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苏州在制作艾草香囊。 记者 王可摄
本报记者 王可 本报通讯员 金王栋
虽然苏州还未入梅,但是随着雨丝从屋檐缓缓落下,空气中似乎弥漫着淡淡的水汽,湿气渗入角角落落。湿漉漉的天气也激发了苏城百姓应对天气的智慧和创造力——街头巷尾,都在以一种细腻而富有创意的方式,展现着与潮湿天气“和谐共处”的生活艺术。
晒晒老苏州的除湿艺术
昨天,在苏州阊门的深巷里、老宅前,一串串由竹篮装着的石灰与艾草小包,不时“摇曳生姿”。这些“除湿包”是古城居民在“对抗”天气潮湿与蚊虫时,凝结而成的智慧结晶。
王凤明,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也是这些“除湿包”的制作者。“在我小时候,每到天气潮湿的时候,奶奶总会带着我一起做这些小包,一边做一边给我讲故事。”王凤明言语中满是对过往的怀念。
石灰与艾草的搭配看似简单,却蕴含了古人的生活智慧。石灰,作为一种天然的干燥剂,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的湿气,有助于减少潮湿环境下霉菌的滋生;而艾草,其独特的香气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有驱邪避凶、净化空气的功效。两者相互融合,既能有效除湿祛湿,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驱赶蚊虫的效果。
王凤明告诉记者,在做这些“除湿包”时,总会吸引一些好奇的邻居驻足询问。每当这时,她都会热情地分享制作方法,从挑选新鲜艾草,到如何将石灰粉与晒干后的艾草均匀混合,再到如何用彩绳绑扎成小巧精致的挂饰……每一个步骤都倾注了她的心血。这份热爱也渐渐感染了周围的人,使得这项古老的手艺在街坊间得以传承,成为一种增进邻里感情、传递文化记忆的方式。
分享舌尖上的除湿秘籍
在湿答答的天气,苏州人的餐桌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曹红花是三元一村小区的“烹饪高手”,“最近,我们家常吃的就是冬瓜排骨汤,很适合这样的天气。”冬瓜的清甜与排骨的醇厚相得益彰,再撒上一把细盐调味,一锅清热去湿、味道鲜美的养生汤便完成了,不仅能够利尿消肿,还能在闷热的天气为家人带来一丝清凉。
曹红花还会特意熬一锅薏米绿豆粥,早上一碗,帮助家人清热解毒,对抗体内湿气。她会将泡好的薏米和红豆加到适量的水中,小火慢熬,不断搅拌,直至绿豆开花,然后根据家人的口味轻撒一些冰糖,一碗色泽诱人、清甜可口的薏米绿豆粥便完成了。这碗粥不仅能清热解毒,对抗湿气,还因那自然的甘甜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成为家中早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他们就爱吃我做的这口粥,说是甜丝丝的,比外面的饮料好喝多了!”曹红花乐呵呵地说。
曹红花还不忘多做一些,分装成精致的小碗,逐一送到邻居家。这份不经意间传递的温暖,让整个小区都弥漫着温馨和谐的气息。
启动温情满满的除湿行动
昨天,在姑苏区馨泓路,一场名为“巧手除湿 共享晴天”的活动正在火热开展。现场,老苏州们聚在一起,用废旧布料缝制艾草香囊。老苏州陆桂花展示了她手工缝制的香囊,里头填充了薰衣草、丁香等天然香料。“不仅能防潮,薰衣草还有助于安神助眠。”陆桂花介绍道。记者看到,这些香囊不仅外观精致、色彩斑斓,更蕴含着自然与传统的韵味。香囊内填充的是精选的薰衣草、丁香等天然香料,薰衣草以其舒缓的香气闻名,能够帮助缓解压力,促进睡眠;丁香则自带一股淡淡的药香,有助于驱蚊防虫、防潮除湿。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只香囊都是陆桂花用心挑选材料、一针一线亲手缝制而成。她还会加入艾草、薄荷等其他香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只自己使用,陆桂花还将这份手作的温情传递给街坊们。她每年都会预留时间,专门为住在周边的老人和孩子制作一些特别的香囊,用五彩丝线编织成各种形状,如小动物、吉祥物等,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分发给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和需要帮助的家庭,深受大家喜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