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23年,刘策成暗中帮毛主席脱险,68岁时进京谋职,主席暖心安排

0
分享至

1923年,一个惊人的抓捕计划在湖南省警察厅逐渐成型。

赵恒惕一拍桌子,怒气冲冠地盯着众人,大声呵斥道:

“这两篇文章到底是谁写的!”



赵恒惕所说的两篇文章分别是《省宪下之湖南》《省宪经与赵恒惕》,它们深刻揭露了赵恒惕想要专制独裁的野心。

座下一人回复道:

“是一个叫做毛泽东的青年。”
“捉住他,我要亲自审问!”

赵恒惕气得脸都变成猪肝色。

这种情形,让在场的另一个人内心焦灼不安,听到要被抓捕的人是毛主席时,他的手藏在桌下,紧紧掐着自己的大腿,一个劲地默念要冷静。



毛主席

“我去,我是警察厅厅长,这件事情我应该负责。”

这句话响彻会议室,赵恒惕看了一眼站起来的人,原来是刘策成,他点点头,同意让刘策成负责此次行动。

刘策成不仅是警察厅厅长,他还曾是毛主席的历史老师。

他为什么会毛遂自荐去抓捕毛主席?这件事情的结果又是如何呢?

这是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

这个故事,由一位有志青年目睹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后,决心背上行囊,远赴日本留学,寻求救亡图存之道开始。

举旗反袁

当年甲午中日战争惨败,使无数青年学子目睹国家腐化懦弱的一面,新一轮留学热潮席卷中华大地,学子们纷纷前往日本,找寻救亡图存的道路。

刘策成就在这一批学子的队列之中。

在日本留学的这段时间内,刘策成与黄兴孙中山等人相识,在这里,刘策成度过一段快乐的学生时光,他们相聚在一起,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刘策成还与孙中山等人一起积极建立同盟会,是早期同盟会成员之一。



这段时光很快过去,怀着对祖国深沉而忧伤的爱,刘策成又带着行囊回到千疮百孔的祖国。

1913年,刘策成担任湖南驻省绍阳中学校长,虽然身处教坛,但是他也关注国家大事,不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

1914年,听到袁世凯试图复辟称帝的消息,刘策成怒不可遏,他找到自己的好友李洞天和学生匡互生,对着他们说:

“袁世凯想要称帝的消息,你们知不知道?”

“我们知道。”两人齐声回答。

“我们要不要做些什么?”刘策成故意保持冷静,试探他们二人。

“实话说,我早就想要冲破这样的局面,只是苦于没有计划。”两人回答。

看到他们二人心意坚决,刘策成也放下防备,开始与他们一起制定反抗袁世凯的计划。

他们三人先是蓄藏许多枪支,以备有朝一日,需要武力反抗袁世凯。

同时积极鼓吹革命,用尽全力发动群众,联系有志之士,势必不惜一切代价,阻止袁世凯复辟称帝的局面出现。

但很可惜的是,这次行动走漏消息,三人被湘督汤芗铭抓捕,李洞天就这样死在监狱里,本来刘策成也要命丧于此,好在蔡锷力保刘策成,才让他免于遭受此次灾祸。

直到袁世凯死后,刘策成才被放出监狱,虽然丧失一段时间的自由身,但好在保住了性命。



袁世凯

经此一役后,刘策成又回到校园。

在这里,刘策成和毛主席的故事正式展开。

师生结缘

1916年,刘策成得到学监主任方维夏的推荐,接受孔昭绶校长的招聘,来到湖南第一师范,成为一名历史教员。

学校里新来了一名历史教员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都想亲自见一见这位敢于反抗袁世凯的勇士。

刘策成给大家留下的第一印象,却并不是一个五大三粗,肌肉发达,脸上写着勇猛,脑袋里装着智慧的壮汉形象。

在上第一堂课时,刘策成身着一袭粗布长衫,腰间系着一条布带,他将头发剃成平头,脚上穿着一双布鞋,就像农村里的农民。

但是他一开口,一种独特的、忧伤的、坚定的语调传进大家的耳中:

