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交部官网,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近日同乌克兰第一副外长瑟比加在北京举行中乌外交部磋商。孙卫东表示中方愿同乌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弘扬相互尊重、真诚相待的优良传统,始终着眼两国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维护好、发展好中乌关系。瑟比加表示,乌方珍视乌中传统友谊,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愿进一步密切两国各层级交往,加强各领域合作,推动双边关系发展取得更多更好成果。双方还就乌克兰危机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另外,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举办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乌克兰外长库列巴表示,包括他本人在内的乌克兰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其实并不全面,而对于中国持何种想法,他自己也无法掌握。要知道,在出席刚落幕不久的香格里拉对话会议时,跟随美国的一贯做法,泽连斯基不仅当众将矛头对准中俄的正常贸易合作,声称“俄罗斯的武器装备中有一部分来自中国”,而且还给中国扣上了一顶大帽子,指责中国破坏了所谓的瑞士和平峰会。乌克兰外长库列巴的话,显然是在为泽连斯基打圆场。
要知道在俄乌问题上,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处于中立状态,不站队任何一方。我国甚至还承担起一个大国的责任,为世界和平事业在不断的努力。3月,就乌克兰问题我国还派出了特使进行了第二次的穿梭外交。承担穿梭外交的特使需要抵达牵扯到乌克兰问题的六个国家进行劝和的工作,但可惜的是到乌克兰的时候泽连斯基却是避而不见。不管怎么说,我国在世界和平事业上的脚步却是一直都没有停下来的。只是不乘想在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泽连斯基竟然在会议上指责甚至是污蔑中国。
在乌方邀请中方参加瑞士和平峰会这一事上,中方本来是十分重视的,但和平峰会连“具备俄乌双方认可”这一点要求都无法满足,可见是难以发挥实质作用的。也正是因为这样,中方才不愿出席,选择继续用自己的方式促进和平进程的实现。乌克兰和美西方组织的这场峰会,说白了就不是为了实现和平而召开的,他们邀请了上百个国家,却没有邀请作为另一方“当事人”的俄罗斯,摆明了就是想要逼迫其他更多国家跟自己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来谴责俄罗斯。而这种举动无疑会使俄乌局势更加恶化。
跟泽连斯基的发言相比,乌克兰副外长瑟比加的态度好很多了,但中方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参会,乌克兰政府最后可能还是要失望了。其实乌克兰和平峰会本来就存在很多问题,不一定能实现和平。首先,乌克兰没有邀请俄罗斯参会,这是和平峰会最大的硬伤。不管怎么样,俄罗斯都是俄乌冲突的相关方,如果俄罗斯不能参加,那么讨论和平就没有任何意义。另外西方国家也在阻止俄乌和解,不断向乌克兰军队提供武器装备,在背后煽风点火。现在乌克兰已经成了西方的一枚棋子。
泽连斯基配合西方国家抹黑污蔑中国在俄乌问题上的中立立场,立即引起了参会解放军代表的严重不满,很快便当场向泽连斯基发出了灵魂反问。据凤凰网报道,我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院长徐辉少将在“香会”接受采访时表示,拜登曾经说了一句非常恐怖的话,称就算乌克兰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会力挺到底。可若真的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乌克兰民众又究竟为何而战呢?泽连斯基应该好好想清楚,这对乌克兰而言意味着什么?对欧洲、全球又意味着什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近日同土耳其外长费丹在北京共同会见记者时,应询阐述了中方对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基本主张。王毅表示,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的立场就是劝和促谈,坚定不移,一以贯之。这一立场基于中国领导人在危机初期就提出的“四个应该”,第一条就是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应该得到尊重,同时也强调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该得到支持。尽管现在和谈的条件仍不具备,但中方致力于和平的努力一刻也不会停歇。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全力去争取。
此前,中国和巴西发表了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的“六点共识”,只用了短短一周,就得到了45个国家的积极回应。根据王毅外长的最新表态,已经有26个国家确认加入“六点共识”,或在研究加入的具体方式。至于俄罗斯与乌克兰两个冲突的主要当事方,也肯定了“共识”的大部分内容。虽然“六点共识”严格意义上还算不上一个完整的和平方案,但至少为停火止战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思路。而且早在李辉特使第三轮面向全球南方国家的穿梭外交时,这份倡议就已经初具雏形。
王毅指出,刚才我同费丹外长就此交流了意见,土耳其方面也对“六点共识”表示欢迎和赞赏。我想告诉各位的是,短短一周时间内,已有来自五大洲的45个国家,通过不同方式对“六点共识”作出积极回应,其中26个国家已确认加入或正在认真研究加入方式。俄罗斯、乌克兰两个主要当事方也对共识的大部分内容予以肯定。这再次说明“六点共识”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期望,是当今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中方相信,参与共同呼吁的人越多,局势降温的希望就越大,冲突升级的危险就越小。
我们也能看到,“六点共识”并非封闭性的框架,中国和巴西都欢迎国际社会支持并加入,为推动冲突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巴联合发表“六点共识”的初衷,是我们认为,乌克兰危机需要更多客观平衡的声音,不能一味地对冲突前景持悲观态度。俄乌冲突发展到今天的地步,一旦局势升级,发展中国家更没法置身事外。但我们不能指望俄乌冲突的几个当事方会有相向而行的自觉,所以需要更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中去。
另外,王毅外长在与土耳其外长共同会见记者时,也对此事作出了明确回应。王毅外长强调,中方的立场始终是劝和促谈,这一立场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尽管当前和谈的条件尚不具备,但中方推动和平进程的努力不会停止。对于瑞士筹备的“和平峰会”,中方多次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得到了瑞士方面的积极评价和感谢。但中方是否参加,将根据自身立场自主决定。
毛宁说,中方关于和会的这些要求公平、公正、不针对任何一方,体现在近期同巴西共同发表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共识》中,反映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关切。根据各方反馈以及公布的会议安排,中方提出的这三个要素看来都难以实现。毛宁表示,“会议安排同中方要求及国际社会普遍期待还有明显差距,中方难以参会,已向有关方通报了中方考虑和关切。我们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同各方保持沟通,共同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积累条件。”
从发言人毛宁以及王毅外长的讲话可以看出,中方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中方的态度一直如一,表现出公开透明、客观中立的特点。其次,对于解决乌克兰问题,中方拥有独特而深刻的见解,任何势力都不应该试图干涉其立场。第三,中方的立场得到了广泛支持,因此,美国及其西方盟友,以及泽连斯基等人,不应该随意援引所谓的“国际社会”来施压。事实上,即便在西方内部,对于瑞士主办的国际会议态度也较为悲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