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毛主席听完卫生部长汇报后大怒:你们改成老爷卫生部好了

分享至

1965年,在一次中央办公厅召开的会议上,卫生部长详细汇报了卫生部的工作情况

毛主席听完汇报后,一组关于农村医疗现状的数据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让卫生部长把这组数据再重新讲一些,听着听着,他的脸色就阴沉下来,等卫生部长讲完后,他一下子怒了,质问卫生部长为什么农村和城市的医疗资源差距这么大,城市人口也不多,卫生部到底是在为谁服务,如果只为少数人服务,那卫生部应该改个名字了。

随后,毛主席果断的指示卫生部,应该把农村的医疗卫生作为工作的重点,让广大农民都能享受到医疗服务。

自此,我国农村长期缺医少药的状况慢慢得到了改变

尝试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在旧社会,中国的农村缺医少药,农民生病后根本得不到医治,城市的大医院又治不起,所以生病后只能扛着,轻症可能就扛过去了,但是如果得了重病,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村广大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十分重视,1951年的时候,党中央决定建立和发展基层的卫生组织,培养一些基层医护人员:卫生员、妇幼保健员和护士助理员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工作,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建立了县级卫生机构。

随着发展,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也分别设立了卫生院、卫生所



农村医疗卫生的框架都基本搭好了,但是又出现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匮乏的新问题,因为国家培养的大批医护人员,都留在了城市医院工作,所以,我国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最终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这条路虽然走的不成功,但是党中央毛主席并没有放弃,而是经过认真的讨论研究,决定尝试另一种方式。

那就是让城市医院派医生到农村去为农民治病

那时,为了响应党中央的这项号召,除了各级医院抽调医生组成医疗队下乡去为农民诊病,卫生部也组织起了专家医疗队深入农村为农民治病看诊。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这种方式的弊端也显露了出来,因为医疗队都是短期下乡,每次下乡走不了几个地,而且也不可能带多少医疗器械,所以也同样无法有效的解决为农民治病的问题。

再就是医疗队经常下乡,不但打乱了医院日常工作的人员安排,同时,医生们到乡下后的食宿安排也成为农村的负担。

因此,各地渐渐的不再组织医疗队下乡。农民看病难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