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周延波校长在学校四届三次“双代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2024年全校各单位要将迎评促建“对标建设”作为本年度核心工作任务,以聚焦“内涵建设、特色建设、创新建设”为主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持续推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各教学单位认真落实学校工作部署和评建工作要求,在教研科研、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此,新闻宣传中心特推出“对标建设,我们在行动”系列报道,全方位介绍各教学单位评建工作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及经验,进一步激发全校师生奋发进取,努力获取更多标志性成果,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建设。本期推出《工学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
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西安思源学院工学院认真落实周延波校长在四届三次“双代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求,积极按照迎评促建“对标建设”工作部署,通过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加强省级科研平台建设等措施,不断强化学院内涵建设,努力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周延波校长在增材制造技术应用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庆功会暨进
优化人才培养路径
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
为进一步完善优化学生能力培养路径,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工学院根据国家本科专业质量标准、专业认证标准及新工科建设要求,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实际,全面修订本科培养方案,推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性地提出形成了“能力工程路线图”工科专业培养模式。该“能力工程路线图”专为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专业量身设计,具有创新意识且符合应用型大学工科本科生专业学习特点,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学院学生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同时,在“能力工程路线图”的指引下,工学院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创新赛事和学科竞赛,“赛教创用”融合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应用能力,其中创新活动和创新竞赛已成为工学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驱动力量。学院通过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讲座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近年来,工学院的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了国家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2项,省级一等奖19项、二等奖49项、三等奖68项的优异成绩,形成了学院的专业教育特色和品牌。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和市场动态,工学院积极与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新艾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卓士博液压工程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协同育人基地。通过这些协同育人基地的建设,工学院与企业之间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育人关系,共同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生在基地中不仅锻炼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更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提前有针对性地熟悉并掌握了企业所需的岗位职业能力,促进实践能力培养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助力学生顺利就业发展。
依托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
进一步提升教师科研和教学能力
2017年10月,“长安大学-西安思源学院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获批,并于2018年开始面向社会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2022年6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在原有控制工程专业基础上增设土木工程和工程造价两个硕士研究生专业,为学校学科建设和申硕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在两校的积极推动下,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取得长足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输送了一批优秀的控制工程专业和相关领域高水平优质人才。同时,工学院依托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促进提升工学院教师的科研与教学能力,为工学院师资建设上水平提供了良好契机。”工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主任杜传祥介绍。
工学院在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建设、以及两校联合指导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中,通过两校双导师联合指导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论文写作以及参与竞赛等科研教学活动,助力工学院教师进一步拓宽专业研究视野,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学科领域发展前沿态势及积累科研教研经验,持续提升科研教研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将最新的科研教研成果反馈融入到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修订本科教学大纲,促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持续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深化省级一流专业建设
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工学院汇集了智能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增材制造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各专业围绕“专业能力工程路线图”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是培养工科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
“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积极应对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前明确建设方向,提早布局建设发展。早在2014年,工学院就开始不间断的市场调研,2015年联手德国西门子公司共同筹建了西北第一家智能制造生产线实验室,并以此为平台初步构建了2017级机械类应用型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于2017年获批为陕西省一流专业。”工学院院长宋绪丁介绍,工学院坚持围绕深化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获得优异成果。教育部2018年批准设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学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提前布局的结果,符合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要求,满足市场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新学期开学初周延波校长深入工学院课堂检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宋绪丁院长介绍,为进一步加强一流专业建设,工学院在周延波校长等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先进机器设备和实验设备,完善智能(工业4.0)生产线等实验室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实验室硬件设施、软件建设,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加大对高水平高素质人才引进力度,吸引了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实力的专业学者加入学院专业建设,为学院师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交流机会和交流平台。
工学院院长宋绪丁在工业4.0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
此外,工学院还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宋绪丁院长表示,数控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两门课程被评为陕西省一流线下课程,有力支撑了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工学院将从实验室建设到师资引进等方面加大对专业建设的投入,力求把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得更好,以高质量的专业建设,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加强省级科研教研平台建设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
2023年,西安思源学院“增材制造技术应用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喜获立项建设。该中心是继“数字化建筑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后,学校获批的第四个省级科研教研平台,主要以医疗、航空航天制造、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四大领域为产业化应用主要研究方向,结合新产品创新设计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打造具有特色优势的以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为一体的高水平科研平台,极大促进了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国家战略需求、行业进步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西安思源学院召开增材制造技术应用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庆功会
增材制造技术应用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赵璐介绍,研究中心坚持按照加强建设、争取研究中心早出成果及多出标志性成果,力争在学科专业建设和行业发展趋势等研究上取得突破,推进人才培养融合发展及特色发展,推进研究中心建设发展。自该研究中心获批立项以来,工学院认真落实周延波校长在增材制造技术应用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庆功会暨进一步建设方案论证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求,充分发挥研究中心为学科专业建设、科研教研、人才培养,以及迎接本科审核评估工作提供的重要支撑作用,通过引进先进设备、优化科研环境、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了科研平台的综合实力。同时,在省级科研平台的支撑下,工学院更加聚焦学院优势学科领域,大力开展前沿性和创新性研究,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不仅如此,工学院还积极借助省级科研教研平台的力量,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工作,积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赵璐表示,“通过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工学院不仅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还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工学院师生在增材制造技术应用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开展实践教
“工学院将继续以迎评促建为契机,把迎评促建对标建设工作与日常教育教学、实验实训活动结合起来,做到评建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以评建为契机,推进工学院科研和教学向更高水平迈进。”宋绪丁院长表示,评建工作不仅是对工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检验,更是推动学院发展乃至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工学院全体师生积极参与,主动配合,确保工学院的科研教研、教育教学等迎评促建对标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建设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