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外交太软弱?五个事实告诉你,现在的中国外交究竟有多强硬!

0
分享至

中国外交太软弱?五个事实告诉你,如今的中国外交究竟有多强硬!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与日俱增。然而,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媒体却频繁炒作“中国威胁论”,刻意渲染中国外交的强硬姿态,试图在国际社会上孤立中国。那么,中国外交究竟是“软弱可欺”还是“强硬霸道”? 让我们用事实说话。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国外交展现出一种“拳打联合国军、脚踢美西方霸权主义”的强硬姿态。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新生的共和国;“打倒帝国主义!”, 中国人民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吼,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成为了那个时代中国外交的鲜明标签。

然而,斗转星移,时光荏苒。进入新时代,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外交的风格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在外国人眼中,中国越来越强硬, “战狼外交”成为了西方媒体热衷炒作的话题;而在一些国人看来,中国外交似乎越来越软弱,没有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锋芒”,甚至被扣上了“软骨头外交”的帽子。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中国外交的风格究竟是更强硬了,还是更软弱了?

第一件事,是美国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润人”遣返事件。美国媒体制作了一系列关于“中国润人”的专题节目,声称大批中国人涌入美国,给美国边境城市的日常运转带来了巨大压力。随后,美国移民局宣布,将遣返3.6万名非法入境的中国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国政府却拒绝接收这批“润人”。

消息一出,美国舆论一片哗然。一些美国媒体和民众指责中国政府“不负责任”,认为中国应该为本国公民的行为负责。然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却明确表示,中国政府一贯坚决反对和打击非法移民,对于那些非法入境、滞留美国的中国公民,中国政府将依法拒绝接收。

在“润人”遣返事件上,中国政府的强硬态度,并非是要与美国对着干,而是要维护国家的尊严和法律的权威。中国政府不会因为一些人的个人行为,而放弃维护国家利益的原则立场。

可以说,中国外交的智慧,并非只体现在应对强权的博弈中,也体现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微妙之处。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历史上,不丹曾是大清王朝的藩属国,两国关系源远流长。然而,随着英国殖民势力的扩张,不丹的部分领土被英国侵占,中不关系也逐渐疏远。

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殖民体系开始瓦解,为亚洲国家的独立铺平了道路。在这一历史转折点上,不丹也成功摆脱了英国的控制,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尽管如此,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不丹与印度之间的联系依然十分紧密。

印度作为不丹的近邻,对其内政外交有着深远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双边关系上,还表现在区域安全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印度不仅是不丹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援助国,还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领域与其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不丹与印度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既反映了双方长期以来的传统友谊,也体现了彼此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互补性。尽管不丹已经取得了独立,但其与印度的关系依然是其外交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支撑。

为了维护自身的独立自主,不丹政府一直奉行多元外交政策,积极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以期摆脱对印度的过度依赖。而中国,作为不丹的友好邻邦,自然成为了不丹外交的重要目标。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不两国保持着密切的接触和沟通,并在经贸、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2023年10月,中不两国在西藏拉萨举行了第七轮边界谈判,这是两国时隔七年后重启边界谈判。在谈判中,双方就解决边界问题达成重要共识,并确认了包括库拉冈日峰在内的领土主权归属中国。

中不边界谈判的进展,引起了印度的高度关注和不安。印度一直将不丹视为自己的“后院”,不希望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扩大。为此,印度总理莫迪近期邀请不丹国王访问印度,试图拉拢不丹,遏制中国的影响力。

不丹政府深知中国和印度在合作伙伴选择上的区别。中国一贯尊重不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干涉其内政,并致力于促进其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相反,印度常以“保护不丹安全”为名义,干涉其内政,甚至试图控制其经济命脉。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不丹等南亚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不丹有望借助这一倡议,改善基础设施,推动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中国外交的智慧,在于“以义为先,以利为重”,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应对,既维护自身利益,又兼顾对方关切。中国外交的精髓,在于“刚柔并济,恩威并施”,既有“亮剑”的勇气,也有“握手”的诚意。

2011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会场,气氛剑拔弩张。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面对西方国家代表的无理要求和推诿扯皮,拍案而起,怒斥道:“你们发达国家已经承诺了,为什么不能落实?!”

