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48年李讷准备上学,江青提出一个请求,毛主席怒斥:这是什么话

0
分享至

江青虽然不算是一个很好的母亲,但她对唯一的女儿李讷也是非常关心的。1948年李讷的年纪到了,准备上小学,江青担心孩子便向毛主席提出一个请求。谁曾想毛主席听后当即怒斥道:“你说的这是什么话?”

那么江青提出了怎样的请求,竟然能让毛主席动怒?


毛主席、江青

毛主席和江青的独女——李讷

1938年11月20日,毛主席和一个从上海来的女演员蓝苹结了婚。蓝苹是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介绍,于8月下旬来到延安的。来到延安后,蓝苹要求恢复自己的党籍,恢复党籍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因此中央对她进行了审查。

11月,蓝苹来到中央党校学习,并在这里遇到当年她母亲在诸城帮佣的张家二少爷、如今已经是中央党校的校长康生。老乡见老乡,亮眼泪汪汪,这也让无依无靠的蓝苹找到了“靠山”。

在延安,蓝苹参与了话剧《血祭上海》的表演,演出结束后,中央宣传部设宴招待了全体演出人员。在这次宴会上,蓝苹第一次见到毛主席,从此对他展开热烈的追求。

那么毛主席为何会选择蓝苹呢?

首先,蓝苹长得很漂亮,她当时只有24岁,且很会打扮自己,在不少人中是一个闪亮的存在;其次,蓝苹有比较高的文化和艺术素养,她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正楷字;再次,蓝苹面对很多大场面从不怯场,应对自如;最后,蓝苹的个性和爱好与毛主席十分相似,两人之间也会产生惺惺相惜的感情……


毛主席和蓝苹结婚后,她改名为江青,两人两情相悦,生活恩爱,互相照顾和关心。起初江青在生活上照顾毛主席很是体贴周到,不仅给毛主席织毛衣,还给他做他爱吃的湖南菜,晚饭后还会陪主席一起去散步。

毛主席工作闲暇之余,江青就会打开史沫特莱送给毛主席的留声机,在上面放上唱片,让毛主席放松心情;她知道毛主席喜欢看京剧和听京剧,因此经常收集一些京剧唱片播给毛主席听;有时候江青还会亲自给毛主席唱一些京剧,主席听得格外入神,经常会跟着江青唱的京剧用脚拍打节奏。

江青不仅在生活上细心照顾毛主席,在工作上还是他的得力助手。江青总是将毛主席的办公桌整理得井井有条,毛主席要看书,她会第一时间找到这本书,并放在主席面前;毛主席工作累了想吸一根烟,江青连忙去拿香烟,点燃后递给主席;毛主席工作时她总会事先沏好茶,还会细心地将茶杯的柄朝着主席,方便他一伸手就能拿起茶杯。

值得一提的是江青的本性是张扬的,但和毛主席结婚后,她却表现得十分低调,见到谁来都会微笑示意,极少说话。因此不少人都对江青有很好的印象,大家都说:“我还没开口说话,她已经朝我笑出来了,这怎么让人不对她印象好呢?”


1939年年初,江青和毛主席结婚没多久,她就主动要求去南泥湾参加劳动几个月。当时大家照顾她是领袖的妻子,所以没让她干开荒、种地等粗活,江青便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织了十几件厚厚的毛衣,这些衣服也算是她的劳动成果。

当时江青的脾气是随和的,对工作人员也很好,不仅时常给他们剪头发,还会给他们讲文化,让大家学习知识,或者一起玩扑克牌,身上完全没有领袖夫人的架子。

延安时期,来毛主席窑洞做客的客人是非常多的,江青通常情况下都是先给客人倒了一杯茶,然后就退出窑洞,给毛主席和客人留有聊天的时间,从不会在一旁打扰;来了外国记者或者是国民党统治区的客人,她也是回避不露面的;有时候毛主席让她出来见见客人,她也仅仅是和对方握个手、点点头便离开了……

1940年8月,江青为毛主席生下一个女儿,毛主席为她取名为李讷,这也是主席最小的孩子。由于当时毛岸英、毛岸青和李敏都在苏联,因此李讷的诞生令毛主席十分高兴。活泼可爱的李讷令毛主席的窑洞充满欢声笑语,家庭气氛也越来越温馨和融洽。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一旦投入到工作当中,就很难有休息的时间,那么如何让他休息一会儿呢?这曾是工作人员最难解决的一个难题。不过随着李讷的诞生,这个难题得到解决。


