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深圳最“难进”公园,每月限20人,很荒很野

0
分享至



远远望去,郁郁葱葱,一片绿意盎然;走进细看,杂草丛生,一片闲置野地。

五彩斑斓的鲜花和造景,没有;拍照打卡的廊桥栈道?也没有。

如果不是提前知晓,来到这个地方,真的很难相信这是深圳的一个公园,还是一个位于市中心而且最“难进”的公园。

相比起每天有80人参观名额的内伶仃保护区,这里名额更为稀少——每个月最多20人。

深圳作为“千园之城”,最不缺公园。但这样的公园,全深圳唯独只有一个。

今天,随我们走进“荒野”,一起探秘。


01

“这真的是个公园?”



“在农村,在乡下,这样的荒地不是随处可见?”这可能是很多人来到这里的第一感受。

确实如此,但这块“荒地”出现在深圳,还出现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福田,更何况旁边就是规划设计都十分不错的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事情就变得值得玩味起来。

这个很不公园的公园,与深圳其他公园大为不同,主打一个啥也没有,野花野草野蛮生长,除了一条小径几乎看不到有人为设计的痕迹。




园里最为显眼的建筑只有一座观测塔, 除此之外,科普展馆藏在土坡里,围墙用生蚝壳掩盖着,而公共厕所也隐藏在地下。

公园整体的设计如同这片荒野一样简单,仅有两个区域,通过一条简单的观测路径相连。

一头是石子水泥路加上锈迹斑斑的耐候钢,周边几乎都长满了野花野草;另一头靠近红树林,木制路径隐藏着茂盛的植物中。



荒野荒野,荒的地方往往更野。

沿着小径走过路过时,总会有不少虫子扑翅而过,充满着原始自然的野性,惹得小朋友连连大叫。

这里的滩涂和湿地,是黑脸琵鹭、白胸翡翠、栗喉蜂虎等一众候鸟的停歇地。 欧亚水獭、野生豹猫也是这里的常客。

虽然看似荒凉杂乱,甚至给人一种资金不足的感觉,但是深入了解它的诞生背景、设计理念,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肃然起敬。


02

全国第一个不种植物的公园


把时间拨回2017年,这一年,深圳第五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龙华区、坪山区正式成为行政区。

也是在这一年,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在深圳举行。

听起来或许有点陌生,但其份量重的很,相当于植物科学领域的“奥林匹克”。每6年举办一届,第一届得追溯到124年前。更重要的是,这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

举办如此盛会,深圳自然是极度重视,于是承诺为这场大会做一个纪念公园——“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纪念公园”(以下简称为纪念公园)。


纪念公园的选址实际颇为讲究,被安放在了福田的红树林生态公园南面。

这里经常被深圳人称为“深圳湾的小钥匙”,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仅有一河之隔,西面紧贴着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这毫无疑问是一块风水宝地,选址在这儿,也和植物学大会非常贴合。


西面的红树林生态保护区


纪念公园选址,图源格致论道讲坛


南面的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

规划好选址,纪念公园的重头戏就落到了设计方案上。当时深圳作为甲方,向设计团队提出的要求是:打造一个创新形式的纪念空间。

当设计师庞伟提交方案后,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

甲方(深圳相关负责人):图里绿色的是什么植物?

庞伟(设计师):那不是什么植物。

甲方:那浅绿色是什么植物呢?

庞伟:也不是什么植物。

甲方:他又问,那是什么?

庞伟:都是土,从深圳各个有代表性的地方移来的土。

甲方:那植物呢?

庞伟:不种植物。

对话结束,会场陷入了沉默。


纪念公园设计草图,图源格致论道讲坛

不难看出,这个方案,不仅是创新,还很大胆!

要建立一座“不种植物”的公园,争议自然少不了。

“植物学大会纪念公园需要植物,不然怎么与之有相关性呢?”

“如果公园不种植物,怎么称得上是公园?"

设计师庞伟做出解释,“不种一棵植物”,是指纪念公园不种植任何花草树木,把设计的主动权交给大自然。

“人不种植物,但是风种、鸟种、昆虫种。人负责种土,从深圳各个有代表性的地方移来的土。”

说实话,即便是在2024年,这样也是一个叛逆且颠覆的想法。


最终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方案被接纳。当时的植物学大会筹委会负责人投出了决定性的一票 ,他看中了方案中体现的“人与植物的伦理关系、哲学关系”。

“我不认为深圳每个公园都应该这样做,但深圳有一个这样的公园,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

庞伟在一次采访时回忆道:方案有99%的机率会被枪毙,只有1%的可能会通过,但我们就是那1%。纪念公园能建起来,要感谢当时的深圳领导和福田城管局。

不得不说,深圳的创新精神和包容性得到了完美诠释。

于是,一个”不种植物”的公园设计方案成功落地。值得一提的是,组委会最初的想法是建立一座百花争艳的公园。


03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深圳,每当有一个新公园诞生,往往是它最精彩热闹的时候。

