明告知函”引发关注,56家出版社抵制京东618图书大促。其中,北京10家出版社、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代表上海46家出版单位,均声明不参与江苏圆周电子商务公司(京东关联公司)提出的618促销方案,并且将不承担活动期间产生的任何返利费用。此举将出版社和电商平台由来已久的价格矛盾公开展现在世人面前。
5月21日晚,京东图书采销员工魏超在朋友圈回应称,“我只是想卖更便宜的图书,更好地让利消费者;我只是想通过薄利多销扩大销量,给合作伙伴们创造收益”。言语间颇多不解和委屈。
↑联合声明告知函截图
从公开报道来看,此次618促销方案要求全品种图书价保2-3折参与5月19日至6月20日期间累计8天的促销活动。有出版社相关人士直言,折扣低至如此,出版社已是“亏钱卖书”,而且平台方本次还要求全品种图书参与促销,对出版社来说“压力很大”。
图书需要一定的利润空间,这是毋庸置疑的。作为文化产业,需要良性的收益来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存,保障优质内容的可持续产出,也能激励出版行业出版更好的作品。但随着电商平台崛起并形成渠道优势,在某种程度上已形成了出版社受制于电商平台的局面。一些出版方被迫参与低价活动,“赔本赚吆喝”。虽然乍看之下消费者能够从中得利,但实际上颇有一种“谷贱伤农”的意味。
我的一位经营书店的朋友,已基本不在出版社渠道进货,而是等电商大促时低价购入,再加价售卖赚取利润。这种听起来有些戏剧化的方式,也侧面反映出当下图书市场的畸形。而今56家出版社对京东618的联合抵制,也是这种市场模式下积怨已久的矛盾爆发。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下的图书定价已经越来越高,动辄五六十元起步,再多点的更是攀至百元以上。有人解释称,这是因为电商大促时要打折,所以出版社往往根据折扣价反推书价,使得打折后能保持一定的利润。这无疑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出版社定价越来越高,平台促销折扣越来越低。这也难怪消费者啧有烦言,“不促销平时根本不敢买”。如同谷贱伤农,但另一头,谷贵也伤人。
在这个问题上,有人搬出国外的“图书价格保护机制”,认为应该限制折扣或线上线下同价。但不同国家情况不同,我们也不能简单生搬硬套。在我看来,不妨将这次争端作为一个契机,让出版社和电商平台坐到谈判桌前,公平理性地谈谈。定价应该设置在合理区间内,折扣也应该给出版方保留适当的利润。而促销活动,商家也本该有参与或不参与的权利,哪些门类的书可打折可不打折,可打几折,这些也应该是商家的自主范畴。消费者自然也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比价,来决定是否购买。
说到底,“一刀切”式的设置强制折扣,来满足平台图书大促的宣传口号,实际上也可能是一种杀鸡取卵式吆喝。只有让图书市场驶入良性、合理的轨道,消费者和文化产业才能真正从中受益。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郁风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