毛主席和李讷

工作人员知道毛主席很喜欢这个小女儿,所以李讷便成为他们“对付”毛主席的秘密武器,每当大家看到毛主席工作累了还不休息的时候,工作人员就把李讷推到他的办公室。只要毛主席看到女儿,就会放下手中正在看或者批改的文件,逗一逗女儿,或者带李讷出去散步。

1947年3月,延安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蒋介石调集20万大军准备向延安进攻。毛主席和中央经过研究和讨论后,决定主动撤离延安,将延安变成一座空城。毛主席是最后一个撤离延安的,尽管敌机在不停地轰炸,地面也传来隆隆的炮声,但毛主席还是不慌不忙地带着李讷最后撤离。

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还笑着对李讷说:“看看飞机轰炸,听听大炮的轰隆声,这也是对你的一种锻炼啊!”

3月18日,毛主席等人最后一批撤离延安。6岁多的李讷跟着父亲一起昼夜行军,白天还好,能坐在汽车里行军;但到了晚上,尤其是在不能开车和在山间小路的时候,李讷年纪还小,只能靠人背着。由于道路崎岖,人背着一个小孩子也不是很安全,好在有一位战士找到一副马鞍子的铁架子,将李讷捆在铁架子上。就这样,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背着李讷,顺利撤离延安。

不久后,中央和毛主席再次研究接下来的打算,后来决定留在陕北和敌人展开“蘑菇战术”。当时形势十分严峻,毛主席为了李讷的安全,不得不将她送走,由一位名叫李若的阿姨照顾李讷的生活。


尽管前方战事紧张,但毛主席还是牵挂着李讷的安全,他在给邓颖超和康克清的电报中还提及过李讷:“李若担任保姆以及管理李讷的办法很好!”

10月8日,毛主席给儿子毛岸英的家书里也提及了李讷:

“你最近给李讷写信了吗?她虽然和我们距离很近,但毕竟不在身边,还是有些担心。她经常寄来自己画的画,也没有生病……”

大家能从这封家书中看出一个现象,那就是尽管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毛主席还是尽量抽出时间和孩子们联系,尤其希望家里人能够团结一致,兄友弟恭。而李讷给毛主席寄来的画作也给他那激烈的战争生活带来一丝乐趣,增添愉悦。

江青因李讷上学一事提出要求,毛主席怒斥:说的什么话

1947年10月,李讷7岁了,是时候上小学了,但因为当时还处于战阵时期,情况不稳定,毛主席就没有让她上学。但李讷身为毛主席的女儿,怎能不学习呢?于是,高小毕业的韩桂馨作为家庭保育员来到毛主席家里工作,除了负责照顾李讷外,还负责教她读书认字。


韩桂馨来工作这天,李讷向父亲保证:“爸爸我一定好好学习,绝不淘气!”毛主席笑着说:“好好学习是对的,但不淘气我们还可以商量一下。乱淘气是不对的,不过可以有点小淘气,孩子淘气是天性,也是聪明健康的一种表现,明白吗?”李讷点点头。

1948年,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李讷的年纪也越来越大,再加上此时战事已逐渐稳定,毛主席便考虑让她去上学。不久后,毛主席和中央的其他领导人商量后,决定在村里找一间空房子,然后将孩子们集中起来,派一个老师去教他们读书识字。

空房间和老师人选都找好了,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们去读书。李讷身为毛主席的女儿,自然要起一个带头作用,但照顾李讷的阿姨却认为她的身体不是太好,应该在家养养或者长大一点再去读书。

当阿姨将这个想法告诉给毛主席的时候,主席却摇了摇头,说:“不行啊,讷娃是我毛泽东的女儿,她应该起一个带头作用,更何况她年纪也到了,要多出去读读书,交交朋友。”

一旁的江青听后也是一脸的担忧,当她听到主席说要让李讷出去读书的时候,忍不住说:“主席,李讷现在是不是有点小?”毛主席看了江青一眼,然后说:“你不放心的话,可以让阿姨去学校,她不仅可以照顾李讷,还能照顾其他小朋友。”


话虽如此,但江青还是有些不放心,她说:“就算阿姨去了,但有那么多孩子在,万一没有注意到李讷怎么办?万一发生点意外怎么办?”可怜天下父母心,在父母眼里心里,孩子永远是排在首位的。

还没等毛主席说话,江青又说:“还是让李讷留在家里吧,我可以教她读书认字,家里也更安全一点。”

毛主席听后当即怒斥道:

“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毛泽东的女儿怎么能一直躲在家里不出门?难道就因为你觉得外面不安全就不让她出去,那她以后出去上学怎么办?你现在拘着她,对她的成长是没有一点益处的!只有让她出去和其他人接触接触,才对她有好处!”

