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演王奶奶的体会
丁果仙
我在《丰收之后》一剧中,扮演了五保户老人王奶奶这个角色。王奶奶是一个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基本群众。她在戏中虽然台词很少,出场不多,但她绝不同于旧戏中的龙套,出场只是为帝王将相摇旗呐喊的小人物。演不好,就会影响到一出戏的完整性。领导分配我演这个角色,我很高兴。我没有小看这个角色,而是抱着一种从头学的精神去塑造这个人物的。演出前有人替我担心,怕我演惯了男角色,演女角色有困难。其实我觉得主要困难不在这里,而在于我能不能演好今天的工农兵群众;演出后,大家反映说演得还可以。有的说:老丁多年有病,也没下过乡,还演得这么好,到底是老把式。言下之意就是说我演得好主要是由于有技巧。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如果说我还演得可以的话,主要是因为我和王奶奶有同样的命运。我从七、八岁起,就开始学戏、串戏,每年也去农村演出,遇到休息天,也爱到农民家串个门,和老奶奶们闲扯。二十岁以后,虽然多在城市演出,但生活在旧社会农村中一些无依靠的老太太的悲惨境遇,给我的印象是很深的。再联系到我的生活经历,也和王奶奶差不多,这就是我原来的生活底子。我从小因为被卖到梨园学戏,一家人四分五散,没有过家庭的温暖,后来在戏班里又染上了不良嗜好。
要不是党救了我,那有我今天的丁果仙呢?我原来是个睁眼睛瞎子,是党打开了我的眼界,给我指出了方向;教我学文化,读书看报;给了我政治地位,而且光荣地入了党,这个革命大家庭给了来了我无限温暖,我现在是多么幸福!我对党对社会主义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当我在剧中唱到“要不是共产党的好领导,我婆子怎能活到今天”的时候,我和老奶奶的情感完全溶合到一起了。这句唱词就是我们俩的共同语言。
我自己一生无儿无女,王奶奶也和我一样,但是我和她却得到了同样的温暖。在戏里,当党支书赵五婶把从城里给我买的鞋送到我手里时,我就特别激动,唱着:“她五婶一番好意三冬暖,喜得我两行热泪滚胸前。虽然我没有儿和女,胜过了子孙满堂在身边。……”我不由得流出了眼泪。这里,表达的是王奶奶对党的感激心情,也是表达的我对党的感激心情,因此对观众有一定的感染力。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这句话太对了,没有生活就是有再高的表演技巧,也不可能把工农兵英雄人物演好,如果叫我扮演一个和王奶奶境遇不同的英雄人物,就不一定会有这次演出的效果。因此,我还要继续努力,深入生活改造自己;对已有的一些传统表演程式也要很好地加以改造,使其适宜于表现现代人物。我要和青年同志们一道,戒骄戒躁,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演好革命现代戏。
(原载·一九六四年山西省戏曲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会刊·1964年10月20日·第30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