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张朝阳:在中国长大耽误太多时间

0
分享至


这段时间最火的教育博主,不是张雪峰,而是曾经的互联网大佬张朝阳。如今他最新的身份是“物理网红”,偶尔兼职教育博主,输出一些教育观点。

最近,张朝阳在《星空下的对话》访谈节目中金句频现,被网友称为“最清醒和成熟的教育观”。其中,最出圈的就是那句:中国人成长很慢,一生浪费太多时间。

作者:啾啾;本文来源:公众号“Letsight”(ID:letsight520) 。

一、中国人一生都在浪费

《星空下的对话》是由张朝阳发起的一档与各行业领袖和跨界先锋对谈的直播节目。

在一期节目中张朝阳说:我在中国长大耽误了太多的时间,中国人成长的比较慢,在年龄很大的情况下,也都不知道自己这辈子要干什么。


我见到一些美国同学,他们在中学或者大学时,就已经知道这辈子要干什么。

张朝阳的这番话刺痛了很多年轻人的心。

评论区有一句很扎心的话:我三十多了还不知道干什么,也不知道要不要结婚,也不确定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喜欢什么样的人,很茫然。


未来想要干什么,是中国人普遍都焦虑迷茫的问题,不只是30岁,从18岁到知天命的50岁,恐怕都没有几个人能回答出来。

一直以来,中国孩子的前半生都被学习和考试占据绝大部分时间。

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未来想要做什么,也不知道学习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完全没有目标感。

我们甚至不被鼓励去思考,父母老师会对我们说:考上大学就好了,毕业就好了,拿到高分就好了。


从家庭到学校,到处都在渲染一种,你只管去做,不用想太多的气氛,我们习惯于按照别人的逻辑学习和生活。

当我们真正走向社会才发现,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与社会需求大相径庭,我们苦心积虑修得的学分也不能拿到社会上等价交换。

回过头来才发现,在生活的拷打下,我们迫不得已再从“社会大学”重新学习怎么挣钱、怎么为人处世。

一些幸运的人终于在某个时候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或方向,回头望才发现自己已经浪费太多时间了。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25年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年龄、各方面条件都相近的年轻人。

结果发现,没有目标的27%的年轻人在25年后成为社会最底层;60%目标模糊的年轻人,25年后成为庸碌之辈;

10%有清晰短期目标的年轻人,25年后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3%有明确的长期目标的年轻人,25年后成为社会各界的精英。

有没有目标,目标清晰程度,目标是长期还是短期,看似不重要,实则对我们的发展影响巨大。

二、“四无”的中国学生

没有目标的学生,无欲无求,选择躺平。

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追踪调查了30万中小学生,发现普遍存在“四无”现象,即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意义感。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老鼠乌托邦”实验,这个实验是用来模拟和预测人类的未来。


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养着许多小白鼠,每天都有人喂食物、打扫卫生,理想的情况是他们会无忧无虑地繁衍下去。

但是结果却出乎科学家意料,小白鼠们繁殖到第五、六代的时候,就全部灭绝了。即使多次调整变量和控制因素,小白鼠都逃不过灭绝的结局。

科学家发现,最后两代小白鼠呈现的状态就是“无欲无求”,它们不愿意社交,没有领地意识,对异性小鼠没有兴趣,对抚育后代也无动于衷。

主导这项实验的科学家约翰·卡尔宏也将这个老鼠种群的命运,视为人类最终命运的隐喻。


他得出的结论是,物种在没有生存压力和挑战的环境下,会慢慢感受不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最后一定会不可避免地灭亡。

这个实验看起来非常吓人,尤其是和生活中一些“躺平”现象对照时更令人感到悲观。

越来越多孩子变得社恐,丧失社交技能,对人和外面的世界漠视,对待一切事物没有动力没有热情,终日以手机电脑为伴。


“摆烂”和“躺平”成为一些学生所谓的价值观的背后,其实是一种“习得性无助”。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任俊教授发现,孩子习得性无助主要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失去掌控感。

很多孩子学习是为了让父母高兴,或者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他们对于自己时间、目标、梦想失去掌控。

他们知道,即使自己有意见也不被重视,有想法也不被允许,渐渐地他们就选择了不主动支配自己的生活。

三、不敢折腾的中国孩子

张朝阳是一个很会折腾的人,作为一个学物理出身的学霸,他半路出家扎进互联网行业,为中国互联网迈出了第一步。

1981年,他考入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1987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物理系博士学位。

可以说他的学习生涯一路顺风顺水,是一个标准学霸的模板。


在大学期间,张朝阳接触到了互联网,并且敏锐地意识到互联网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他的未来。

