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新社近日报道,众所周知,四大文明古国,以空中花园和华丽寺庙著称的巴比伦已经走入历史,并改名伊拉克。萨达姆被美军生擒,拥有4000年历史的美索不达米亚城市此后一直遭到蹂躏和破坏。不过,局势稳定的伊拉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很多遗址都获得世界遗产名录的认可。世界遗产委员会5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会议,并投票将巴比伦列入享有盛誉的文化遗产名单,伊拉克当局自1983年以来一直在游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5日投票决定,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巴比伦大都市列为世界遗产。巴比伦从公元前2300年沿着幼发拉底河的阿卡德小镇,发展为大巴比伦帝国的首都,横跨两河流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宗教寺庙和政府宫殿分开的城市,”巴士拉古物部负责人卡坦·阿贝德说道,这名伊拉克官员一直在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该遗址列入名单而努力。
古巴比伦文明,以其空中花园和圣巴贝尔塔而闻名,后者是阿卡德人的宗教结构,被考古学家称为“巴比伦的金字塔”,最著名的伊什塔尔门是巴比伦的八个入口之一,蓝砖色彩鲜明,还有神话动物浮雕。其中许多奇迹都是尼布甲尼撒二世时建造,耶路撒冷圣殿也是被该名君主摧毁。这片遗址挖掘始于19世纪,20世纪的殖民地考古学家使用手提箱,将数千件文物运往了欧洲。
在柏林的佩加蒙博物馆可以找到28米宽,2600年历史的伊什塔尔门的原始浮雕,而伊拉克迄今无法索回。多年以后,萨达姆在巴比伦留下个人印记,建了一座大殿。但在2003年,美国领导的北约部队将其统治推翻,但巴比伦遗址也付出了沉重代价。美国和波兰士兵在那建立了基地,被指控用军用车辆破坏巴比伦的古老人行道,并将古老的泥砖砸碎,用其填补沙袋。
阿贝德说,这些入驻的部队“留下了大量军事遗迹,甚至用黑色重新粉刷了伊什塔尔之门的复制品”。
伊拉克数千年的民族叙事不可能忽略巴比伦。法国近东研究所研究伊拉克政府遗产问题的研究员杰拉尔丁·查特拉德说。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议上,我国的良渚文化也获得承认,成为5000年文化的重要一环。伊拉克则有五个地点被该组织认可,其中有仨处在濒危名单上。图为良渚文化的玉器。
分析人士说,教科文组织的决定,“对于那些希望它将加强民族自豪感的当局来说,是一个享有盛名的认可和好消息”。然而,伊拉克的文物在曾经的急进分子看来不属于中东宗教,现在官方才意识到历史的内涵,并拨款5000万美元望借7000座遗址招徕游客。图为华语歌手周杰伦以古巴比伦为主题的音乐作品《爱在西元前》,这个古老的文明对我们也有深刻的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