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文渊的历史书
编辑|文渊的历史书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军航母编队远海训练次数增加,一种让士兵们又爱又恨的“敌人”出现了——藤壶。
这种外壳坚硬的小生物善于快速滋生繁殖,一旦选择目标就紧紧附着,难以摆脱。
我军舰船就深受其害,成了藤虎的理想“宿主”,每次远海训练回港,士兵们总能轻松从舰体表面刮下数十吨饱满的藤壶。
其中不乏大众喜爱的海鲜,本想留作口粮,但经检疫部门鉴定,这些需要销毁,这是为什么呢?
固着而不安分的藤壶
藤壶其实是一种蔓足类动物,虽然它们看起来不会动,但千万不要被它的表象所欺骗。
藤壶一生中经历无节幼虫、金星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无节幼虫浮游时身形细小,难以被捕食者发现,这为它们提供了生存保障,金星幼虫必须牢牢抓住寄主,否则会被海浪冲散,成虫附着后就很难被移除,牢牢汲取寄主养分。
藤壶寄生在船只时,会大量聚集在船底,增加船身湿度和水阻,甚至腐蚀船体涂料。
大量藤壶聚集后,可使船只油耗增多40%,有记录显示,仅仅清除船底藤壶就可降低15%的燃料消耗。
藤壶也会对海洋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与养殖鱼类竞争食物,堵塞养殖网眼,甚至会大量附着在鲸鱼和海龟身上,进行疯狂繁殖。
它们采取渐进式寄生策略,开始并不引起宿主反应,待完全定居后再进行高密度繁殖,一头成年鲸鱼身上甚至可出没上百万只藤壶。
除了船只和其他海洋生物,藤壶也会附着在码头、桥梁等近海设施上,它们堆积形成的生物膜会腐蚀建筑材料,影响结构安全。
遭受藤壶折磨的海洋生物
鲸鱼和海龟是两类最常遭受藤壶折磨的海洋生物,藤壶会选择它们作为寄主,原因在于这两类生物体型较大,但游动速度较慢,藤壶比较容易寄生在它们身上。
藤壶会经历无节幼虫、金星幼虫和成虫三个生长阶段,当进入金星幼虫阶段后,它们会游动着寻找合适的宿主。
鲸鱼和海龟正好符合它们的“品味”,藤壶会用吸盘紧紧附着在寄主身上,然后分泌出一种称为“藤壶胶”的强力胶水,牢牢地固定住自己。
每次脱皮,它们就会分泌更多藤壶胶,使附着力越来越强,最终,成群的藤壶会形成一层厚厚的“外壳”,紧贴在鲸鱼或海龟身上。
对于鲸鱼和海龟来说,这简直是噩梦般的折磨。
他们会感觉到剧烈的瘙痒感,而且越来越多的藤壶也会拖累它们的游动,增加能量消耗,降低速度。
对于海龟来说尤其致命,它们逃脱掠食者的能力会大幅下降,最终面临被吃的危险。
为了摆脱藤壶,鲸鱼会主动撞击船只,利用船体的摩擦来剥落藤壶,海龟则会有意靠近岸边,向陆地上的人类“求助”,让人类用工具帮它们清除藤壶。
可即便这样,要完全清除身上的藤壶也非常困难,它们只能时不时地减少一些藤壶的数量,而很快就会再次被大量藤壶侵占。
其实,鲸鱼和海龟都经历过漫长的进化历程,本该适应藤壶的存在,但近年来由于海洋环境恶化,藤壶数量激增和分布范围扩大,才导致鲸鱼和海龟遭受前所未有的严重炮击。
鲸鱼曾经拥有厚实的皮肤和密实的脂肪层,可以减轻藤壶附着引起的不适。
但由于水域污染和过度捕猎,许多鲸鱼种群数量锐减,个体皮肤变薄,疏于护理,反而更容易成为藤壶的目标。
有数据显示,在某些地区,每年藤壶数量增加15%以上,而鲸鱼数量却在减少,两者反向变化导致单个鲸鱼身上的藤壶数目激增。
海龟也面临着生存环境的严峻挑战,它们取食的海藻、软体动物及其他食物来源不断减少,导致免疫力下降。
而塑料污染让海龟经常误食塑料垃圾,造成消化系统疾病,温室效应使水温升高也影响了海龟的活动,这一切都使得海龟更难以抵御藤壶的侵袭。