成为中国互联网门户第一人后,他还尝试进军演艺圈,参加《天天向上》,在电影《煎饼侠》中本色出演。

经历了一场与抑郁症的斗争后,张朝阳化身物理博主,在搜狐搞起了物理科普直播。

在一次采访中,张朝阳也提到,他在国外看到很多西方人一辈子都在折腾。

他认为,我们的生存不是为了简单地获取物物质,很多人认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是要赚很多钱,过奢华的生活,这是功利主义的价值观。

在他看来,人可以自己去定义自己的年龄,不论多大年纪,处于什么人生阶段,都要活到老折腾到老。


但是中国孩子总是被教育要循规蹈矩,从记事开始就要接受填鸭式教育,过着追求标准答案的一生。

从小学到初高中,每一个都是关键的阶段,不容出错。毕业以后,中国人好像一生都泡在水里,做梦都想着考研、考编、考公上岸。

除了刷题和考试,不想再做别的开发兴趣爱好的事情。

每个人都像一具上紧了发条,设置好程序的机器人,按照设定好的考试人生走下去。

按部就班的要求让中国孩子过早失去奋斗的动力,消磨了热血,也养成了路径依赖的习惯。

另一方面社会给我们容错的机会并不多,甚至不能容下小孩生病不用写作业这样的小事。


出生三个月时少练一次翻身,这辈子可能就没机会考上清北了;工作时三个月的空窗期就会被HR判“死刑”。

如果选择了离经叛道的发展路径,不仅要接受别人审视的目光,还要承受未知的结果。

整个社会风向是做得越多,错得越多,不折腾不一定会让你成功,但可以让你一定不失败。

这也就是为什么年轻人热衷考公考编,考进去不会让你致富,但一定可以保证你的饭碗。

但是如果去折腾去创业呢?十死九生。

四、被未来绑架的中国孩子

未来就像是一把达摩克利斯剑,悬在每个中国孩子的头顶上。

我们拼尽全力学习,牺牲掉一切玩乐和休息的时间,就是为了让这把剑以后不要砍下来。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或者亲口说过这样的话:

经济不好,要好好学习才能赚到钱;

阶层固化,更要好好学习才能突破阶层;

AI崛起,不好好学习就要被替代了;


虽然很难说清楚这些事情将会对我们有什么具体影响,也不知道学习是不是真的能够应对未来的挑战。

但是每个人都怕潮水褪去,只有自己在裸泳,所以只好不停地内卷,变得越来越焦虑。

家长恐吓孩子,孩子恐吓自己,惶惶不可终日,每天都活在即将被未来淘汰、取代的噩梦中。

考不上985就是天大的事情,中考被分流,这辈子就没指望了,多少孩子在这样的恐吓变得抑郁。


相比于几十年前,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不确定性确实增加了。

心理学认为,当人们思考未来的时候常常会陷入两种极端,一种是过分高估他们将来遇到的问题,另一种是过分低估自己未来的可能性。

所以很多人会感到未来遇到的难题和考验一定会更加严峻,无法用当下的能力和智慧去应对,从而产生恐惧感引发焦虑。

法国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医师阿兰·布拉克尼耶的著作《被虚构的焦虑:如何与真实的世界产生共鸣》将这种焦虑概括为“未来忧郁症”。


在书中,她给出了应对未来忧郁症,积极探索未来,缓解焦虑的5个措施:

1.每日思考未来:保持积极的思考,接受并思考未来不确定性,避免否认现实。

2.保持好奇心:好奇心和了解的渴望是一种能量,可以激励我们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增长对未来的控制感。

3.赋予生活意义:理解生命价值,在任何环境下,甚至是最恶劣的环境下,生命都具有潜在的意义。

4.了解自己的情绪与舒适区:理解个人情绪,寻找情绪舒适区,避免陷入负面体验循环,通过认知情绪,更好管理自己的情绪,减少焦虑感。

5.增加大自然接触与体育活动:大自然提供心灵慰藉,体育活动通过成就感和对某种运动的掌握让人拥有更好的自信,能够舒缓压力和抑郁。


对未来恐惧的实质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以及对未来没有目标感。

面对未来的挑战,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后浪的人依靠的绝不是考试成绩,而在于是否找到并践行自己的目标和价值。

正如张朝阳所说的那样,年轻人应该尽早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按照你的价值观坚定、主动、积极地生活和工作。

责任编辑:史伟民_NS546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普京亲自视察后,北约发觉:俄乌战场的中国全地形车越来越多了

普京亲自视察后,北约发觉:俄乌战场的中国全地形车越来越多了

昕梦倾城
2024-06-28 10:21:46
媒体人:刘炜今天上午从上海飞往乌鲁木齐 就让新疆男篮主帅

媒体人:刘炜今天上午从上海飞往乌鲁木齐 就让新疆男篮主帅

直播吧
2024-06-28 10:12:15
汪小菲生日马筱梅把头发烫了!好友齐出镜,却被汪小菲鞋袜抢镜了

汪小菲生日马筱梅把头发烫了!好友齐出镜,却被汪小菲鞋袜抢镜了

小娱乐悠悠
2024-06-28 10:23:28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要求美方兑现“四不一无意”等承诺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要求美方兑现“四不一无意”等承诺

新京报
2024-06-28 15:53:12
美军突然宣布出手,美司令对华发出战争警告,中方不得不站出来了

美军突然宣布出手,美司令对华发出战争警告,中方不得不站出来了

博文聊世界
2024-06-28 08:07:14
一妻多夫家庭!21岁少女拥有5个丈夫,每晚轮流过夜,生下一子!

