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空间站或出现全女性乘组?香港女警成航天员,能量餐相伴飞天

0
分享至

香港女警察入选第四批航天员载荷专家,大家听说这个消息了吗?



根据媒体报道,有一名香港女警察成为预备航天员,后面有关这位航天员的消息也被多方证实,还披露了这名成为预备航天员载荷专家的女警察的详细信息。



用香港那边的话来说,“好犀利,陀枪师姐变航天员!

这名女警察名为黎家盈,拥有信息科技及计算机方向的博士学历,之前在香港警队任总督察,在警队,负责特别部门的工作。



按照披露的消息来看,这位“能文能武”的女警,入选第四批预备航天员载荷专家,早在2023年就已接受训练。

不过此事目前相关部门还没官宣,我们静候佳音即可。



中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是在2022年9月启动的,当时公布了计划选拔12至14名预备航天员,包括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三类。

并且因为这次要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



早在2022年,港澳地区航天员选拔就启动了,当时有120余人参与报名。

经过三个月的选拔,40名候选人脱颖而出,20余名进入最后定选阶段,进入定选阶段的就有多位符合条件的港澳候选对象。

在经过激烈的竞争之后,女警黎家盈终于成为入选中国空间站的香港航天员,足以看出她的实力不容小觑。



当然我们也都很清楚,在航天员的职业道路上,每一步都铭刻着艰辛。从最初的选拔,到加入队伍后的严苛训练,无不挑战着他们的极限。

一旦被选入太空飞行任务的团队,航天员将接受长达一年封闭的相关训练,学习如何在空间站内执行各种任务。

这也是除了保密之外,将执行任务的航天员很早之前就不在公众前露面的原因。



成为航天员,飞上了太空执行任务,面临的挑战更多,大家熟悉的首先是失重环境带来的种种问题。

在失重状态下,执行任务时做拧螺丝这样简单的动作都变得艰难。还有航天员回地球后,看上去都有些发胖,这是因为失重体液没法自然流淌到下肢,导致上肢体液增加了,所以面部“浮肿”。

在地面,我们身体的肌肉、骨骼要对抗重力,但是失重环境会出现肌肉萎缩、骨质流失。

所以当航天员执行长达6个月任务,返回到地面需要由工作人员抬着走,没法马上站起来行走。



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航天员的能量来源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我国科研人员研发了航天员能量餐。

航天员能量餐能快速补充能量,可以持久供给同时保持营养均衡,并且安全健康,能够帮助航天员抗疲劳,维持充沛的精力,保质期也长达两年多。



因此,航天员能量餐每次都随航天员一起出征,也是预防各种意外情况的预备餐,成为航天员执行任务的能量保障。



再说回这位新的女航天员,虽然更加具体的消息曝光之前,我国已经宣布了港澳地区至少有一位入选,但航天员身份一直保密,只有在执行任务前才会公布。

因此港媒报道虽权威,但真正的验证还需等待任务执行,届时我们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

如果这个消息到时候被证明是真的,那足以引起很多联想。

就有网友提出了“中国空间站全女航天员执行任务”的猜想,这是否可能成真?让我们一起来分析。



目前的情况是中国女航天员确实比较稀缺。即使刚刚曝光的黎家莹成为预备航天员的消息是真的,那我国也一共仅有四位女航天员。

这四位分别为刘洋、王亚平,以及一位尚未执行任务的第三批次女航天员,而且这位至今也仍然很神秘,还没有她的相关信息披露,再加上黎家盈,总共四位女航天员。



女航天员在太空中执行任务,还是有优势的。她们相对来说更加敏锐、细腻,沟通能力强,她们执行任务也能够为乘组带来更多活力,和男航天员搭配做工作的效率也更高一些。此外,女性在太空失重环境中雌激素和镁的代谢方面优于男性。



不过,网友提出的全女性乘组模式的可能性极小。

首先一点,目前仅有刘洋、王亚平两名女航天员满足成为指令长的要求。

第三批次女航天员尚未执行任务,还需时间以“老带新”的方式培养,此后才能再上天。

近些年来执行载人航天任务,我国都是趋向乘组航天员年轻化,还有一些挑战性的任务,至少需要一名男航天员。

所以,我认为在商业航天时代,或许会出现全女性乘组,但在中国空间站扩展前,这难以实现。



为什么说中国空间站扩展后,可能出现全女性乘组呢?

大伙都知道,未来中国空间站将从三舱位升级到六舱位,更大的空间就能够容纳更多航天员居住和实验。

除了国内航天员外,我国正式邀请国外航天员加入。在更大的空间站中,超过三名航天员执行任务的可能性大增,届时,全女性乘组的概率将增加。



未来中国空间站的发展按照我国的航天战略,将成为共同交流、发展与进步的平台,目前随着日本、印度等17个国家的加入,中国空间站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我们也可以通过合作实现突破,提升航天实力。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山东舰抵近菲律宾200海里处!网友:航母都出动了,这是要干啥?

山东舰抵近菲律宾200海里处!网友:航母都出动了,这是要干啥?

军武次位面
2024-06-28 19:55:02
40岁李宇春现身巴黎看秀,头顶白发明显,生图和精修图差距太大!

