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思为、毓肥
在求变中学习,这用来概括上汽集团或许再合适不过。
上周五,上汽举办了新能源技术发布会,介绍了固态电池、能量闭环、高效动力总成、智能底盘、全栈软件架构、全新电子架构等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帮助「七大技术底座」进入 2.0 时代。
最受人瞩目的,是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技术。
按照计划,搭载半固态电池的智己 L6 光年版将在今年十月份正式交付,全固态电池则将在 2026 年实现量产商用,并于 2027 年推出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
此外,上汽集团在这十年的时间里,也适应时代的变化,加快车辆的开发过程,既用技术换时间,也换成本。
那么上汽的「求变」具体是如何体现的?周五的活动后,上汽一众高管为我们进行了解答。
我们一起来看下。
率先量产固态电池之争
在舆论场关于新能源汽车、关于锂离子电池领域的高度热情之下,身为行业内人士的上汽清陶总经理李峥显得冷静得多。
「我们目前做的大量创新,都是跟随式的创新」 他认为国内锂电池领域还称不上是「领跑」,而是通过市场规模带来的成本优势,「并跑」国际一流企业。
如何才能从「并跑」进化到「领跑」?李峥给出的答案是换一条赛道。
在他看来,「谁能够真正先量产,谁就会占据新的主导权」,日本在 1991 年率先量产先发液态锂电池,它在这三十多年来的时间,不管是核心材料还是整个电池产品,「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全固态电池就是一个机会 。
上汽清陶给自己制定了一份「三步走战略」。一阶段是电解液占比 ≤10wt% 的半固态电池产品,二阶段是电解液占比 ≤5wt,到第三代产品,就是全固态了。
全固态电池量产的时间点,是 2026 年,2027 年上车。目前,上汽已经确定了全固态电池搭载的整车的系统方案,包括首搭固态电池的新车型。
上汽清陶的全固态电池实验室级别样品「已经具备了很好的性能」,不过,全固态电池的量产有两个难点。
一是工艺和装备的创新让传统液态电池的生产线不可能用于生产全固态电池,上汽通过智己 L6 光年版、明年第二代固态电池生产的过程,帮助全固态电池产线做大量的新工艺、新设备稳定运营验证的工作。
二是尽管全固态电池拥有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特征能够很好地解决人们对安全与续航的需求,但电解液角色退出,带来的不仅是电池材料体系的高致密性,也让电池制造对缺陷零容忍,对制造能力要求更高。
上汽经将继续通过团队构建、设备稳定性验证等方法,建立一条成熟可靠的产线。
目前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成本的占比是 40%,全固态电池量产后,因为材料选择面的拓宽与规模化的拓展,通过技术升级实现降本,其成本将会有 40% 的降幅,对整车 BOM 成本的降低颇有助益。
但正如李峥所说,谁先量产主导权就由谁占据。比亚迪同样计划在 2026 年量产固态电池,宁德时代 2027 年小批量生产、丰田最早 2027 年投放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
这场电池领域的下一个风口之争,上汽最终能获得胜利吗?
48 个月到 16 个月
固态电池的技术降本是上汽集团七大技术底座成果的其中一个体现,未来两年,七大技术底座将在近 30 款车型生落地。
研发周期短、成本低,是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共同追求,七大技术底座建立的需求,就是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不同节奏下的适应产物。
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创新研究开发总院院长祖似杰引用了集成电路领域的一个概念: 「摩尔定律」 。
英特尔创始人戈登·摩尔认为,集成电路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约 18-24 个月就会增加一倍,即性能翻一番,价格下降一半。这与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发展与降本有异曲同工之处。
当今消费电子领域的理念已经深刻地融入到新能源汽车领域之中,整车作为一个复杂件,一年或一年半就有重大更新,「这个更新很多是通过软件实现」。
祖似杰以上汽自身为例子。上汽最早学习通用时,车辆的研发周期是 48 个月,后来是 36 个月,随后随着技术的进步、供应链的成熟等,这一时间又从 26 个月缩短至 18 个月。
与效率提升并行的,还有软硬件的成本节约。
祖似杰介绍,在研发七大技术底座时需要同时把第一辆车做出来,这样就使得上汽在充分验证底座时,测试样车减少一半,并且一些实验在底座研发时便已经完成,尽管模拟计算还不能全覆盖,但仍剩下一笔适应性测试费用。
与此同时,在软件上,零束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 3.0 尽管有许多变化,但「很多软件都是复用的」。为了让公众感受到技术进步同时,不用忍受成本提升带来的价格提升,上汽采用了边际成本为零的理念——「控制器,实际上是控制器数量减少一半。不管哪一个控制器,芯片、PCB板,外面的壳都可以减少」。
上汽的考虑十分现实,包括成本节约,也包括赛道转换过程。
这十年来,上汽并未直接放弃燃油车,而是双赛道并行:「保有燃油车基盘用户的同时,利用燃油车市场保证利润率,同时在新能源上建立核心竞争力」。
一步一个脚印是上汽这十年研发路程的概括,多个领域的大规模投入,成就了七大技术底座的技术实力,上汽在技术上有更多的掌控力,所以它才能成为目前唯一一个满足欧洲混动车型 100g 二氧化碳指标的中国车企,所以才能在海外市场大获成功。
厚积薄发的上汽集团,希望能创造更多故事。
(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