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宋代的许文通曾做过这样一首诗来描述端午节,把端午的习俗和风趣刻画的极为全面。粽子、龙舟、艾叶、黄酒、香囊,这些事物被端午节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意义。汨罗江上龙舟并行,汉子的口号声嘹亮浑厚,若是早有这样的气魄,当年的屈子又何以会愤恨投江呢?“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耳畔响起《九歌》的韵仄,斯人已逝,何堪回首!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也被人戏说是“别名最多的一个节日”。
关于端午的由来有很多,被人总结列成“端午十说”,各种典故和书籍也都有不同的说法。但是,被众人接受和最广为认知的还是为纪念屈原。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力主联齐抗秦,遭到楚国贵族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他壮烈赴死让楚人哀恸,亦让后人感叹。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纷纷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却终不见屈原的尸体,却没有结果。于是百姓把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
粽叶包裹着透亮的米粒,莹润的光泽带着诱人的味道,当天的早饭里会比平时多了一道独特的风味。对于面食盛行的北方人来说,粽子平时是鲜少端上餐桌的。后来才知道粽子在岭南地区常作为早饭的食物。端午节,南方多是自己裹粽子。买些粽叶,自己调好馅,先把粽叶圈成一个漏斗状,填好馅后,在把粽叶沿着缠好,最后拿事先准备的细绳系住打结,一个粽子用不了一分钟。
吃粽子是中国南北共有的习俗,因各地不同,有不同的包法和馅料。北方多是糯米包红枣或豆沙,多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南方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和咸蛋黄等多种馅料,包成枕头状或是锥子形状。千百年来,人们提起粽子都会自然地想到端午,食物被中国的传统文化赋予不同意义,生活中的习惯,也使传统节日的传承有了另一种寄托。
粽子因地域不同而各有特色,端午节还有另外一些习俗,也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风情发展而来,如南方的赛龙舟。赛龙舟是和粽子一样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项目,不同流域的人们,有不同的情愫,在中原,因地理环境使然,水流较少,赛龙舟并不盛行。但是在南方,端午当天,龙舟竞技的场面是相当壮观的。沿河两岸都是人,男女老少,熙熙攘攘,方圆几十里的人都会来到现场。人们摇旗呐喊,河里的十几条龙舟伴随着紧密的鼓点和响亮的口号声,整齐地划着,白浪飞溅,岸边叫好声不断。
在胶东地区,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另外一样东西必不可少,就是煮鸡蛋。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天使有个瘟神每年端午都要去民间害人,受害者多为孩子,母亲们便去女娲娘娘庙前烧香磕头,祈求消灾降福。女娲得知此事后,对瘟神说她的嫡亲孩儿衣襟前挂着一只蛋袋,不许瘟神伤害他们。后瘟神下界时看见孩子们胸前都挂着一个网袋,里面装有煮熟的鸡蛋。瘟神以为是女娲的孩子,便不敢害人。由此,端午吃蛋的习俗开始流传开来。
古时的人们把民俗和民间信仰代代相传,相信上苍和鬼神,这些是日常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端午节是热天的开端,五毒开始活跃,人易生病、瘟疫流行,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端午在古人心中也叫“毒日”或“恶日”,人们用各种方法来避免灾害。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当天,人们洒扫庭院后,会把艾条和菖蒲插在门边,悬在中堂,给小孩子涂雄黄,洒雄黄酒,用来驱病除灾。这种看似迷信的习惯,其实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鲜香的艾蒿插在门上,寄托着人们平安美好的愿望。在盛产着优质艾叶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
人们还把菖蒲刻成“小人儿”“小葫芦”的形状,挂在孩子的脖子上,以期赶鬼除菌。“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辟邪防疫。安徽的部分地方在这天会在家门前悬挂蒜头,都是同样的意思。
手巧的妇女们把朱砂、雄黄、香药等外包丝布,做成香囊,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佩戴在小孩身上,不仅可以辟邪驱瘟,还有点缀之风。女子根据男女老少不同的爱好,制成不同的样式,老人们用梅花、桃子、双莲并蒂等形状,小孩子则喜欢豹子、猴子等等。从香囊的不同绣图也可看出中国南北差异。北方的线条多粗犷大方,质朴夸张,南方多精工巧秀、雅致生动。地域差异赋予中华民俗不同的审美情趣,中国传统女子的温婉贤淑和心灵手巧在一个小小的香包上含蓄显露。青年男子的香包最是讲究,美丽的姑娘会赶在节日前做好精致的香包,送给自己心上人。不同形状的香囊结成一串,佩在胸前,玲珑夺目。
过去的条件限制,大小物件都要人们亲手制作,因此每个物品都被赋予了感情和独特之处。人们从上一辈那里学到手艺,经过自己的理解和完善,再传给下一代。家族,作为传承中重要的承载体,一代代的继承极为重要,幼龄的孩子生在家庭里,耳濡目染,再有长辈亲身传教,就会形成独特的家庭味道,也因此,维持了千年的手艺,才能一直延续下去。
如今,端午前的一周时间,商场和批发市场里都已经开始有各种粽子和香囊卖了,手工制作逐渐被工业生产代替,人们难有闲情去自己缝制。传统的手工艺慢慢被人摒弃,快速的发展和消费成为时代主流。情人节、狂欢节、圣诞节……西方节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得比重逐渐加大,于此对应的是快餐文化的横行。人们背井离乡去往大城市,大城市里灯红酒绿,矗立的高楼平地而起,却没有了热闹欢腾的龙舟竞技,也不会有谁千里迢迢采了艾蒿高挂门口,人们给予物品的感情没有那么浓厚,自然也就不如原来那般看重。人们不会像以前那样费劲心思张罗,也不再把传说故事奉若神旨,社会趋同,特色逐渐被模糊,因此,很多人才会觉得现在的节日没有味道。
但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坚守和习惯仍然占据着一定部分,家人、故乡、风俗,不管身在何处,都是人们思念和铭记的存在。汨罗江上,仍会有人坚持每年的龙舟活动,还有人在诵读着屈子的篇章,古老的中国把传承刻进了人们的生活里,即使会被时间洪流冲刷的黯淡,依旧会保留在人们的生活里。
“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熟悉的民谣响起,又是一年端午时,突然怀念起粽子的味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