解振华的怒火,并非无缘无故。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西方发达国家长期以来“承诺积极,落实消极”,将减排的责任推卸给发展中国家,自己却躲在一边坐享其成。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更是将“耍无赖”的本性暴露无遗。一方面,美国政府在国内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将中国作为其逃避减排责任的“挡箭牌”;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又频频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承担超出自身发展阶段和能力范围的减排义务。

面对西方国家的霸凌行径,中国政府毫不退缩,坚定地维护自身的发展权益和国际公平正义。解振华在哥本哈根大会上的怒斥,正是中国外交强硬立场的体现。

“美国人说,‘中国要承诺多少减排,我才承诺’。我说,‘对不起,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发展,我们要消除贫困,我们要保护环境,该我们做的,我们会做,但我们不做无理要求’。”

“他们说,‘你要减排,要制定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我说,‘我已经宣布了,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不是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能够做到的,是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的!’”

解振华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展现了中国外交官的风骨和担当。

在联合国多边外交的舞台上,面对西方国家的围攻和抹黑,中国外交需要这样的强硬立场,才能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支持。

然而,中国外交的“硬”,并非一味地强硬,而是“有理、有利、有节”的“硬”。

2015年,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再次召开。这一次,中国政府展现出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建设性,积极推动各方达成共识,最终促成了《巴黎协定》的签署。

2016年12月,平静的南海波澜再起。美国海军“鲍迪奇号”海洋测量船,未经中国政府允许,擅自进入中国南海海域,投放无人潜航器进行海洋勘测活动。

中国海军舰艇迅速赶赴现场,对美方活动进行识别查证。在确认美方无人潜航器后,中国海军舰艇果断采取行动,将其打捞并带走,以维护中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

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跳脚抗议,要求中国立即归还无人潜航器,并给出“解释”。时任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更是在推特上发文,指责中国“偷走”了美国的无人潜航器,行为“不地道”。

面对美方的无理要求和蛮横态度,中国政府不为所动,冷静应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指出,美方无人潜航器在中国领海进行非法活动,中国海军依法对其进行识别查证和打捞,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正当行为。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则表示,长期以来,美方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在南海炫耀武力、制造紧张局势,对地区和平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并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

“鲍迪奇号”事件,再次暴露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霸权主义行径。美国一直试图将南海变成其“势力范围”,不断加强在南海的军事存在,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企图遏制中国的发展。

然而,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中国人民解放军枕戈待旦,时刻准备着应对来自任何方向的挑衅和威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日益紧密,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考验。中印水坝争议,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

事件的起因,是中国在湄公河上游修建水坝,引发了印度等下游国家的担忧。印度等国担心,中国的水坝建设会影响到下游的水资源分配和生态环境,甚至可能被中国用作“政治武器”,对下游国家构成威胁。

面对印度等国的质疑和指责,中国政府始终保持冷静克制,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中国政府多次重申,中国在湄公河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上,始终秉持着“尊重自然、科技引领、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考虑了下游国家的利益和关切。

为了打消下游国家的疑虑,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包括:

中国主动与下游国家分享水文数据,并邀请下游国家专家参与水坝的安全评估工作。

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建立了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共同应对水资源管理、防洪抗旱、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

中国长期以来向湄公河流域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帮助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中国政府的真诚和努力,逐渐赢得了下游国家的理解和信任。中印水坝争议,也从最初的剑拔弩张,逐渐走向对话合作。

中印水坝争议,给中国外交带来了以下启示:

在国际关系中,国家之间难免存在分歧和矛盾。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发展壮大,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中国将继续加强公共外交,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中国外交,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昕梦倾城 incentive-icons
昕梦倾城
每日分享精彩文章
3709文章数 25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贵安新区:三年大变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