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盟
无论是否通读过一次剧本、是否看过一场完整的演出,人们对《哈姆雷特》都是那样熟悉。“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但只对极少数人发表意见;接受每一个人的批评,但保留你自己的判断”……金句被不断传诵、引用,“生存还是毁灭”的发问更在长久的时空中振聋发聩。
元戏剧
一版经典《哈姆雷特》的幕后传奇
作为被排演最多的舞台剧,《哈姆雷特》无疑是演技的试金石;饰演哈姆雷特,定然会成为一个演员舞台生涯中的难忘经历。但与此同时,这个过于脍炙人口的故事,也让演员时时面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审视与考验。翻译家陆谷孙就曾说过:“哈姆雷特难演啊!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丝哈姆雷特的味道。可谁又是哈姆雷特呢?所以人们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有这么多种哈姆雷特可供演员们来演,所以再怎么演这位王子,总是勉强可以成功或难免有所不足吧。”
但《哈姆雷特》就是自有魅力,让演员一次次登上舞台,让观众一茬茬走进剧场。“全世界有超过20万名演员饰演过哈姆雷特。”由杰克·索恩编剧、萨姆·门德斯执导的话剧《动机与提示》(TheMotiveandtheCue)结尾出现的这行字幕,最直观地展现着经典的力量、戏剧的力量。也是这部作品,为观众打开了进入《哈姆雷特》的另一扇大门——走进排练厅,看复仇王子是怎样炼成的。
《动机与提示》再现了1964年百老汇复排版《哈姆雷特》的传奇幕后。当时,在大洋两岸,有两版阵容强大的《哈姆雷特》先后上演:一边是凭借《阿拉伯的劳伦斯》一举成名的彼得·奥图尔与导演劳伦斯·奥利弗合作,于1963年在刚刚落成的英国国家剧院上演开幕大戏;另一边则是理查德·伯顿与约翰·吉尔古德联手,在1964年为莎翁诞辰400周年献礼。两版演出皆为佳作,而在作品之外,后者还留下了不少八卦与趣事。
1964年百老汇版《哈姆雷特》中吉尔登斯吞的扮演者威廉·雷德菲尔德曾出版《一名演员的来信》(LettersfromanActor)一书,详细讲述了1964版排演中的内幕。约翰·吉尔古德和理查德·伯顿间的恩怨纠葛也由此为人所知。相比辉煌的剧场、镜框式的舞台,闲人免进的后台、戏比天大的排练厅、演员们私下的状态都更让人想一探究竟。《动机与提示》正是选择了幕后这一切入点,将排练一部戏背后的“一场大戏”搬上舞台。
历史上,这版《哈姆雷特》连演137场,创下了百老汇纪录,成为戏剧史上绕不过去的佳作。如今,再现昔日传奇故事的《动机与提示》也在2022年首演后备受好评——今年获得奥利弗奖最佳新剧、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3项提名,约翰·吉尔古德一角的饰演者马克·加蒂斯,从约瑟夫·费因斯、安德鲁·斯科特、大卫·田纳特等一众实力派演员中胜出,摘得最佳男主角桂冠。
寻找哈姆雷特
人生与戏剧多重嵌套
约翰·吉尔古德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著名演员,一生中成功塑造了大量莎剧人物。他26岁便第一次扮演哈姆雷特,创下了40岁以下英国演员扮演哈姆雷特的戏剧史纪录。与他同时代的演员劳伦斯·奥利弗同样以出演莎剧闻名。1948年,奥利弗因自导自演电影版《哈姆雷特》名声大振,影片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两项大奖。到了1964年版《哈姆雷特》排演时,相比劳伦斯·奥利弗的声名日隆,约翰·吉尔古德已然式微过气,之所以接下理查德·伯顿的执导邀请,便是因为“这是一段时间里能获得的最好的工作了”。
伯顿是威尔士矿工和酒吧女招待生下的13个孩子中的一个,靠自己的天赋闯入了表演界。他个性张扬,豪放不羁,当时刚与著名影星伊丽莎白·泰勒结婚,可谓娱乐圈内的焦点,风头无两。
二人经历不同,性格迥异,对表演各执己见,很快就如何演绎哈姆雷特的问题产生争执。在《一名演员的来信》中,威廉·雷德菲尔德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两个人之间存在艺术分歧和审美分歧,也是信仰和技艺的根本区别。”
《哈姆雷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在吉尔古德看来,它是关于一个无法调和自己的良知与身处的世界的人,最终与自我和解的故事。伯顿则说,它是一个开始时不能战斗,而最终可以去战斗的人的故事。“一个是追求现代的古典派,一个是追求古典的现代派”,日复一日的排练中,理解不同、理念不同的两人不断交锋碰撞,日益剑拔弩张。
