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55年周总理见到救命恩人,直言:你的军衔是低了些,恩人作何答复

0
分享至

前言

他没有过硬的军事指挥技术,却在自己的“战场”上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他的医术妙手回春,救人无数。

就连周恩来总理也曾命悬一刻之际,正是他,将周总理从鬼门关硬生生拉了回来。

1955年,授衔典礼上,他被授予了少将军衔。不仅大家都觉得他的军衔评定过低,就连周总理也直言:“评为少将是低了些。”

那么,这位被周总理称为救命恩人的人究竟是谁呢?他对于自己的军衔评定他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周恩来:“要不是你救了我,我早完了”

他就是李治,出生于一个木匠家庭。在李治读中学时,他的家乡发生了霍乱,在那个年代,医疗条件不发达,且地处偏僻,夺走了众多人的性命。

李治的儿时玩伴,也没能逃过一劫,死于了霍乱。李治悲痛万分,而他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下定决心,报考医学,走上治病救人的道路。

从上海南洋医科大学毕业后,本来开了个小诊所为乡亲们看病度日。但没多久,在国民党张辉瓒部队的逼迫下,李治被迫来到了国民党,担任了军医。

1930年,张辉瓒被蒋介石调往前线与红军展开激战,他的所到之处,不论学校、医院、银行都被炸毁,还疯狂屠杀民众,搜刮钱财。

经过大半天的激战,张辉瓒部全军覆没,李治也因此被俘,这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了红军。

他被红军的人道主义精神所打动——他们不仅不杀俘虏,反而给予医疗救治,传播革命道理。

李治看到了一个不同于国民党的、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军队,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于是决定加入红军。

张辉瓒

当红军长征来到云南的时候,周恩来的身体愈发虚弱,他持续高烧,一病不起,接连昏迷了好些天,仍旧没有苏醒的迹象。

之前周恩来一直在前线指挥工作,大家也以为他是工作劳累,身体虚弱,以至于寒意侵袭入体,得了重感冒。

但医生开完药物服下后,仍没有好转,于是便叫来了李治。李治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细致观察一番后,断定这是由病菌引起的肝脓肿。

其他医生对李治的这一结论持以怀疑的态度,而李治也为了进一步印证自己的结论,决定采取穿刺检查。

穿刺检查,就必须要一针到位,直穿脓肿部位。在那样的艰难医疗条件下,注射用的针头太短了,是非常不利的。

而且万一穿刺不成功,或者诊断有误,病人也会因此遭罪,不仅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就连李治也要搭上自己的名声,承担责任。

在那个医疗条件极其有限的年代,穿刺检查无疑是一项极具风险和挑战的任务。但李治顾不了那么多,时间就是生命。

最终,他的努力没有白费,穿刺成功,流出了大量的脓液。医生们见到这一幕,也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

然而当下没有消炎的药品,接下来又该如何治疗呢?李治突然想到自己在学校学习到的一个方法——烂穿结肠壁

只不过这个方法尤其危险,稍有不慎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而这个方法最重要的就是依靠病人自己的抵抗力扛过来。

为此,李治找到了含有维C的豌豆尖,让周恩来每天服用大量的豌豆尖以维持自身的抵抗力。

同时,李治还不忘观察周恩来的排便情况。好在没几天,周恩来的烧也退了,也保住了一条性命。

李治又让周恩来服下了些清热解毒的草药,没多久,周恩来就痊愈了,又能上前线指挥了。

之后周恩来还对李治说:“多亏了你,要不是你救了我,我早完了”

“李治同志不能死”

1935年,红军队伍行进到了苗族地区,贺子珍即将生产,但苗族的传统习俗是女性是不允许在屋内分娩的

经过一顿反复劝说,终于是说服了当地的苗族同胞,同意空了间屋子出来,李治作为红军中的医疗人员亲自为贺子珍接的生。

孩子平安出生后,贺子珍不忍孩子跟着自己的受苦,狠下心来,拿了些钱财交由了老乡收养,不过后来再去找时,孩子并没有找到,也是一个遗憾。

一天,临近黄昏,部队正在草地上休整时,突然敌机袭来,对着地面就是一阵轰炸,随后便扬长而去。

李治起身发现自己没受什么上,便起身去查看其它人的情况。这时突然有人惊慌失措地喊道:“贺子珍牺牲了!”李治心头一紧,急忙跑到贺子珍的身边。

只见贺子珍浑身是血,躺在草地上奄奄一息。李治迅速为她把脉,发现她的脉搏虽然微弱但仍有跳动。他松了一口气,立刻开始了紧张的救治工作。

他小心翼翼地剪开贺子珍的衣服,发现她被炸伤了七处之多,胸前布满了被小石子崩出的伤口,甚至肋骨中也嵌入了弹片,不过好在这些都没有危及到性命。

贺子珍此时也悠悠转醒,伤口传来的剧痛,让贺子珍忍不住直冒冷汗。李治便开始对贺子珍进行救治,将弹片一一取出。

完事后,再将碘酒往伤口上抹,贺子珍痛苦地呻吟,为了分散她注意力,李治还跟她聊天唠嗑。没多久,贺子珍的身体虽然仍旧虚弱,精神状态却越来越好。

红军最终抵达了陕北根据地然而李治却不幸患上了感冒。由于条件艰苦缺乏医疗设备和药品感冒很快发展成了肺炎使他昏迷多日一病不起。

当他从昏迷中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然天天有鸡蛋吃这让他感到十分疑惑。他询问警卫员得知是毛主席来看望他时留下的给他补充营养的。

这时,篮子里的一张纸条吸引了他的注意,纸条写着:“李治同志不能死!”

