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绵阳市游仙区涪江之滨的越王楼
是始建于唐代的一座历史文化名楼
虽然今天它的知名度稍逊于
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
但历史上的越王楼却是文人墨客
竞相歌咏的“天下诗文第一楼”
其地位远在其它名楼之上
唐家帝子楼
公元656年,“三王”(汉王、元王、越王)加冠的唐太宗第八子李贞(627年-688年),以执政皇帝唐高宗的兄长身份任绵州刺史,担负坐镇西南、防御吐蕃、保一方平安的重任。李贞到任绵州刺史后,向唐高宗李治上奏,强调自己奉命镇守西南边关,为壮大唐之山河,扬天威,布帝德,让绵州百姓沾天子隆恩,需建王府,修高楼,扩建州城和军队。高宗准奏,由国库拨银,李贞督建。李贞参考当时长安、洛阳等诸多王府的营造规划,在涪江东岸的龟山之上依山取势,历时三年建成越王楼作为绵州州衙,耗银50万两。
越王李贞
建成后的越王楼雄踞龟山之上,规模宏大,高约百尺(十丈),富丽堂皇。它东望富乐山,西依涪江,南眺南山,北连绵山,揽绵州胜景于无余。与当时的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唐代四大名楼,其规模高度均位居诸楼之首(滕王阁高九丈,黄鹤楼高六丈,岳阳楼高三丈)。
唐天宝十五年(756)6月,唐玄宗因“安史之乱”仓皇逃离京城,进入西蜀。一路上,唐玄宗和王公贵族们风餐露宿,担惊受怕。进入绵州后,唐玄宗发现这里竟然有一座越王楼,便下令将越王楼作为临时行宫,大军驻扎在绵州。
唐宫廷画师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明代有人这样评价越王楼:“越王楼之名,几与井干、丽谯争胜,猗与盛矣!”“井干”“丽谯”都是汉以前的天下名楼,后人常用这两座名楼相提并论,足见其影响之大。加之此楼又是唐太宗的第八个儿子李贞任绵州刺史时亲自监造,所以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讴歌它为天下“唐家帝子楼”。楼因人名而出名,人也因楼名而传世。
诗文第一楼
越王楼自完工之后,天下文人雅士纷纷前来绵州一睹越王楼的风采,挥毫留下众多传世之作。最早给越王楼赋诗的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他寓居古绵州时与好友薛华再次分别时曾在越王楼写下了一首送别诗。
重别薛华
王勃
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关于《夜宿山寺》中的高楼到底位于何处,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多年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是李白中年在湖北蕲州游历期间所作的《夜宿山寺》,也有人认为诗中的“楼”在黄梅县蔡山的江心寺,所以也名《题峰顶寺》。据学者李德书考证,李白所写的这首诗应是在14岁时游历越王楼所作的《上楼诗》。当年,越王李贞父子起兵反武则天被诛,到李白14岁时尚未平反。而李白又是歌颂武则天的,故采用避实就虚的夸张手法题作《上楼诗》。究竟李白诗中的高楼是不是指越王楼,史实没有记载,但可以在历代诗人的作品中找到一些线索。唐代中期任绵州刺史的樊宗师,曾写过《蜀绵州越王楼诗并序》,诗开篇便是“危楼倚天门,如撞星辰宫“。晚唐诗人李商隐在游历越王楼所作《霜月》诗中亦有“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的描述。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宋代诗人陆游赴任成都途经绵州,友人在越王楼宴请他,酒酣之际,陆游即兴赋诗《越王楼》二首。
越王楼二首
陆游
(一)
上尽江边百尺楼,倚栏极目暮江秋。
未甘便作衰翁在,两脚犹堪踏九州。
(二)
葡萄酒绿似江流,夜宴唐家帝子楼。
约住管弦呼羯鼓,要渠打散醉中愁。
不难发现,几位诗人对越王楼称谓的描述都极为相似。加之李白自幼生活在绵州,自然不可能错过在当时名气甚高的越王楼,学者们认为诗中的高楼是越王楼的推断是十分可信的。
唐宝应元年(762),大诗人杜甫躲避“安史之乱”流寓绵州治平书院(今李杜祠),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越王楼歌》。
越王楼歌
杜甫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