“吾叫刘武,字策成也。”

刘策成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姓名,随后就转身面向黑板,在绿墨色的黑板上写下一行笔直的粉笔字,他开始上课了。

这一堂课可谓是酣畅淋漓,刘策成凭借扎实的知识基础,让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都紧紧抓住黑板。

这时的毛主席,还是一名普通学生,坐在教室中,一节课上完,他的本子上记满密密麻麻的笔记。



刘策成——博学多识,记忆力超群,上课不用带教本,活历史在世,他的名气就这样渐渐传开。

当时的刘策成,是学校中的风云人物,有许多学生向他请教问题。但最令刘策成印象深刻的,还是毛主席。

当年毛主席经常向刘策成请教问题,只是往往从毛主席自己的嘴中,就能得到更加新颖的答案,这让刘策成感到十分佩服。

所以师生两人常常聚在一起,共同讨论历史,评说当代人物,刘策成也不止一次夸赞毛主席,认为他日后必成大才,以后必定会有一番惊天动地的成就。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策成意识到在学校中做一名普通教员,他能发挥的作用实在太小,他的力量是多么地无奈和微弱。

所以他决定离开学校,踏入政坛,为老百姓做更多的实事。

1920年,在学生们的挽留声中,刘策成离开湖南第一师范,踏上人生的另一条道路。他担任过浏阳县长、郴县县长、衡阳县长,他到任的地方,民心齐归。

当刘策成担任衡山县长时,他听闻毛主席在长沙募股创办文化书社,立马积极响应入股,支持毛主席创办书社。



并且在刘策成担任衡山县长时,由于他廉政爱民,与民众鱼水交融,大家都称赞他是一个好官,当时有这么一首民谣形容刘策成:

“登上祝融峰,水秀山也青;来个好清官,就是刘策成。”

当刘策成离开衡山时,民众们还自发送给他两把“万民伞”,亲切地称呼他为“刘青天”。

离开衡山后,刘策成转头来到湖南省警察厅做厅长,当时湖南省正在修复长沙天心阁,许多人前去观看。

看着喧闹的人群,刘策成以“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不飞”向众人征求下联。这一上联贴出,众人称奇,但是并没有人能够对出合适的下联。

刘策成淡雅一笑,将自己手中的下联贴出,大家一看,更是拍手称妙——“水陆洲,洲泊舟,舟流洲不流。”

除了这些趣闻轶事之外,刘策成在就任湖南省警察厅厅长时,还曾救过毛主席的命。

当时湖南省有两股力量,一方面是以军阀赵恒惕为首的“军阀自治”,一面是毛主席所倡导的“民办自治”。

在这混乱的世道中,哪有什么军阀自治?赵恒惕的野心人尽皆知。

随后毛主席发表的两篇文章,彻底将这两股力量的斗争推向高潮,这两篇文章分别是《省宪下之湖南》和《省宪经与赵恒惕》。

看了这两篇文章后,赵恒惕正式下令抓捕毛主席。

可谁知坐在这警察厅内的不只有军阀,还有一个刘策成。

他自请其命,要求把抓捕毛主席的任务派在他身上。在接到命令的当晚,刘策成就把自己的亲信王建屏叫到房内。



“上面要求抓捕毛泽东,这个人是我的学生,我了解他正在做的事情,他不应该交代在这里。这件事情我必须帮他,你去通知他离开,然后明天我再进行抓捕,这样两方都不耽搁。”

刘策成吩咐亲信去办这件事。

得到消息的毛主席连夜离开,等到第二天刘策成张开天罗地网去抓捕毛主席时,他的人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次脱险,毛主席虽然没有亲眼见到自己的老师,但是这份救命的恩情,已经深深埋在毛主席的心中。

这件事情过去很久之后,有一位台湾记者曾经采访过刘策成,问他为什么不遵循长官的命令,将毛泽东困死在湖南?

