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借钱与被借钱的情况,而当这一情况发生在亲人之间时,就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了。
俗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又说“亲兄弟,明算账”,似乎别人借了我们的钱,我们就理所当然应该去讨要。可亲情的羁绊又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更多。有一种处事方法叫“外方内圆”,对于兄弟姐妹这样的亲人,我们需要圆融对待。当困难来临,更应团结一心,而非窝里斗。
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即便兄弟姐妹向我们借了钱,我们也不应去催要。比如,当时为了帮助侄女、侄子读书而借钱时,我们无需催要。就像我的大舅舅,为了小儿子黄华读书而四处借钱,亲戚们都伸出了援手,并且达成了等黄华有出息了再还钱的共识。长辈借钱给晚辈读书,应该有等待他们真正成才后再还钱的觉悟,而不是急于讨债,否则会让晚辈陷入困境。
借给兄弟姐妹创业的钱,同样无需
催要。浙江丽水的诚信奶奶陈金英创业时向亲戚朋友借钱,她的侄儿陈其德在她亏本后并未催债,最后也拿到了还款。家人之间不应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应更关心兄弟姐妹创业是否成功,遵循当初的利益分配规则即可。
对于那些生活艰难、苟延残喘的亲人,借出去的钱也不必催要,这更像是亲人之间的“接济”。兄弟姐妹的人生轨迹各不相同,有的可能一直处于弱势,对于他们,我们要给予温暖和帮助。像农村的一些光棍或病入膏肓的单身汉,借钱给他们就不应期望能收回。
还有那些人品非常好的人借了钱,也无需催要。不是所有人都想当老赖,有些人借钱后会时刻想着还钱。只要我们知道对方人品可靠,就应给予信任,他们有钱后自然会还。
三毛说过:“付出金钱,买来的东西不会等值。”的确,金钱与真情不能简单划等号,如果我们只用金钱来衡量亲情,那必然会产生偏差。在人生的旅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难处,亲人之间若不能相互扶持,那还能指望谁呢?人海茫茫,若没有亲人的温暖,那该多么孤独。
一辈子并不长,不要因为一点钱财就弄丢了亲情的温暖。亲人之间相互帮助,才会让家庭更加和睦幸福。让我们在金钱与亲情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珍惜这份难得的亲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