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薨照城郭。
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杜甫的诗中写明了越王楼的建造时间、建造者和楼的位置,诗文中的“碧瓦朱薨”,描写出楼顶是青绿色的琉璃瓦、朱红色的屋脊,衬托出州城的雄壮奇美,这也为后人重建越王楼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唐宣宗大中年间,时任绵州刺史的于兴宗还组织过一次越王楼的诗歌征集活动,他将自己所作的《夏杪登越王楼临涪江望雪山寄朝中知友》和越王楼的画作寄给他在朝中的好友,收到和诗近20首,多数都收录在《全唐诗》中。
夏杪登越王楼临涪江望雪山寄朝中知友
于兴宗
巴西西北楼,堪望亦堪愁。
山乱江洄远,川清树欲秋。
晴明中雪岭,烟霭下渔舟。
写寄朝天客,知余恨独游。
唐代之后,越王楼成为天下诗人的朝圣地。陆游、杨慎、王士祯、李调元等历代诗人也在越王楼留下了诗词题咏。据统计,历代诗人题咏岳王楼的诗词多达154篇,其中《全唐诗》中以“越王楼”作为诗歌标题就出现过21次,远超其它名楼(黄鹤楼112篇,滕王阁86篇,岳阳楼、鹳鹊楼虽有名诗文,但数量不多),足见越王楼在历史上是备受文人墨客青睐,是名副其实的“天下诗文第一楼”。
几度兴废今重光
在李贞死后,越王楼逐渐没落,唐末宋初,越王楼被一场大火烧毁一大半,元朝进行了大规模修复后又被毁,明万历年间(1573-1619),绵州宪副李上林从自己的薪俸收入中“既出廉俸”,在越王台遗址复建了楼观,但却没有唐代的规模。对这次修建,明万历年间绵州知州李正芳撰写《越王楼记》予以记录。其时唐代越王楼已不复存,仅存越王台了:“绵有越王台,去城北仅里许。”作者只有凭想象,勾绘唐代越王楼:“维时层甍复磴,曲槛回廊;不蜃而阁,不虹而桥”。而对明代重修越王楼的情况作了详细交待:当时绵州太守李上林其人,“既出廉俸以置台址,而又庀美材而复楼观”。但远不及前楼:“前祗园,后精舍;左护法,右传灯。东为‘拥翠亭’,则长松千株为之幕;西为‘净练堂’,则澄波千里为之襟。近又增一阁曰‘清明’,一楼曰‘天籁’。”从这段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明代的越王楼,已不再是气势恢弘的百尺高楼了,而只是利用了唐代越王楼的遗址,修建了佛堂、花园、松林、房屋、亭阁。在这座园林中,“雅宜春,春有竹州花坞;雅宜夏,夏有月窦云窗。户外秋声,籍灵籁于篁韵;筵前冬赏,寄逸兴于雪涛”。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均可以在此休闲、娱乐。“可以樵香桂迎其斧,可以渔锦鳞赴其纶;可以觞,可以咏。盖江流供其斟酌,而山灵供其推敲”。由此可见,明代的越王楼,早已改作凭吊怀古、饮酒作诗、赏月观花的游乐场所了。
明代重建之后,越王楼又遭一次大火彻底烧毁,仅剩越王台。到了清代,越王台也几乎消失殆尽。四川著名才子绵州人李调元在乾隆年间重游了该地,写下了《越王楼故垒》一诗,“不见越王台,但见清江流。”想必李调元是读过《绵州图经》的,可他见到的只是一泓江水,越王楼的最后一点遗迹也无踪影,因此他睹物思人,感慨人世沧桑、变化莫测:“当年唐帝子,锡土守此邱。美人卷珠帘,笙歌夜未休。鸣鸾忽罢舞,江山生暮愁,惟有江边月,会照城上楼”。
1989年,绵阳做出了重建历史文化名楼“越王楼”的初步规划,确立了体现“大唐明楼、皇家气派、山是一座楼、楼是一座山”的设计理念。2001年5月,文物考古部门对越王楼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相对完整器物30余件,出土明代中晚期青花瓷片100余件,其中一块瓦当上有“越台常在”字样。2001年10月24日,越王楼开始原址重建,2005年1月停工,2007年12月3日,越王楼续建工程开工。2011年越王楼第一期主体工程全面竣工,2013年2月3日晚正式落成对外开放。
重建后的越王楼由主楼和两座裙楼组成,成为继富乐阁之后绵阳又一地标性建筑。主楼高99米,内外15层,风格呈唐式昂斗飞檐歇山式,屋盖琉璃瓦,集阁、楼、亭、殿、廊、塔6种古建形制于一体,一层至五层是阁,十层至十三层是楼,十五层是亭,顶端宝顶似塔,二层南北两方向是殿,各层有外廓。越王楼在高度、形态和面积上均属于国内仿古建筑之最。
从越王楼到越王台,从越王台再到“惟有江边月”,这座历史名楼从建到废,从废到荒,从荒到无,又从无到建,历经千余年今又盛世重光。
(来源:相约游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