刘策成笑了笑,平静地说:“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因为他的能量太大了。”

师生之情

1939年4月,中国被卷入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这一名字渐渐走进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当时,刘策成得知周总理来到南岳衡山进行游击干部训练班的视察工作,他亲自来到山上拜访周总理,周总理也热情接待了他。

“我听毛泽东同志说过你和他的故事,老师援救学生,真是一段佳话啊!”周总理带着感激的情绪说。

也是在这一年的春天,刘策成拜访了居住在邵阳双坡岭五井塘旁边的一个人——八路军驻湘代表徐特立。

“我知道你们在干的事,这是好事,也是对国家最重要的事,我支持你们的抗日主张,希望你能把我的话转交给毛泽东同志。

刘策成紧紧握住徐特立的手,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当抗日战争结束后,刘策成前去参加国大会议,之后才明白国大会议完全是假民主,它是被国民党一手包办的政治剧本,根本没有民意可言。

所以刘策成将自己埋在故纸堆中,择居在图书馆里完成了《庄子集解内篇补正》。

当新中国成立后,刘策成曾写信给毛主席,希望能够获得一个文史类的工作岗位。



原本刘策成以为毛主席已经将他抛之脑后,自己的信件根本不会收到任何回复。可谁知,就在他的信投寄出去不久,就收到了毛主席的回信。

毛主席的第1次回信是在1950年8月16日。

“策成先生:来信收阅,甚悉。家庭土地财产,一切交农会处理。至于你要工作,不需来京找我,我跟湖南有关同志打了招呼,你可去长沙找省长程潜即可。”

在收到这封信后,刘策成来到长沙找到程潜,虽然他把刘策成安排进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任参事,这份工作的待遇比文史研究馆的工作人员高得多,但是刘策成一心想要进入文史馆工作,所以又给毛主席写了信。

毛主席的第2次回信是在1950年8月29日。

“策成先生:惠书敬悉,甚为感激。先生欲为人民事业有所贡献,极为钦佩。地点拟以在长沙为宜。那里熟悉先生的人较多,商筹较为便利,尚祈斟酌。”

毛主席的第3封回信是在1951年2月7日。

“策成先生:大示及所为《齐物论集解补正》收到,甚谢。工作一事,已函告统一战线部李维汉部长,请与该部接洽为荷。”



至此,刘策成如愿来到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史研究馆,成为一名馆员,全家也在1951年7月份迁居北京。

刘策成对自己最终能够留在北京,能够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史研究馆工作十分感激,他没想到如今已经日理万机的毛主席还能照顾到他的需求。

但是,我们也能看到毛主席那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忘记老师刘策成对自己的救命之恩,在老师有困难时,毛主席没有因为身份差距而对老师置之不顾。

两个人都是善良的,像这样的真挚感情,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风谈笔录
风谈笔录
历史原创作者 欢迎关注
2349文章数 1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因雨水打滑 湖南一罐车侧翻压住小车致5死1轻伤

头条要闻

因雨水打滑 湖南一罐车侧翻压住小车致5死1轻伤

体育要闻

排名只比国足高14位 他们打进欧洲杯16强

娱乐要闻

李雪琴北大学历情况被扒,牵扯多人

财经要闻

争5亿房产、传4P丑闻,百亿大佬又开打了

科技要闻

朱啸虎:高度怀疑GPT-5还能不能做出来

汽车要闻

32万公里实车直播拆解 极氪凭事实证明实力!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健康
艺术
公开课

天地劫:全新搅屎棍又上了一根!这妙弋真是秒得恰到好处啊!

本地新闻

冷知识:东北雪糕才是最早的网红雪糕

人类为何至今无法攻克渐冻症?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公开课

连中三元是哪三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