毛主席在工作之余,他几乎将全部的时间都用来看书了。有时,他甚至会在洗脚的时候,也舍不得放下手中的书籍。

一天,李治来给毛主席送药时,见毛主席全神贯注地阅读,也没意识到旁边有人来了。

便轻声提醒主席该吃药了,主席这才回过神儿来,拿起药就忘嘴里送,一手又将书本拿了起来,还向李治兴致勃勃地介绍自己最近在看的书籍。

李治还是毛主席和贺子珍之间的“情感调解员”。一天,毛主席和贺子珍因为一些琐事吵得不可开交,李治听到动静后,急忙赶过去劝架。

两人见来了人,虽然彼此的气都还没有消,但也不好再吵下去了。

李治与贺子珍是同乡,瞬间打破了尴尬的气氛。贺子珍被李治逗得哈哈大笑,之前的怒气也烟消云散了。

李治见状,便开始劝解,他认为主席平时对革命工作忙的焦头烂额,身心疲惫,贺子珍应该多加理解和包容。

转头又拉着主席到自己那边,与主席又谈起了家常,聊起了彼此的少年时代。看到主席的情绪有所缓和,便开口询问主席刚刚吵架的原因。

毛主席也坦诚地表示自己的性子有些急躁。在李治的耐心调解下,两人都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一场风波也就此平息。

“我是‘八路军派’,不是‘德国派’”

李治的医术是出了名的,被人们称为“大金刚”。在为病人量血压时,不用血压计,常常通过两根手指便可晓,让人叹为观止。

陈赓对李治的医术颇感好奇,遂与他进行了一场打赌。他让李治先以切脉的方式为自己量血压,随后再用血压计进行验证。

结果,李治的判断与血压计惊人地一致,让陈赓将军心服口服,对李治的医术赞不绝口。

在李治的手中,无数生命得以延续。他认为医学不是儿戏,应当更加谨慎对待。为了提高自己的医术,李治还通过自学德语、日语,来阅读国际医学书籍。

在延安时,李治遇到了一位德国籍医生米勒,当米勒听到李治用流利的德语向自己问候时,他惊讶不已。

得知李治曾就读于上海南洋医科大学(德国教会办),米勒更是兴奋地称他为“德国派”的高材生。

李治笑着说道:“我是‘八路军派’的,不是‘德国派’的。”米勒也附和着说:“我也是‘八路军派’的!”

李治在医德方面更是堪称楷模。每当他为穷苦百姓看病时,总是分文不收,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

有一次,一个村子里的人因为黄水病肆虐而病死无数,李治就带着十几个人在村子里住下,查明病因。

有些人觉得这种黄水病是传染病,太危险了,不想在村子里住下。李治神情严肃,说道:

“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人人都像你们这样撂挑子不干,那还配做医生吗?”

之后经过一番探查发现病因是由于当地人吃酸菜不当引起的,好在及时采取了措施,危险也不至于再度扩散。

1950年,李治负责军事学院的卫生工作。然而,由于经费紧张、器材匮乏,他不得不向刘伯承求助。

刘伯承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经过一番商讨后,李治只身来到了北京,前往毛主席的住处。

然而,当他来到毛主席的住处时,却被警卫员拦在了门外。警卫员看到李治带着枪,坚决不让他进入。

但毛主席得知此事后却表示:“别说带着枪了,就是带着刀也得让李治同志进来。”

在见到毛主席后,李治虽然内心激动不已,但由于性格内向、脸皮薄,他始终没有开口提及经费问题。毛主席看出他的犹豫和为难,便主动询问他有何困难。

在得知李治缺乏器材和经费后,毛主席笑着问道:“需要多少经费?”李治伸出三个手指头表示:“3000万(旧币,相当于后来3000元)。”

毛主席听后哈哈大笑说:“我再给你加个‘零’!”

1955年,在授衔典礼上,李治被授予了少将军衔。不止大家觉得他的军衔评定过低,就连周总理也直言:“评为少将是低了些。”

李治听后却毫不在意地摆手一笑说道:“什么军衔不军衔的,有饭吃,有地方住就行了。”

结语

李治对待子女也十分严格,常常叮嘱他们不允许搞特权。他的小儿子在西藏参军时,条件非常艰苦。

军区领导知道他是李治的儿子,便想将他调往军区直属队。李治当即表示:别人能吃的苦,你也可以,不能搞特殊。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小兵家历史 incentive-icons
小兵家历史
专注科普历史冷知识
640文章数 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