一妻多夫家庭!21岁少女拥有5个丈夫,每晚轮流过夜,生下一子!

昌磊观
2022-06-11 16:56:31
“电驴”上牌缴费,看到价格,车主:直接“抢”钱好了

“电驴”上牌缴费,看到价格,车主:直接“抢”钱好了

户外小阿隋
2024-06-28 07:25:03
恭喜男篮,胡卫东正式上任,亮相新岗位,姚明期待

恭喜男篮,胡卫东正式上任,亮相新岗位,姚明期待

东球弟
2024-06-28 14:20:31
Jim博士:中专数学考83分,和阿里竞赛考93分,矛盾了么?

Jim博士:中专数学考83分,和阿里竞赛考93分,矛盾了么?

朗威谈星座
2024-06-28 08:42:09
陈妍希婚内出轨证据曝光!男方公然挑衅陈晓:我们过了特别的一夜

陈妍希婚内出轨证据曝光!男方公然挑衅陈晓:我们过了特别的一夜

八卦王者
2024-06-26 16:05:58
心酸,女生哭诉自己连续生病不好,经检测发现罪魁祸首是串串房!

心酸,女生哭诉自己连续生病不好,经检测发现罪魁祸首是串串房!

奇特短尾矮袋鼠
2024-06-28 17:35:24
布朗尼更推晒出自己与父亲詹姆斯的合照:洛杉矶湖人队!

布朗尼更推晒出自己与父亲詹姆斯的合照:洛杉矶湖人队!

直播吧
2024-06-28 06:28:36
鲜毛豆和它一起是绝配!上锅大火一蒸,10来分钟就搞定,又香又鲜

鲜毛豆和它一起是绝配!上锅大火一蒸,10来分钟就搞定,又香又鲜

美食达人计划
2024-06-27 17:52:13
鲁尼:贝林厄姆应该站出来去发声,他是英格兰的标志性球员之一

鲁尼:贝林厄姆应该站出来去发声,他是英格兰的标志性球员之一

直播吧
2024-06-27 22:09:15
一分钱不赚!皇马花费150万欧买断何塞卢,只为感谢球员的贡献

一分钱不赚!皇马花费150万欧买断何塞卢,只为感谢球员的贡献

星耀国际足坛
2024-06-28 12:11:22
巴甲金靴夏窗将来申花?曾是巴西队主力前锋,中超首秀时间敲定

巴甲金靴夏窗将来申花?曾是巴西队主力前锋,中超首秀时间敲定

罗掌柜体育
2024-06-28 12:43:01
中央纪委:少数人动歪脑筋,这些行为是“低级红”、“高级黑”,政治危害大!

中央纪委:少数人动歪脑筋,这些行为是“低级红”、“高级黑”,政治危害大!

政知新媒体
2024-06-27 19:24:58
海参崴必须归还,这是祖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土地!

海参崴必须归还,这是祖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土地!

流史岁月
2024-06-25 17:36:07
印度将于2026年强制规定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必须配备USB-C接口

印度将于2026年强制规定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必须配备USB-C接口

cnBeta.COM
2024-06-26 23:10:08
青训教练:比赛中不允许张子宇起跳,她不跳别人也够不着她

青训教练:比赛中不允许张子宇起跳,她不跳别人也够不着她

懂球帝
2024-06-27 15:34:14
2024-06-28 18:26:44
蓝橡树
蓝橡树
哈佛学长创立的国际教育公众号
3361文章数 192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黄一鸣曝光王思聪聊天内容

头条要闻

培植个人势力、大搞新型腐败 "新疆虎"李鹏新被逮捕

头条要闻

培植个人势力、大搞新型腐败 "新疆虎"李鹏新被逮捕

体育要闻

哪有什么死亡之组?踢就完了!

财经要闻

A股上半年人均亏损1.2万 中证2000跌23%

科技要闻

售价近三万,苹果Vision Pro中国首销

汽车要闻

你没看错!广汽丰田今天秀了一把智电技术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旅游
手机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冷知识:东北雪糕才是最早的网红雪糕

教育要闻

数字世界,科创未来 | 山东省科创教育课程与活动设计培训活动在潍坊举办

旅游要闻

上海迪士尼项目遭吐槽,异味难消

手机要闻

一加Ace 3 Pro:暑期出游旅行必备

军事要闻

“环太平洋2024”多国联合演习开幕 中国专家解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