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时道先生
文|方牧
按语:柴时道先生是宁海城关人,生于1918年,卒于1994年。笔名为谷人、大风、友沫。作为现代艺术教育家、画家,柴时道开启了宁海现代美术教育先河。本文系浙江海洋学院教授方牧先生的回忆文章,叙写他在宁海中学工作时对柴时道先生的印象及交往,让我们重温柴先生君子般的人格风采。
柴时道先生离开我们二十年了。无论达官显宦,或草芥细民百年之后还有许多人记起他,念叨他的好,夸说他的德行人品一生或可以无憾。
1962 年早春,我是在宁海中学图书室见到柴先生的。图书室在柔石楼一层右侧,只一间教室大,十几个书架,藏书虽然少倒是中外古今俱全,放置整齐,夸张点说,一尘不染。柴先生是图书管理员兼美术教师,美术课课时不多,又不被重视,而小图书室只他一人,所以我把他的主兼职记住了。这主兼职是我为他定的位,以一个已成名的中学美术教师,而去担任小图书室管理员,足见先生的谦卑、厚道,不知道先生心里怎么想。如果在今日,是绝不可能发生也不会有人愿意接受的。在当时,管理图书可是个美缺,因为与图书相处比与人相处安全,图书至少在运动到来时不会揭发你。诸葛亮云“苟全性命于乱世”,鲁迅说“躲进小楼成一统”,鼎革之际,知识分子普遍怀有这种心态。
为什么我第一次见面就称呼“柴先生”,而非老师或老柴之类?也许事出有因。在宁海中学老一辈知识分子中,戴秀廷校长略显得“迂”;童泽欧主任有点“鲠”,胡孝心老师曾经沧海,圆通世事,大智若愚,或可以说是“愚”吧;陈雅来稍年轻,内向,有点深不可测,偶而也有“豪”的一面:而柴时道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与终生印象则是“和”——温和,平和,谦和,雍和。和生敬,敬生畏,这也许是我称他“先生”的直接原因。柴先生当时年纪并不大,中等个子,偏瘦,戴深度眼镜须发已经花白。他说话声音很轻婉,嘴角总是带着笑意,那笑意略微牵动眼角边的鱼尾纹,显得和颜悦色,和蔼可亲。这见面-瞬间印象,仿佛木刻似的,线条生动,勾勒分明,至今隐约还可想见他招牌式的淡淡一笑。每当我去图书室借书,总会看到他在认真抄写、编目,批改作业,却从未见过他作画。我办理借书手续时,他会很自然地站起来,微微欠身,点一点头,落坐,登记书写工整,一笔不苟,动作利索,没一句多余的话。也许是缘分,我成了图书室的常客,每星期免不了要去一两次。虽然他知道我与他的外甥薛家柱是同学,却从不以长辈自居,总是谦恭地叫我“王老师”。彼此相敬如宾,齐之以礼,君子之交淡如水,仅此而已。在这几年文化沙漠中,我几乎借阅过室内四分之一的文学书籍,读了能找到的全部莫里哀与莎士比亚,这是首先要感谢柴先生的。
1966 年 6月,我成为宁海“文革”祭坛第一份牺牲品。在排山倒海的批判浪潮中,没见过柴先生半张大字报,也没听到他在批斗会吭一声,他仿佛从人群中消失,却分明仍在那里。中国人爱打落水狗不知是从哪朝哪代开始的?我却亲历身受了。批斗会场面似乎有点滑稽,被鲁迅称作“做戏的虚无党”。在会场奋臂捋袖有之,义愤填膺有之,装模作样有之,照本宣科有之,一时气塞语噎亦有之。会后仿佛若无其事,默默走散,甚至暗自窃喜(幸好被批斗的不是我 ),也有心怀鬼胎(下一个会不会轮到我)。上行下效,日久成风,能够不沾染此风者有几?柴先生是其中一人。戏既然开演,有导演,有主角,有观众,跑龙套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但凡登台者必有其角色定位,小丑二花脸三牙须,脸上总会涂抹几点粉墨。有些人一世英雄,此时亦未能免俗使人气馁;耿介如柴先生者,不说高风亮节,也称得上是“国粹。
一年多后“清理阶级队伍”,风暴再起,在劫难逃。宁海中学才六、七十个教职员工,就有十几人被打入牛棚。凡在旧社会混过的无一幸免,能逃过此劫者唯柴先生一人。在同棚“牛友”中,也有策划批斗过我的,相逢一笑,楚囚对泣,如今是玉石俱焚、流涩一气了。柴先生之所以躲过此劫,大抵有几个原因:是善于藏拙,不事张扬。“脱略脂粉悔少作,摒弃丝竹入中年。”柴先生虽然年少成名,此时他只是个图书室小职员,既没有一官半职,又很少作画,如庄子《山木篇》所云,以“不材”尽其天年。二是他家道中落,一介寒士,陋巷肇食,与世无争;又淡泊名利,遇事谦让,头上没有辫子可抓。三是与人为善,从不树敌,在阶级斗争的风口浪尖,没有敌人,乃是为人处世最安全的避风港。四是他笑口常开,慈眉善目,一脸佛相。柴先生的笑容透着从容与坦荡,真诚与无私,善良与质朴。虽说在做戏的年代,逢场作戏,假作真时真亦假,但凡遇到个“真”角色,假李达碰到真李逵,也会心生怯意。俗话说“棍棒不打笑脸人”,何况那笑脸正洋溢着和气与正气。孔子被誉为“圣之时者也”。柴先生人如其名,他确实做到了安分顺时,安贫乐道。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他的人格修养、处世之道,是常人难以效仿的。
我在宁海有许多师友、学生。柴先生是我敬重的长者之一,可惜有缘识荆,却无缘探骊。我曾在柔石纪念室借住数月,朝夕与大幅的柔石画像见面,柔石的眼神里的那份睿智,我似乎在柴先生眼里也见过,却不问、不知那幅画是柴先生所作。近日读到谷香世兄的纪念文章,我才得知柴先生的生平行事底细,柴先生早年曾得到潘天寿、徐悲鸿等画坛名宿的指点与奖掖,为抗日救亡奔走不懈,对保护文物卓有建树;且琴棋书画俱佳,古体诗也写得不错。也怪我眼拙缘怪,未能拜在门下,以我当时的年少张狂,对比先生的谦恭低调,更是汗颜无地。人生在世只是个过程如日月之行,见,人皆知之,不见,人共仰之,那便是圣贤了先生去世时有一副挽联云:“梅兰竹菊人品五绝,琴棋书画君子千秋。”二十年后,青山不老,故人如在,我也凑得一联,聊奉芹献:
不论人过思阮籍
归去来兮慕陶公
癸已秋日于听涛居
作者:方牧
方牧,原名王学渊,浙江海洋学院教授,1936年生,浙江定海人,中共党员,诗人、文学评论家。1960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历任浙江省文联第二、三届委员,浙江省作协第二、三、四届理事,舟山市文联第一、二、三、四届副主席,舟山市作协名誉主席。1984年至1993年任舟山师范专科学校校长,1994年至1996年任东海学院院长。1990年评为教授。曾任《浙江海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投稿微信:18969872107
□ 文章:方牧
□ 图片:柴晓宝
□ 编排:天姥老人
□ 审核:水东居士
□ 宁波南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