江青仔细想想毛主席说的话,认为他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便小声说:“您别生气,我知道错了,那就让她出去读书吧。”就这样,在毛主席的安排下,李讷终于能走出家门,接触更多小朋友,获取更多的知识。


1957年9月,毛主席在武汉开会期间,当谈到干部子女的教育问题时,他问时任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的梅白:

“你还记得曹操是如何评价汉献帝的吗?现在的高级干部子女,其实和‘汉献帝’一样,有些也是‘阿斗’。中央机关的托儿所、幼儿园,孩子们互相比坐的是什么汽车,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还要比谁的官最大,这不是在培养一批贵族少爷小姐吗?”

毛主席不喜欢这种现象,他认为干部子女不能娇生惯养,要能吃苦,要严格教育,让他们经历风雨,到大风大浪中去磨炼。

毛主席之所以给两个女儿取名李敏、李讷,就是希望她们能成为少说空话、多做实事的人。毛主席对孩子们也没那么大的期望,他不奢望孩子们能当科学家、政治家,只希望他们能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自己无愧于自己就行了……

1958年1月下旬,李讷突发急性阑尾炎,需要去医院做手术。因为李讷在小的时候,打针不小心将针头断在肉里,此后一直没能取出,所以此次去医院也要做取出针头的手术。

当毛主席得知女儿要同时做两个手术的时候,还是非常担心的,但他没有办法像寻常老百姓那样去医院看望自己的女儿,只好给李讷写去一封信,在信中鼓励女儿一定要坚强,一定要战胜病魔。在信的最后,毛主席还写了句:“讷娃,爸爸等你回来。”

这句话不仅包含着一位父亲对女儿的关爱和呵护,还透露出她对女儿战胜病魔的信心。


1959年,李讷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上大学后,学校教学方法和之前有所不同,这也导致李讷格外头疼,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缓解压力,李讷决定给父亲写一封信,寻求帮助。

当时毛主席正在杭州开始他为期两个月的特殊读书生涯,因此回信也比较晚:

“讷娃,爸爸已经收到你的信了。你要记住一点,读书不能急躁,要由浅入深,慢慢积累书本中的知识。大部头书尽量少读一些,十年八年渐渐多读,学问就一定能搞通了。我在这里很好,你不用担心,我读的是经济学,我也要下定决定,将这门学问更弄清楚。”

毛主席通过这些话告诉女儿读书应当有所选择和侧重,也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后厚积薄发的效果。这不仅仅是做学问的最好途径,也是做学问的基本规律。

江青不同意女儿婚事,毛主席却批示:同意

1960年是我国三年困难时期,毛主席已经7个月没有吃过一口肉了,经常都是一盘野菜当做一餐,一盘菠菜支撑一天的工作。当工作人员替毛主席按摩的时候才发现,主席脚背的肌肤一按下去就是一个坑,久久不能平复,这就是浮肿。


周恩来一次又一次来劝说:“主席,您就吃一口猪肉吧,就算是为了全国人民也吃一口吧……”毛主席摇摇头,说:“你不是也没吃吗?大家都不吃,我怎么能吃呢?”

当宋庆龄得知毛主席许久没吃肉,她担心主席的身体,便亲自送来一网兜的螃蟹。毛主席出于对宋庆龄的尊敬,所以收下了这些螃蟹,但宋庆龄一走,他就将这些螃蟹转送给警卫战士了。

当时李讷是住校的,只有每周六才能回家。学校在郊区,一旦有活动耽误的话,要天黑才能离校。李银桥担心李讷一个女孩子走夜路不安全,便瞒着毛主席派车去接。

汽车停在校门外一处比较僻静的地方,然后李银桥进校找李讷,两人走出校门后再悄悄坐车回家。李银桥认为这样做学校里的同学和老师是不会注意到的,也不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件事还是被毛主席知道了。

毛主席将李银桥叫去,严厉地批评了他,他有些不服气地说:“天那么黑,让李讷一个女孩子独自走夜路很不安全……”毛主席没有说话,只是用严厉的眼神盯着李银桥,沉默一会儿后说:“别人家的孩子就能走夜路,为什么我毛泽东的女儿不能走?”


李银桥大声说:“就是因为她是毛泽东的孩子,我才去接的!”毛主席被李银桥的话给惊到了,刚想训斥,没想到李银桥又说:“敌人不会对别人的孩子感兴趣,但他们会对你的孩子感兴趣!”

