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58年毛主席卸任国家主席,中央考虑朱德接任,谁提议刘少奇更适当

0
分享至

1958年,日理万机的毛主席经深思熟虑,终于卸下主席重担,不再担任国家主席的职务。

摆在诸位领导人面前的一大问题是:究竟谁能来继任毛主席,出任下一届国家主席?

大家统一认为,德高望重的朱老总是最佳人选,他不仅是开国元帅,更陪伴毛主席走过几十余年的血火岁月。

就在此事就要板上钉钉之时,朱德却提出了不一样的想法:他认为刘少奇作为国家主席候选人更为适当......

从“毛主席卸任国家主席”,到“确定新一届国家主席人选”,这其中又要经历几番曲折?



图|毛主席与刘少奇

1949年10月1日下午2点,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李济深、张澜、高岗,及周恩来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宣布就职。

此时,参加开国大典的北京30万军民已经早早等候在天安门广场,翘首以盼,等待着伟大历史时刻的到来。

下午3点,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刚刚就职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两位领导人一前一后,登上天安门城楼,在激昂的乐曲声中,毛主席向全世界宣告:

“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实在是历史性的一刻,人们欢呼雀跃,不只是聚在广场前的人们,就连守候在收音机、广播前面的人们,也为此心潮澎湃,这一天是百姓们最兴奋的一天,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的当晚9点多。



图|开国大典

毛主席是深受敬仰的人民领袖,但当时,我国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国家主席。直到1954年,领导人与民主党派人士酝酿制定我国第一部宪法,毛主席强调:

“为保证国家安全起见,设个主席。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国,叠床架屋地设个主席,目的是为着使国家更加安全。”

9月27日的第一届全国人大上正式决定:撤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同时设立国家主席。

因其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和无人可比的崇高威望,毛主席众望所归地成为我国第一任主席,自革命时期起,人们口中常提“朱毛”,这次会议上,德高望重的朱老总当选为我国副主席。



图|毛主席

毛主席不仅是国家主席,还是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等,一个人身兼数职,可想而知他有多繁忙,日理万机、万事缠身让毛主席逐渐力不从心。

尤其是他时常要参加很多活动,特别是在国务外事活动中,必须要遵守必要的礼仪,但毛主席是个不拘小节的人,更不喜欢循规蹈矩的潇洒性格,以至于在1956年给老友宋庆龄的信件中,毛主席不禁哀叹一声“吾衰矣”!

繁忙的工作让他根本无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1957年在与新闻出版界代表谈话时,毛主席感慨地表示:

“我也想替报纸写些文章,但是要把主席(即国家主席)这个职务撤了才行,我可以在报纸上开辟一个专栏,当专栏作家。”

他多次表达想法:不想再担任下一届国家主席的职务。



图|毛主席

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既了解毛主席本人的脾气秉性,也清楚他平日里有多辛苦,对于毛主席不想再连任国家主席的想法,大家都表示理解。

但要知道,毛主席的威望无人可比,他当主席是万民心之所向,若是他不做主席,大家又是否会愿意呢?那些民主人士、或者全国人民是否也愿意,毛主席的心里确实没有充分把握。

事情果然如毛主席所担心。

很多民主人士都先后经历过孙中山、蒋介石的时代,是毛主席、共产党让他们看到新生活的希望,他们也在建国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祖国建设中,不遗余力地支持祖国事业,尤其是对于毛主席,他们心中充满无限敬重。

若是毛主席无意继续当国家主席,大家心里显然接受不了。



民主人士黄炎培、陈叔通专门给周恩来、刘少奇写信,表达他们迫切希望毛主席收回成命的想法。

黄炎培是著名的爱国人士,他是徐特立的老师,而徐特立又是毛主席的老师,抗日战争时起,黄炎培就与共产党人接触,联合抗日。建国前,黄炎培受邀出席政协会议,筹备建国事宜,建国后黄炎培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

陈叔通与黄炎培一样,也是近代颇为威望的爱国民主人士,曾参加过反袁护法斗争、抗日救亡活动等,抗战胜利后,与共产党人保持密切联系,极力帮助共产党。

建国前夕,陈叔通抵达北平,参加政协会议。建国后,陈叔通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任委员等。

在抗争之路上,他们对国民党失望,然后在共产党身上重拾希望,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担任要职,并将对共产党的折服和感谢集中在毛主席身上,他们坚决支持毛主席担任国家主席。



图|毛主席、朱德、黄炎培

与黄炎培、陈叔通有相同想法的民主人士有很多,经紧急商议后,黄炎培、陈叔通接受大家委托,联名致信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人,信中言辞恳切:

