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韩茂莉教授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摄影 杨涛
古蜀道之上,是历史与文化;如今的蜀道上,是今人的勇气和智慧。5月31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会副主任韩茂莉以《蜀道春与秋,岷江朝夕流》为题,带领观众走进蜀道中的故事。
自古以来,发生在蜀道上的故事数不胜数,尤以战争与谋略的故事最为著名。从楚汉争霸到孔明挥泪斩马谡,三分天下到邓艾奇袭阴平道,韩茂莉教授以故事作为切入点,带领观众走入历史一页。讲座结束后,四名青年传习志愿者带着各自的疑问,继续向韩教授请教。
第一位青年传习志愿者胡思琪在听完讲座后,感受到了蜀道文化的深远与意义重大,她关注的是如何能够讲好蜀道的故事?又如何让蜀道文化活起来,为更多人看见?
青年传习志愿者胡思琪
“有一句我们熟悉的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韩茂莉教授说,“蜀道之上,就有很多独属于四川的文化。关注这些文化的,不只是本地人。”韩茂莉教授提醒,珍惜巴蜀之地的每一个历史文化遗迹,乃至珍惜每一处属于当地的独特文化,都是为宣传蜀道文化所做的贡献。
在本期讲座中,韩茂莉教授还梳理了金牛道、荔枝道等多条蜀道的线路。第二位青年传习志愿者刘泓仪好奇的是,蜀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交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韩茂莉教授解释,在汽车、火车等新式的交通工具出现以前,人们大都走的是传统蜀道。即便是修建穿越秦岭的宝成铁路,也是非常的艰难。蜀道之难,不可小觑。
韩茂莉教授对话传习志愿者
“在现在的道路建设中,是否还需要沿用古蜀道的路线及栈道呢?”第三位青年传习志愿者成佳贝向韩茂莉教授请教。“当代的交通中,我们不会再走栈道了。但是,修复古栈道,再现历史,那是我们回顾历史的基础。”韩茂莉教授以“蜀道难”为例讲到,崖壁上的石洞、遗留下来的腐朽的木头,让大众能够清晰地从这些遗迹中感受到“蜀道难”。
蜀道三千里,穿越古今。最后一名青年传习志愿者张翠艳提到,因为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达,人们再也不需要跋山涉水地跨越古蜀道了。那么这样千年前的道路,对于如今的交通运输、文化交流还有什么样的作用?
“我们去看地图,当年的荔枝道上,如今一定有一条公路。”韩茂莉教授说,普天之下的道路,大都与古人走过的道路有所重合。所以,即便跨越千年,也不能说原本的蜀道已再无现实意义。古人的智慧,千年之后依然闪烁着不灭的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