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警卫部队中的6大高手“一虎二龙三鼠”,建国后干什么去了?

分享至



在新中国的创立历程中,毛主席历经风雨,无数势力觊觎他的地位,企图撼动新中国的根基。

然而,毛主席的生命安全被视为国家之根本,那些企图不轨之徒终被挫败。这一切,离不开延安警卫部队六大高手的默默守护,他们为新中国的稳固立下赫赫战功。

抗日战争结束后,内部矛盾依旧没有解决,蒋介石邀请毛主席前往重庆谈判,6大高手“一虎二龙三鼠”跟随前往,进行贴身保护。

这“一虎二龙三鼠”究竟是谁?建国后他们又干什么去了?



【“一虎”龙飞虎】

龙飞虎,1915年生于江西永新,家境困苦。幼时,其父因得罪地主而遭不幸,母亲随后改嫁,他的童年被贫困笼罩。

这段经历让龙飞虎对那些万恶的地主充满了愤恨,也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为他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基石。

1927年,革命的烽火席卷江西,年仅13岁的龙飞虎便追随兄长投身革命洪流,勇担儿童团团长重任。

此后,他毅然加入中国红军,矢志不渝地追求真理与光明,最终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谱写了属于青春的壮丽篇章。

在土地革命的烽火岁月中,他屡次投身激战,历经反围剿的严峻考验。继而,他毅然追随红军踏上长征的征程。

在漫漫征途中,他逐渐明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那份坚定与执着,成为他前行的动力源泉。



1930年,龙飞虎进入了通讯班,主要任务就是送信。

在一次送信的过程中,他无意中与白崇禧的部下撞上。

龙飞虎也是艺高人胆大,朝空中放了一枪,便对那些人说,他们已经被包围了,让他们放下武器投降。

被这一枪吓破胆的人瞬间溃不成军,纷纷按照他说的话去做,不仅卸下了武器,还乖乖地站成了一排。



等意识到自己被骗时,已经来不及了,所有人都被他押送回了营地,他也受到了上级的表彰。

正是凭着这一份胆识,龙飞虎进入了保卫队,并成为了周总理的警卫员。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他无畏无惧,始终坚守在危险的一线,日夜奋战,直至抗战胜利。而后,他肩负起护送周总理离开延安的重任,最终使命达成,方才稍作休憩。他的坚守与付出,彰显了革命者的担当与勇气。



龙飞虎的人生轨迹可谓传奇,他紧随其后跟随周总理的脚步踏入重庆,并在这里开启了新的篇章。在重庆办事处,他担任科长一职,凭借过人的才智和坚韧的毅力,在财经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座国民党旧巢之中,特务如狼似虎,纷纷倾巢出动,他们眼中只有一个目标——紧紧盯住周总理。周总理的每一步行动都牵动着他们的神经,他们誓要在这个关键时刻,不留任何疏漏地监视周总理的一举一动。

在危机四伏的重庆,龙飞虎寸步不离地跟着周总理,他身上总是随身携带着两把枪,以确保万无一失。



也正是因为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这才护卫周总理周全,从此就有了个代号:老虎。

在参加了著名的重庆谈判后,龙飞虎于1947年被升任为毛主席的行政秘书。

建国之后,龙飞虎进入了福建军区,继续为祖国军备事业添砖加瓦,一直待到1999年因病去世。



【“二龙”陈龙和颜太龙】

陈龙,原名刘汉兴,在1910年出生于辽宁抚顺,年少时嗜书成瘾,其中以史书为最,并把岳飞、赵子龙等民族英雄当作是自己的偶像,立志报国。

中学毕业后,陈龙投笔从戎,加入了东北军,凭借优秀的表现被当做重点培养对象,进入了吉林陆军军官学校学习。

自毕业之日起,他便投身军旅,以排长之职奋勇向前。在战场上,他屡次展现英勇,屡立战功,名声也如日中天,逐渐崭露头角。他以坚定的信念和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众人的赞誉与尊敬,成为军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只可惜,东北军对待红军选择重拳出击,但在面对日军时,却表现得唯唯诺诺。

九一八事变后,陈龙深感消极抵抗的阴霾笼罩,他心灰意冷。然而,他不愿成为亡国奴,毅然选择起义,与志同道合的东北军将士并肩作战,共同组建抗日救国军,用坚定的信仰和决心捍卫国家尊严,书写了一段英勇抗日的传奇篇章。

正是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时刻,陈龙英勇抗击日军的壮举,引起了红军的注目。他虽出身东北军,却无军阀习气,怀揣着炽热的爱国情怀。

红军慧眼识珠,吸纳他成为联军的一员,自此,陈龙完成了从旧式军人到共产党战士的华丽转身。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历,在后来抗击日军时,面对敌军的包围,他总能四两拨千斤,对日伪军进行分化策反……

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党中央的赏识,并被成功保荐,进入苏联军事学院学习。

在回国后,陈龙奔赴延安从事安全保卫工作,从前线转移到了隐蔽战线。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在重庆大摆鸿门宴,邀请毛主席前来和谈。

在众多警卫之中,毛主席亲自点将,选了当时被认为脾气不是很好的莽夫陈龙,作为自己的警卫。

在财经的舞台上,完美并非人人可得。正如黄金也难免瑕疵,人也难免有所不足。

对于保镖的选择,我倾向于这位身怀武艺的壮士。或许他并非尽善尽美,但在我眼中,他的实力和忠诚足以胜任这一重任。

自那时起,陈龙便坚定了心中的信念,做好了随时为事业献身的准备。他深知,在财经的战场上,没有绝对的安逸,只有不断前行,才能赢得胜利。这份决心与毅力,成为了他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石,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在财经领域勇往直前。



被选做警卫员之后,陈龙身上压力骤增。

他不仅起早贪黑练枪法,还对重庆当地情况及与会人员作了深入调查,确保万无一失。

1945年8月28日,跟随毛主席落地重庆后,他就没有松懈过一刻。



在历经40天的谈判后,他们回到了延安,毛主席亲手写下“忠心耿耿”四个大字,并把自己随身携带的一块手表赠与陈龙。

他得到这番待遇,不仅是因为在重庆谈判时,他的寸步不离和高度警惕,更是因为有国民党军在陈龙面前秀了自己的金表,而他丝毫不为所动。

只是在回到延安后,陈龙深感自己不能适应警卫员的身份。



加上东北就要开战了,而陈龙本身就是东北人,更是东北军出身,更能适应东北战场的需要,就拒绝了给毛主席继续当警卫的提议,重新回到了东北战场。

回到东北后,他以社会部副部长兼哈尔滨公安局局长的身份,破获了不少反革命阴谋,稳定了东北后方,多次受到党中央的嘉奖。

建国后,毛主席再次邀请他来做自己的警卫员。



而陈龙又一次拒绝了这个任命,反而选择前往南京任公安局局长,发誓要清除内部敌人,化解所有敌方的阴谋。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