唯独纪念公园诞生的时候,却是它最为凄惨的时候。

因为这里实在是太荒凉了,是的,此时甚至还称不上是荒野。


进行表土置换后,图源@薛大大头


其它公园在建设过程中会早早种上树木、鲜花,甚至在裸露的土地上铺上草皮。至少在视觉效果上,看着也不会太潦草。

然而,”不种植物”的纪念公园格外不同。

由于这片土地的前身,是建筑垃圾填埋场,土地贫瘠,仅简单地铺设了人工草皮,并不适合植物生长。

于是设计方从大沙河公园、观澜民法公园、龙华中心公园、国艺园林苗场以及大鹏地质公园等地方,迁移了1545立方米土壤。

让深圳的土、深圳的种子来孕育出纪念公园未来的模样,这样听起来倒有点像是在开盲盒。



2021年的纪念公园, 图源@ journey想在海边养一只狗


红树林生态公园的旧貌,图源红树林基金会

2020年,刚开园的纪念公园格外荒凉,与不远处的红树林一对比,这里像是一片“戈壁滩”。

但是没有人种植物,不代表这里就会没有植物。前头说过,这是块风水宝地,当然也包括真正的风与水。

地处深圳湾边,风和水都会带来种子,栖息在湿地的飞鸟也会带着种子旅行,况且移植的土壤中也留存着一些植物的种子。

荒凉没有持续太久,小时候作文里常常会写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出现了。



开园半年后的前后变化, 图源:广州土人景观

半年后,原先的“戈壁滩”换了一副模样。 从寸草不生到郁郁葱葱,感叹造物主神奇的同时,也让人联想到一句古诗词:“离离原上草。”

据统计,建成半年内就自然生长出了至少11个科属、37种植物。其中包含了许多入侵植物,例如鬼针草、含羞草、银合欢等等。

这也造就了本土植物和外来入侵植物相爱相杀的局面。不过在自然主导和有限的人为干预下,纪念公园始终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从景观效果上看,纪念公园不像深圳其他市政公园那样好看、好玩。

但随着时间推移,植物在这里自然演替生长, 人与自然的另一种关系,也 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04

参与一场“百年计划”


16.7公顷,是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纪念公园的面积。 论规模,它不到莲花山公园的十分之一。

然而,就是如此不起眼的小公园却有着十足的野性,还有跨越百年的“野心”。

2020年,伴随着纪念公园开园的同时,深圳也开启了一场跨越百年的科学实验,简称“2121计划”。

以百年为时间维度, 观察这个城市土地的自然恢复过程 ,并将其开放,成为公众能参与的平台,让这里成为年轻一代的科学启蒙。


我们亲身体验的游园之旅,名为“一日保育员”,其实也是“2121计划”面向公众开放的一部分。

除了游览纪念公园、了解其历史由来,志愿者还会沿路为人们耐心地科普各种动植物。

在介绍到本土植物与外来入侵植物的“战争”时,还 会带着大家一起上手“打绿怪”(清除一定数量外来入侵植物)。

对于能动手、又能获得知识的活动,孩子们自然是喜闻乐见。




看着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在纪念公园中认识鬼针草、银合欢等外来入侵植物,了解它们和本土植物的“互相搏杀”,并亲自上手去“调停”,不禁有点动容。

这样的自然教育,在当下太稀缺了。日常接触的一切,往往都是被设计、被驯化的结果,有时候被保护得太好,也是一种无形的伤害,无论是自然界的动植物,还是孩子们。

联想到纪念公园凭借着冒险的姿态和一反常态的勇气而诞生,那些没有在公园里种下去的种子,仿佛此刻就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或许,这就是“不种植物”的意义之一。


除了“一日保育员”外,“2121计划”最重要的部分是对公园内生态环境的长期观察与记录。

为此,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市气象台在这里设立永久气象观测站,深圳大学、仙湖植物园等院校机构也在这里持续开展植物科学研究。

许多人会好奇在有限的人为干预下, 一块城市土地会生长成什么样子? 会有什么物种在这里出现? 未来又会有哪些变化? ......

带着许许多多类似的问题,再用100年时间,开放该公园给自然观察机构、植物和生态爱好者、青少年,持续观察这块土地上的生态演替、春秋变化,这亦是纪念公园的意义所在。

100年之后这里会变成什么样,我们无法想象。这里是否依然还会以公园存在,或许也是个未知数。 (大概我们也活不到那个时候亲眼见证了。)

但不妨碍有机会可以去现场体验一番,能参与到这样一场百年实验当中,也是挺酷的事情呢。


图文/Vennphang

部分图片已标注来源

本文由深圳微时光原创发布

转载需授权,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百年后的深圳会是什么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央纪委:少数人动歪脑筋,这些行为是“低级红”、“高级黑”,政治危害大!

中央纪委:少数人动歪脑筋,这些行为是“低级红”、“高级黑”,政治危害大!