40岁李宇春现身巴黎看秀,头顶白发明显,生图和精修图差距太大!

西瓜爱娱娱
2024-06-28 11:23:34
东风本田高管怒喷国产新能源车企:在看得见的地方冰箱、彩电尽显豪华,看不到的地方减配减料【附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

东风本田高管怒喷国产新能源车企:在看得见的地方冰箱、彩电尽显豪华,看不到的地方减配减料【附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

前瞻网
2024-06-27 18:41:01
霍启刚父亲谈儿媳郭晶晶:温柔是给外人看的,在家一点面子不给我

霍启刚父亲谈儿媳郭晶晶:温柔是给外人看的,在家一点面子不给我

大果小果妈妈
2024-06-25 20:16:36
“请大陆救救台湾!”

“请大陆救救台湾!”

海峡快讯
2022-06-02 14:28:34
苏州胡友平,拯救的不仅仅是一车孩子

苏州胡友平,拯救的不仅仅是一车孩子

古老板的老巢
2024-06-28 17:24:48
荷兰向我国售出257台光刻机,获7500亿元!外媒:恐"灭顶之灾"

荷兰向我国售出257台光刻机,获7500亿元!外媒:恐"灭顶之灾"

番茄说史聊
2024-06-27 15:57:33
我敢打赌,中国90%的家庭拿不出来10万块,5万块都不一定能拿出来

我敢打赌,中国90%的家庭拿不出来10万块,5万块都不一定能拿出来

苏曼文史
2024-06-08 15:43:47
中国航发黎明高级专务、副总经理吴廷宝已任沈阳市委常委、副市长

中国航发黎明高级专务、副总经理吴廷宝已任沈阳市委常委、副市长

澎湃新闻
2024-06-29 18:24:27
儿童“患癌”越来越多,这8种食品一定要少吃,家长必看

儿童“患癌”越来越多,这8种食品一定要少吃,家长必看

阿燕姐说育儿
2024-05-21 07:50:03
武汉市政协原副主席被查!和他一起被处分过一厅长也已落马

武汉市政协原副主席被查!和他一起被处分过一厅长也已落马

鲁中晨报
2024-06-28 15:59:07
李银桥晚年接受采访,坦露毛主席对粟裕评价:再不讲永远没人知道

李银桥晚年接受采访,坦露毛主席对粟裕评价:再不讲永远没人知道

北风那个吹呀吹
2024-06-29 13:12:01
2017年黄膳门事件:一女主播为博眼球,竟将黄膳塞入下体,太奇葩

2017年黄膳门事件:一女主播为博眼球,竟将黄膳塞入下体,太奇葩

阿胡
2024-06-24 11:39:52
太难了!网传某公司停工放假,员工表示坚持打卡上班,如何解决?

太难了!网传某公司停工放假,员工表示坚持打卡上班,如何解决?

火山诗话
2024-06-29 10:59:51
江西银行:业务一切正常

江西银行:业务一切正常

蓝鲸财经
2024-06-29 11:44:22
怎样延长性生活时长?这7个方法让你夜夜持久

怎样延长性生活时长?这7个方法让你夜夜持久

泌尿外科柒大夫
2023-07-20 17:10:04
到底是陕西不干?还是四川一厢情愿?大家来说句公道话!

到底是陕西不干?还是四川一厢情愿?大家来说句公道话!

阿握看历史
2024-06-29 10:48:28
苏州房价全军覆没,苏州园区豪宅别墅小区房价有望跌破100000元

苏州房价全军覆没,苏州园区豪宅别墅小区房价有望跌破100000元

有事问彭叔
2024-06-29 14:41:04
当58岁吕颂贤和52岁张智霖同框,张智霖好似30岁,吕颂贤活力满满

当58岁吕颂贤和52岁张智霖同框,张智霖好似30岁,吕颂贤活力满满

小徐讲八卦
2024-06-29 16:04:04
唐尚珺公布2024高考分数,终于去上大学了,母亲露出灿烂笑容

唐尚珺公布2024高考分数,终于去上大学了,母亲露出灿烂笑容

娱乐的宅急便
2024-06-29 07:55:19
2024-06-29 19:48:49
江湖连锁殿1
江湖连锁殿1
所谓江湖,一半惊喜,一半遗憾。
437文章数 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比亚迪引发了一场"战争"

头条要闻

上海外滩不少街拍摄影师驱赶拍照游客引众怒 官方回应

头条要闻

上海外滩不少街拍摄影师驱赶拍照游客引众怒 官方回应

体育要闻

湖人的选择

娱乐要闻

白玉兰明星反应精彩 胡歌获奖唐嫣激动

财经要闻

A股上半年人均亏损1.2万 你亏了多少?

汽车要闻

你没看错!广汽丰田今天秀了一把智电技术

态度原创

手机
健康
本地
旅游
公开课

手机要闻

realme 真我 13 Pro+ 手机通过 FCC 认证:187g、5050mAh + 80W

人类为何至今无法攻克渐冻症?

本地新闻

冷知识:东北雪糕才是最早的网红雪糕

旅游要闻

来中国旅游,成了老外的新流量密码

公开课

连中三元是哪三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