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86年刘伯承病重,妻子急电大冶有色金属公司:请赵开义迅速来京

0
分享至

1986年,春风正好,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的赵开义接到一条让他心头一紧的加急电报,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重如千斤:“请赵开义同志速来北京。”电报下面签着的是“汪荣华”三个字。

赵开义一看这电报,心里就有数了,他知道这事儿非同小可。



赵开义曾是公司的副经理,可他的人生早已不仅仅局限于这份职位,过去与国家的几位重要人物有着不解之缘。

这次,如果不是因为他敬爱的老首长刘伯承病重,首长夫人是绝不会给他发这样的加急电报的。

“老伴儿,我得立刻去北京。”赵开义对他的妻子说,声音里没有丝毫的犹豫。

“那你得赶紧的,别耽搁了。要不要我们全家一起去?”妻子一边忙着帮他收拾行李,一边关心地问。

“嗯,一起去吧。这次不知道能不能见到老首长最后一面。”赵开义的心情沉重,但他尽力保持着镇定。

北京之行对赵开义来说,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程,更是回顾那段战火纷飞岁月的机会。

赵开义当年作为一名青年参加了革命,与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有过深厚的交往。尤其是那一次,他冒着生命危险,将刘伯承的儿子刘太行送往延安,这段历史让他与刘伯承家族结下了不解之缘。

北京,商业部招待所。



“赵开义同志,40多年没见了吧!”汪荣华看到赵开义,仿佛看到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满眼都是对这位老战友的感激和尊敬。

“是啊,汪荣华同志,我也十分想念您和刘帅啊!”

赵开义紧握汪荣华的手,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第二天,刘伯承的儿子刘太行带着家人,一同来到招待所接上赵开义全家,一起前往301医院。

一行人,虽然心情沉重,但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对刘伯承元帅的深深敬意。

在医院的走廊里,赵开义的脚步变得异常沉重,知道这一次,可能是他最后一次见到自己的老首长了。

那份对革命事业的忠诚,那段共同奋斗的岁月,在他心中永远难以磨灭。

赵开义跟随刘太行走进了病房,心里千回百转,思绪如同潮水般涌动。

他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刘伯承,那位曾经英姿飒爽、指挥若定的老首长,如今已是身体虚弱,面容憔悴。

即便如此,赵开义仍能从他那微弱的眼神中感受到那股不屈的革命意志。



“刘师长,是我,赵开义。”赵开义声音哽咽,他尽力让自己的话语清晰。

刘伯承转动着头,努力地睁大眼睛,当他的目光与赵开义相接时,似乎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光芒闪过。

他想要说些什么,却因为体力不支,只能轻轻地握着赵开义的手。

这一握,仿佛是在传递着过去那段患难与共的战友情谊,也是对赵开义这么多年来无私奉献的肯定和感谢。

赵开义感到一种深深的荣幸与悲伤交织在心头,他知道,这位老首长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旧心系国家和人民。这份重托,这份情义,让赵开义的心沉甸甸的。

赵开义静静地坐在刘伯承的床边,不需要太多言语,只想用自己的陪伴表达对老首长最深的敬意和不舍。

他回想起自己年轻时的那段日子,是刘伯承给他无数的鼓励和指引,让他在革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此时,汪荣华走了过来,轻声对赵开义说:“赵同志,你能来,我们全家都十分感激。老首长这些年来时常提起你,他对你的信任和重视,是有目共睹的。”

会见结束后,赵开义和家人依依不舍地告别刘伯承和汪荣华一家。

他们知道,这次告别,可能就是永别。在赵开义的心中,刘伯承的形象将永远铭记,那些年轻时共同战斗的日子,将成为他一生最宝贵的记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历史龙元阁
历史龙元阁
欢迎大家关注!
2827文章数 45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