“集中领导中突出个人威信,仍是维系全国人民的重要一环,似应再连一任。”

信件很长,在此不过多赘述,他们从国家发展、百姓心愿等不同角度,强调毛主席再任国家主席的必要性,而至于毛主席工作繁忙,他们也提出见解:

“今后必须在安排对内对外工作时,尽可能使倾向宽舒,似乎各位领导者都有这样必要,如蒙同意,亦乞通知进行。”

一字一句,言辞真挚,刘少奇、周恩来在看完信后,了解到他们的心愿,随即将信件交到毛主席的手上。



图|毛主席

毛主席仔细阅读,并做出回复:

“我仍存在,维系人心的个人威信仍不会因不连任而有所减损......事前在人民中展开讨论,说明理由,可以减少惶惑。”

对于人民的心理,毛主席也做好了准备,他强调自己不愿再连任主席的决心,他将回信先交到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手里,然后再转交陈叔通、黄炎培的手上。

这下,无论是中央领导人,还是敬重毛主席的民主人士们,亦或是无比爱戴毛主席的百姓们,都了解毛主席不再担任下一届国家主席的决心。这件事后来也传到国际,慢慢地,毛主席的意愿逐渐得到理解与认同。



图|毛主席

1958年12月的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正式做出决定:

“几年以来,毛泽东同志曾多次提出,希望不再继续担任国家主席的职务,中央全会经过充分的、多方面的考虑以后,决定同意毛泽东同志这个提议。”

会议上还特意说明一点,若是将来需要,毛主席仍然可以再担任国家主席的职务。虽他卸下主席重任,但永远都是全国人民衷心爱戴的领袖。

下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倘若毛主席不再担任国家主席,那么谁来接替毛主席?



图|毛主席

大部分人都将目光投向国家副主席朱德。

1928年,朱德率部万余人与毛主席在井冈山会师,随即组成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称红四军),后来,他又与毛主席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在各地建立红色政权。

“朱毛”从此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几十年的战斗岁月中,都可见朱德的身影,1955年元帅授衔,朱德居元帅之首,便可知其威望。

中央领导人统一认为,德高望重的朱老总正是继任毛主席,出任下届国家主席的最佳人选。



图|毛主席与朱德

当这个打算传到朱德耳中时,他却有着不一样的想法。12月29日,他提笔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信中他言辞恳切地表示:

“我提议刘少奇同志作为国家主席候选人更为适当......至于我的工作,历来听从党的安排,派什么做什么,祈无顾虑。”

寥寥数语,朱老总的宽阔胸襟,以及对战友刘少奇的钦佩之情跃然纸上。

此前,刘少奇被组织安排继续留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而非作为国家主席的候选人。如今朱德提议,大家要重新考虑此事。

在漫长的革命征程中,朱德与刘少奇是并肩同行的战友,从延安到西柏坡,再到北平,他们与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人一起,从浴血奋战的战争年代,走到全新的和平的建设时期。

他们都是毛主席身边亲近的辅佐伙伴,都是深受敬重的中央领导人,但他们也很有不同点,或许这恰是朱老总的考量所在。



图|刘少奇

其一,个人情况。

朱德比毛主席大七岁,彼时已经是72岁高龄,经历过战争年代的风风雨雨,朱老总的身体与精力都已经大不如前了,而肩负国家主席重任,免不了需要时常出国、外交等,离京在外是可预料到的常态。

从这点上看,年过七十的朱老总压力甚大。

刘少奇比毛主席小五岁,比朱德小十二岁,刚好六十岁,刚好到耳顺之年,从年纪和身体状况上来看,他比朱德更具优势。

再者,刘少奇的威望、能力、革命经验都很优异,为人民所敬仰,若是他担任国家主席之职,也并无差错。



图|左起:周恩来、刘少奇、朱德、毛主席

其二,职务所在。

自南昌起义揭开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时起,朱德鲜少离开军队,他在军队中成长,是战士们敬仰的“朱老总”。

建国后,朱德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更是开国元帅,他为我国的军事事业做出莫大贡献。

再看刘少奇,他是此前唯一代理过主席的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后,毛主席外出期间,他三次代理主席职务,其领导能力可见一斑,深得毛主席赞许。

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准备内战争取时间,在赫尔利的建议下,三次向延安发来电报,邀请毛主席前往重庆谈判。