政知新媒体
2024-06-27 19:24:58
恭喜陈梦喜从天降!巴黎奥运女单金牌,基本上的提前拿到了

恭喜陈梦喜从天降!巴黎奥运女单金牌,基本上的提前拿到了

十点体坛
2024-06-27 22:31:24
上海辟谣平台:“看好自家孩子”是对器官移植中心的歪曲解读

上海辟谣平台:“看好自家孩子”是对器官移植中心的歪曲解读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27 21:23:49
太惨!75岁牛群罕露面:沧桑衰老,目光呆滞,裸捐之后独居贫民窟

太惨!75岁牛群罕露面:沧桑衰老,目光呆滞,裸捐之后独居贫民窟

橘子大娱社
2024-06-26 21:25:02
何祚庥院士再批极左:当前最大问题,是极左思潮泛滥成灾!

何祚庥院士再批极左:当前最大问题,是极左思潮泛滥成灾!

老蒋谈策划
2024-06-27 09:57:31
涟水衙门一纸公文,姜萍疑团水落石出

涟水衙门一纸公文,姜萍疑团水落石出

美第奇效应
2024-06-28 00:02:34
媒体人:国足主场优势被折腾得所剩无几,希望把主场固定下来

媒体人:国足主场优势被折腾得所剩无几,希望把主场固定下来

懂球帝
2024-06-27 21:37:12
欧美的人为啥不用行李箱?

欧美的人为啥不用行李箱?

悠闲葡萄
2024-06-27 15:15:10
浙江高考状元诞生,总分达到726分,智慧和美貌并存!

浙江高考状元诞生,总分达到726分,智慧和美貌并存!

教育导向分享
2024-06-27 23:06:37
尴尬了!德国颁发“剽窃奖”,中国企业拿到手软

尴尬了!德国颁发“剽窃奖”,中国企业拿到手软

云姐闲聊
2024-05-29 08:44:57
姜萍决赛后,一张手捏蛤蟆的照片跟着火了,网友起名:轻松拿捏

姜萍决赛后,一张手捏蛤蟆的照片跟着火了,网友起名:轻松拿捏

阿霸聊历史
2024-06-26 10:41:00
杭州夫妻AA制18年:丈夫车祸妻子却出国旅游,儿子一番话让丈夫醒悟

杭州夫妻AA制18年:丈夫车祸妻子却出国旅游,儿子一番话让丈夫醒悟

程哥讲堂
2024-06-26 15:42:21
NBA选秀大会次轮:湖人选中布朗尼实现詹皇父子同队 崔永熙落选

NBA选秀大会次轮:湖人选中布朗尼实现詹皇父子同队 崔永熙落选

罗说NBA
2024-06-28 06:36:00
暴跌80%!可能是最后一年618,史上最惨淡的618,不是唱衰!

暴跌80%!可能是最后一年618,史上最惨淡的618,不是唱衰!

纯洁的微笑
2024-06-27 12:17:09
退休后最好的活法,不是聚会,不是跳舞,不是串门,而是…

退休后最好的活法,不是聚会,不是跳舞,不是串门,而是…

华人星光
2024-06-25 13:21:18
今早,武汉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今早,武汉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极目新闻
2024-06-28 07:10:51
媒体人热议国足抽入死亡之组:抽中四档最强 亚足联太会了 保6争5

媒体人热议国足抽入死亡之组:抽中四档最强 亚足联太会了 保6争5

狍子歪解体坛
2024-06-27 15:50:28
日本人被刺原因!苏州3人被刺的真相曝光,知情人爆料揭露了冤情

日本人被刺原因!苏州3人被刺的真相曝光,知情人爆料揭露了冤情

十原故里
2024-06-27 22:59:27
张雪峰又上热搜!大胆预测扎堆的六大热门专业,八大冷门专业!

张雪峰又上热搜!大胆预测扎堆的六大热门专业,八大冷门专业!

工程师水君
2024-06-27 10:40:55
储户吐槽中国银行只开一个窗口、等一小时办不了业务,银行回应

储户吐槽中国银行只开一个窗口、等一小时办不了业务,银行回应

凤凰网财经plus
2024-06-27 18:09:12
2024-06-28 08:12:49
深圳微时光
深圳微时光
深圳人的都市生活指南
4390文章数 149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旅游要闻

香港迪士尼连亏八年后复苏,涨价争内地客

头条要闻

美方表示支持ICC调查俄罗斯 此前曾质疑其调查以官员

头条要闻

美方表示支持ICC调查俄罗斯 此前曾质疑其调查以官员

体育要闻

排名只比国足高14位 他们打进欧洲杯16强

娱乐要闻

李雪琴北大学历情况被扒,牵扯多人

财经要闻

争5亿房产、传4P丑闻,百亿大佬又开打了

科技要闻

再不上市,哪吒快活不下去了

汽车要闻

32万公里实车直播拆解 极氪凭事实证明实力!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亲子
家居
房产

钮祜禄氏的心头好,这些皇家高定你爱了么?

本地新闻

冷知识:东北雪糕才是最早的网红雪糕

亲子要闻

不是我儿子#隋宏伟 #孩子教育 #知识分享

家居要闻

极简静观 打造生活松弛感

房产要闻

大动作来了!丁村城市更新征收补偿方案曝光!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