当红影星挑战古典名著,伯顿压力重重,想要一鸣惊人却不得要领,难以建立与角色的连接。他知道自己对角色“缺乏感觉”,希望得到指导,也期待从导演身上获得“被掌控感”,却无法认可对方一味基于自我体会的“台词范读”,认为吉尔古德只不过希望自己复制他当年的表演。吉尔古德年少成名却光环不再,面对我行我素、肆意张扬又总是原地打转的伯顿,一方面尽力帮助他进入人物,一方面又囿于昔日成就与经验,在“有针对性的引导”与“以自己的方式示范”间摇摆拉扯。直至聪慧敏锐的伊丽莎白·泰勒道破两人人生经历、性格特点等方面的种种差异,吉尔古德终于放下自我,引导伯顿敞开心扉,找到对角色的独特理解——“你的痛苦和你的煎熬让它成为你的故事,因此他们(观众)才会很高兴再一次去发现这个故事,因为这是你为他们重新讲述的。你要让他们一直伴随着你的思绪,你的动作,你的行为,你的哈姆雷特。”
戏外,观众看着伯顿不断寻找属于他自己的哈姆雷特;戏内,哈姆雷特在“生存还是毁灭”间犹疑徘徊。从戏中戏到一出正在排练的戏,再到这部关于排练一部戏剧的戏剧,《动机与提示》用层层嵌套、解构重构来展现舞台的魅力。
戏剧之光
混凝土般的承受力和满腔赤诚
“动机与提示”(Themotiveandthecue)语出《哈姆雷特》第二幕第二场中哈姆雷特的独白:“要是他也有了像我所有的那样使人痛心的理由,他将要怎样呢?”(Whatwouldhedo/Hadhethemotiveandthecueforpassion/ThatIhave?)有趣的是,这段独白,同样与一出戏剧有关。剧中,伶人为哈姆雷特朗诵了《埃涅阿斯纪》中的一节:特洛伊城陷落后,老王普里阿摩斯被杀,王后赫卡柏为之哀嚎。伶人的沉浸与忘我深深触动了哈姆雷特,令他发出“他定让眼泪淹没了舞台,用可怖的字句震裂了观众的耳朵,使有罪的人发狂,使无罪的人惊骇,使愚昧无知的人惊慌失措,使所有的耳目迷乱了它们的功能”的慨叹。“动机与提示”同戏剧表演间的关系,在这段情节中已然鲜明展现。
从一段关于戏剧的台词中截取标题,对《动机与提示》这部“元戏剧”而言再合适不过。剧中所谓的“动机”是主干,是情节发展的逻辑和人物的立足点;“提示”是激情,是点燃内心的触点。吉尔古德和伯顿争论的焦点始终是“如何找到属于你的那个哈姆雷特”。而找到属于每个演员自己的“动机与提示”,正是让人物可信、角色熨帖的必由之路。
尾声,伯顿脱掉外套,走向舞台中央,两束聚光灯打在他身上。他背对舞台,举起头骨,那一刻,理查德·伯顿终于成了哈姆雷特。耀眼的灯光为他的背影镶上一层金边。这是他的高光时刻,也是戏剧的熠熠光芒。
矛盾一触即发之时,吉尔古德问伯顿为什么要演戏?他问的不仅是为何要离开相对擅长的大银幕而转向充满挑战的舞台剧,还有他认为戏剧的意义与魅力何在。
在剧中人所处的戏剧艺术生态中,如戏中的老演员所说,戏剧演员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竞争无比残酷,就业毫无保障,雇主都是不计后果的赌徒;演员们也知道如果戏不成功,末日审判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但他们会挺过来,因为他们有混凝土般的承受力,更因为他们对戏剧满怀热爱,满腔赤诚。
“戏剧在思考的是纯粹的思想。它是一种集体想象……我认为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艺术形式能让人们的思想如此美丽地交汇。一千个人坐在一起,与眼前发生的一切产生共感。”正如吉尔古德所言,剧场的魅力,就在于现场性。开场铃响、灯光渐暗、大幕拉开,仿佛一场盛大的仪式由此开启。被同一时空包裹,融入“观看”这一共同的活动及情感之中。“看”与“被看”的互动凝聚起集体的情感体验,人们获得“在场感”、体会“群聚感”、享受“仪式感”,一道欢笑、流泪、思索、慨叹。一部部戏剧犹如一道道桥梁,勾连起想象与现实,连接起芸芸众生。
这段排练之路,是一封献给戏剧的情书,亦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当吉尔古德袒露内心,他不仅找到了指导伯顿的方式,也拾起了直面前方的勇气;当伯顿向内探求,他不仅进入了角色,也完成了自我和解。
当代岂无前代事,座中常有剧中人。以戏剧观照己心,演员与观众皆如是。伯顿与吉尔古德在舞台相拥,演员与角色找到彼此。而剧外的你我,又获得了哪些“动机与提示”?不仅关于戏剧,更关于热爱、关于勇气、关于人生。
供图/新现场
摄影/MarkDouet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