我们前面提了一下藤壶不仅寄生海洋生物,还会附着在船只等人工设施上。
军舰上为什么会聚集那么多藤壶
藤壶具有雌雄同体的生殖方式,每次可产卵上千枚,它们四季皆可繁殖,成长周期仅20多天。
这给各国海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如中国的航母辽宁号每次出海都需要提前清理藤壶,美国每年花费超过6亿美元处理航母藤壶问题。
专家分析,大型军舰更容易遭到藤壶侵袭,原因在于它们执行长时间的远洋任务,每次出海最少3个月,有的达到3年之久。
这就给了藤壶充足的时间乘虚而入,在船体表面不断繁殖。
此外,军舰吨位庞大,底部构造复杂,为藤壶提供了大量繁殖所需的营养和繁殖空间,军舰如同海洋中的珊瑚礁,成为海洋生物的理想乐园。
如果只是这样倒还好,还不至于到要销毁的地步,关键还是藤壶在军舰上的附着已经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比如说藤壶对船舶的影响,因为藤壶大量附着在轮船船体表面,增加表面粗糙度,使船体在水中的阻力增大,航速下降。
统计数据显示,被藤壶严重附着的货轮,航速可降至正常的30%,这不仅延长了航程,也直接增加了燃料消耗。
除影响航速外,藤壶还会增加船体自重,一艘50000吨级油轮被藤壶严重附着后,自重可增加逾1000吨。
额外增加的重量很可能超过船体设计的限度,对其结构稳定性构成威胁,削弱抵御风浪的能力。
而且藤壶也会对固定的海洋设施造成破坏。
石油钻井平台、近海风电设施等固定海洋建筑更易遭受藤壶的侵袭,热带区域情况尤为严重,有平台每年因藤壶污损停产检修的时间超过一周。
这不仅耽误生产,检修费用也十分高昂。
大量藤壶会严重阻碍这些设施的热交换系统,影响设备散热效果,严重时甚至引发设备故障,不得不暂停生产。
增加的自重也是隐患,具有浮体结构的海洋钻井平台对自重高度敏感,额外增加的负载很可能超过设计负荷,导致平台倾斜甚至倾覆。
大量藤壶还会堵塞养殖网箱,增加网箱的水动力阻力,影响水体交换,这直接导致养殖海域溶解氧下降,不利于贝类等生长。
藤壶清理之路漫漫
要清除藤壶,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根据美国一项统计,一艘航母舰要清除船底藤壶,需要动用上百乃至上千名工作人员,花费数月时间。
而水上清理藤壶的费用可达10万元人民币,而难度更大的水下清理将花费更多,船体无法涂上新的防污涂料也是一大难题。
不过,各国并非毫无对策,例如使用高压水枪冲刷藤壶,再配合手工铲除,在船底涂上光滑膜,增加藤壶的附着难度,或是采用空化射流技术,通过空气泡的震荡作用使藤壶自然脱落。
这些方法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距离根治藤壶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至于吃掉藤壶这一做法,更是行不通。
一方面是因为,为了防止藤壶生长,船只通常在船底涂有含有对海洋生物有毒的防污涂料,这些涂料中的有毒成分很可能已经被藤壶吸收,这样吃掉藤壶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
其次,藤壶生长的环境中充满各种废弃物和化学物质,这也降低了它们的可食用性。
再者,藤壶数量太大,不可能通过食用来有效减少,而且养殖藤壶的品质远超野生藤壶,市场上不会有人买账,当然,有一个品种的藤壶也是可以食用的。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