中共中央为此在延安枣园召开会议,毛主席决定应邀前往重庆,极力达成和平的愿望,由毛主席、周恩来等人赴渝谈判,组织做好安全部署,以确保毛主席的安全。

离开延安之前,毛主席就建议由刘少奇代理自己的职务,同时建议书记处增补陈云、彭真二人为候补书记,这样即便在毛主席、周恩来都不在的情况下,书记处也还能保持5人开会。



图|毛主席抵达重庆

刘少奇留守延安,在蒋介石野心勃勃的革命形势下,一方面关注全国各地的形势,指导共产党人在各地的工作,另一方面,全力配合毛主席一行人在重庆的谈判斗争。

当时国民党蒋介石调运军队,企图夺取华北,打开通往东北的道路,刘少奇时刻关注着东北的局势,他敏锐地察觉到:“目前我党的任务就是要迅速地、坚决地争取东北。”

他多次召开会议,讨论东北事宜,刘少奇与朱德等领导人联名向在重庆的毛主席、周恩来发去电报,提出:“确定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方针。”

刘少奇当机立断,成立以立以彭真、陈云、程子华、林枫等为成员的东北局, 要求华北、华中立即抽调100名团级军事干部赶赴东北,抢占东北根据地。

而后来的历史证明,刘少奇的想法是正确的。我军抢先进入东北,打蒋介石一个措手不及,辽沈战役的胜利更是重挫国民党。

10月中旬,毛主席从重庆回到延安,对刘少奇的工作表示赞扬,由于毛主席的身体状况不佳,还休养了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刘少奇依然负责主持中央工作。



图|毛主席在重庆谈判期间的合影

建国之初,毛主席出发前往苏联,在他出国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由刘少奇代理。

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有很多事情要忙,刘少奇紧密联系其他领导人,关注各省的发展,他夙兴夜寐,为了保证新生政权的稳定,他常常一工作就是一整晚。

与此同时,刘少奇与身在苏联的毛主席时刻保持联系,有重大事项就及时向毛主席请示。

起初周总理也在国内,后来周总理也前往苏联,参与谈判,刘少奇与代总理董必武身上的担子更重。

按照中央领导的安排,刘少奇开始推进土改工作,毛主席、周总理在苏联发回电报,肯定他的工作。

1950年3月,毛主席从苏联,视察东北地区后,辗转回到北平,对于刘少奇的工作,毛主席很满意,刘少奇这才结束第二次代理主席的职务。



图|毛主席与刘少奇

第三次代理主席是在三年后,1953年末,毛主席身体不适,前往杭州休养,暂时离京一段时间。临行前,毛主席在会议上提议:由刘少奇主持中央工作。

事实上,自从1945年以来,每逢毛主席不在中央时,中央的工作都由刘少奇主持,这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惯例。

这三次代理主席工作,刘少奇都充分发挥他的卓越领导才能,其工作能力备受肯定。

也就是在刘少奇第三次代理主席的第二年,毛主席被当选为国家主席,如今毛主席身心困顿,想要卸下此重担,刘少奇正是颇有经验的人选。

毛主席也说:

“我一离开北京,都是他代理我的工作,这已经是多年了,从延安开始就是如此,现在到北京又已经10年了,以他担任国家主席比较适合。”

最后,毛主席和中共中央接受了朱德的提议。



图|刘少奇

1959年4月,中共八届七中全会召开,大家一致同意刘少奇作为国家主席候选人,刘少奇几番推辞,会议上最终还是通过推选他为候选人的方案。

第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刘少奇正式当选为国家主席!

邓小平说:

“国家主席不单是一个很高的荣誉职务,而是有一些相当具体麻烦的事要做,例如出国、会谈、接待等等,以刘少奇同志的能力和威望,以他现在在党内所负的责任,出而兼任国家主席职务,是比较好的。”

刘少奇就任国家主席后,参与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先后到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等国家访问,很好地担任起国家主席的重任。

而毛主席也能够更有多的精力,去完成更多的事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给予动力
给予动力
喜爱分享
1436文章数 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欧洲杯-乌克兰0-0比利时 卢卡库失良机依旧哑火

头条要闻

欧洲杯-乌克兰0-0比利时 卢卡库失良机依旧哑火

体育要闻

战胜心中的魔鬼,36岁的他上演欧洲杯首秀

娱乐要闻

冯绍峰带儿子看舞台剧,想想更像妈妈

财经要闻

曹远征:不能被"产能过剩"的概念所困惑

科技要闻

不再"独宠"小鹏!大众投了特斯拉宿敌360亿

汽车要闻

37.99万起坐拥"陆地空客" 翼真L380上市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本地
教育
健康

房产要闻

510轮疯狂抢地,又出新地王!现在还被抢地的城市,三亚算一个!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本地新闻

冷知识:东北雪糕才是最早的网红雪糕

教育要闻

TTS新传名词解释:传播的仪式观|传播学基础名词

人类为何至今无法攻克渐冻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