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绿色答卷 | 南京玻纤院:践行“双碳” 四力齐发

0
分享至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美丽中国建设号召,落实《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求,践行“宜业尚品、造福人类”建材行业发展目标,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联合行业领军企业共同将6月6日设立为“六零绿色建材日”。围绕活动主题,中国建材杂志社特开设“六零路上”绿色答卷”系列专栏,介绍行业在绿色转型、节能降碳、“六零工厂”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探索和创新,展示广大建材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新亮点、新成绩。

新材料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工程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加快新材料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将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任重而道远。

作为中国建材集团新材料板块的重要成员单位,绿色是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玻纤院”)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南京玻纤院肩负新材料行业“双碳”目标实现的使命,多年来深耕细作于玻纤、岩棉两大行业,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科技支撑的引领作用,加大科技研发和行业服务投入,通过标准认证、绿色评价、工程设计和信息服务等多样化工作手段,以标准引领加速落后产能淘汰,以认证评价促进产品提质增效,以工程设计推动玻纤、岩棉工业技术升级,以信息服务加快行业节能步伐,为新材料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蓄力赋能。

技术创新 激发内生动力

长期以来,南京玻纤院高度重视绿色技术创新,每年均设置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方面的专项技改投入,不断开发新技术和低碳新产品,保障和推行清洁生产。探索低碳原料配方、氢能利用技术;开发利用电厂危废、煤矸石、尾矿等工业固废作为可替代原料生产矿物棉技术,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优化玻璃纤维废丝回用系统,示范项目实现生产废丝100%回用;通过可视化、参数化设计手段,优化窑炉等核心装备;集中运用自动化物流等最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开发废气碳捕集、碳利用技术;通过低碳建筑结构设计应用,实现行业绿色工厂建设。

同时,南京玻纤院多年来持续开展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成立“绿色生产管理委员会”,负责绿色生产的制度建设、实施、考核及奖励工作,并建立目标责任制。

在生产过程中,南京玻纤院成功开发出一种高强废丝回收利用方法,通过废丝收聚、清洗、粉碎、除杂、沥干(烘干)、回窑,实现废丝再利用,解决高强原丝生产过程废丝处理问题。该方法不仅可以实现废丝循环利用,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同时还可以节约高强原丝的生产成本,增加高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产品绿色循环生产。

2021年,南京玻纤院特种纤维公司成功获评“江苏省绿色工厂(第二批)”,树起新材料行业绿色发展的标杆,为新材料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做出了良好示范。

以标准认证之力

引领行业行稳致远

标准助力“双碳”,绿色引领未来。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在实现新材料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近年来,南京玻纤院聚焦玻璃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绝热材料等领域,围绕“双碳”目标,从绿色标准制定、绿色评价到工程节能诊断、节能改造等方面,搭建“标准-评价-应用”的多维度服务模式。先后制定GB/T 35608-2017《绿色产品评价 绝热材料》绿色产品标准、JC/T 2639-2021《绝热材料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岩棉制品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以及《玻璃纤维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等绿色工厂标准,充分发挥标准在绿色制造体系中的引领作用,实现玻璃纤维及绝热材料绿色工厂标准零的突破,为国内认证机构开展相关认证工作提供主要依据和技术支撑;牵头制定行业标准《玻璃纤维单位产品碳排放限额》和《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单位产品碳排放限额》,行业碳核算、碳核查、能耗限额、节能技术指南等“双碳”标准;研究制定碳捕集、封存、利用等资源化利用技术标准,帮助企业综合评价自身绿色发展水平,引导和规范企业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为推动新材料行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有力保障。

以绿色评价之力

加快行业提质增效

绿色制造是解决国家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任务、实现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选择。

南京玻纤院作为我国玻璃纤维和绝热材料领域研究、设计、制造和测试评价的综合性科研院所,是工信部绿色制造联盟指定的工业节能与绿色制造服务评价机构,致力于行业绿色低碳领域的相关服务,为行业内重点碳排放单位提供第三方碳核算、碳核查报告、碳足迹报告;为企业、园区提供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绿色制造方面的咨询评价服务;为企业提供节能诊断、节能评估等节能减排服务。

目前,南京玻纤院已成功助力徐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先后为徐州中联水泥邳州分公司、常州斯威克、江苏久诺等十余家企业提供国家级绿色工厂、省级绿色工厂以及国家级绿色供应链评价服务,助推企业绿色制造管理水平提升,加快行业节能降碳和提质增效。

以工程设计之力

赋能行业转型升级

南京玻纤院凭借多年深耕工程设计领域的雄厚基础,成功研发电熔法大产能宽幅岩棉生产线成套技术,并已在国内外四条产线中成功应用投产。通过数值模拟、可视化工艺/设备模型设计等技术手段,建立了岩棉组份设计的新方法与固废协同处理的新模式,开发出了大产能电熔炉、一体化多产高速成纤、摆锤轻量化补偿、大幅宽固化以及岩棉生产线数据预测诊断等关键技术及装备。技术总体实现了在保证小时产能6~8吨的情况下,对化石燃料100%替代,与传统冲天炉生产对比吨产品综合能耗降低40%以上,生产固废在线100%回用。该技术成功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2年版)》,推动了岩棉生产技术更新迭代,必将为新材料行业“双碳”目标实现以及岩棉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力支撑。

以信息服务之力

加速行业协同降碳

多年来,南京玻纤院加强行业“双碳”、节能环保、绿色转型等相关政策发布和解读,做好舆论引导,凝聚绿色发展共识,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行业信息服务工作。通过充分整合成熟的纸媒、微信公众号和网站资源,探索抖音平台、视频号等短视频形式,拓宽传媒领域,时刻追踪热点,打造新材料行业融媒体传播矩阵,充分发挥新媒体时代优势,为新材料行业同仁带来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绿色化信息服务。

同时,南京玻纤院利用官方抖音号和视频号,围绕“如何打造‘绿色工厂’,‘碳’寻企业可持续发展”主题,为近千名行业同仁开展了线上公益直播培训,以信息服务为抓手,协同科技工作者、企业、高校等多方力量,共同加快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步伐。

南京玻纤院作为新材料行业“双碳”引领者,未来将以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为目标,以引领行业技术进步为使命,持续深耕行业绿色低碳服务,深化各项标准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作用,强化认证评价对产业上下游协同并进的促进作用,优化装备设计对创新降碳技术提升的保障作用,以高水平服务赋能新材料行业逐绿前行,为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中国建材》杂志

内容来源:南京玻纤院


ABOUT US

《中国建材》杂志始创于1957年,是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主管主办的、建材行业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月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大16开本,彩色精印,每月初出版。

cbmm-vip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建材杂志
中国建材杂志
中国建材杂志社新媒体
2254文章数 7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