毛主席的怒气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当时国民党正在叫嚣要“反攻大陆”,而李银桥的敌情观念让他感到十分满意。不过毛主席还是说:“尽管如此,但还是不能开车去接,让她自己骑车回来吧。”

毛主席就是这样严格,尽管对方是他最疼爱的小女儿。

看着李讷一年比一年大,江青非常着急她的婚事,而毛主席则有言在先,不希望孩子们找高干子女。因此,江青只好将目光投向民间,反复物色后一位来自浙江美术学院的学生张永生走入她的眼中。

张永生和李讷同年,是安徽含山人,不仅长得白净,口才还很好。1968年,在江青的介绍下,张永生和李讷认识了,由于是同龄人,两人间的话题很多。不过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江青越来越不看好张永生,他和李讷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1970年,中央办公厅在井冈山下的江西省进贤县举办了一所五七干校。毛主席要求李讷下去劳动劳动,李讷二话没说来到江西省进贤县。李讷穿的很普通,再加上性格比较内向,所以一直都是独来独往,很少和其他人交流,自然也没遇到心动的人。

五七干校有一位名叫小徐的工作人员,他热情开朗,见李讷经常一个人,便邀请她和自己打球、散步。久而久之两人越来越熟悉,也从普通的朋友关系变成男女朋友关系。

李讷的恋爱惊动了五七干校,校方很快上报给江青,而江青面对女儿的爱恋却持反对意见。小徐虽然长得眉清目秀,身世也清白,但他却只是一个服务员,这让江青很是不满。而李讷也十分固执,她甚至说:“我这辈子非他不嫁!”

1970年8月,江青在庐山参加九届二中全会,她将李讷叫到山上见面,其目的就是劝她不要和小徐继续在一起。但非常可惜的是李讷和江青一样固执,她们两个各执己见,谁也不肯听谁的,最后闹得不欢而散。李讷见母亲这里行不通,便给父亲写信,希望他能同意自己和小徐结婚。


1971年9月13日上午,毛主席收到女儿的报告,他看了许久都没有说话,随后喊送信人进来说话。毛主席认真询问送信人男方怎么样?是哪个单位的?和李讷的关系怎么样等等……

送信人介绍说:“他叫小徐,东北人,是个服务员,不过政治背景很干净,和李讷的感情很好……”毛主席听后点点头,然后在李讷的报告上批示:“同意。”并让工作人员转送给江青查阅。

毛主席都同意李讷和小徐的婚事,江青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就这样,李讷和小徐在五七干校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婚礼。然而非常可惜的是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李讷和小徐间的矛盾越来越多,最终以离婚、李讷独自抚养儿子结局。

1976年10月以后,李讷搬到北京西郊的一间四合院内,和儿子住在一起。此时的李讷已经完全平民化,不仅拉板车买煤球,还排队买大白菜,儿子在课余时间则会帮她洗衣做饭。但李讷的工资实在是太少了,根本养活不了她和儿子……
李银桥得知李讷生活不好后,便动了给她介绍对象的心思。在李银桥的介绍下,李讷认识了他的老战友王景清。王景清有过一次不如意的婚姻,现在是单身。李银桥认为王景清虽然比李讷大十几岁,但他的政治水平和文化程度都是比较高的,最重要的是为人厚道,也会做家务,是个不错的人选。


1985年,李讷和王景清决定结婚,两人的婚礼很简单,只摆了一桌酒席,请了叶子龙和李银桥夫妇等。很多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同志都来祝贺,中央领导人对此也十分关心,杨尚昆更是送上一床大被套和几斤巧克力。

当江青知道女儿再婚的消息,以及对方是个很不错的人后,便放心了,她认为女儿终于有了一个幸福的归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伤心鱼头
伤心鱼头
伤心鱼头
661文章数 1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深陷恒大地产财务造假风波 普华永道前八大客户全丢了

头条要闻

深陷恒大地产财务造假风波 普华永道前八大客户全丢了

体育要闻

“意大利很弱”,不再是错觉了

娱乐要闻

白玉兰明星反应精彩 胡歌获奖唐嫣激动

财经要闻

A股上半年人均亏损1.2万 你亏了多少?

科技要闻

Meta低头,库克认错,XR设备还不相信高端

汽车要闻

小鹏MONA M03 7月3日首发 15万紧凑级

态度原创

教育
游戏
亲子
时尚
数码

教育要闻

高考录取结果查不到怎么办?

都可以兑换!五款任天堂第一方游戏加入任亏券阵容

亲子要闻

这位宝妈你该不会觉得你小孩子的脚是香的吧?

50岁穿衣就看她们,“简单款”穿出不俗的气质,高级有时尚感

数码要闻

【IT之家开箱】vivo Pad3 平板图赏:金属一体化机身,简洁时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