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贾康: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照搬套路,成渝应发挥地区优势因地制宜

0
分享至

每经记者:余洋 每经编辑:杨欢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6月15日,在成都举办的全球前沿科学50人智库论坛(第二届)上,华夏新供给经济研究院院长、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以《全球视野中的新质生产力与区域的高质量升级发展》为题,分享了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新观察与思考。他表示,生产力的发展是“阶跃式升级”,不仅涵盖了科技创新的前沿创新,还意味着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今年以来,新质生产力作为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迎来中央到地方的部署。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贾康看来,因地制宜的实质就是要把创新第一动力紧密结合实际,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尽可能形成高水平的供给侧定制化解决方案。

本月初,《中共四川省委关于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对外公布,当中明确要求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此,贾康也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比如要在制度创新方面形成自己的亮色,做好“新老基建”结合,培育地方辖区的专精特新等。


三大“不足”

大多数人是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视角来理解新质生产力,但在贾康看来,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涉及科技创新,它所带来的效率变革不只是单个科技要素的提高,还来自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这些供给侧要素的组合优化,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不仅仅涉及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更是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

近年来,全球人工智能进入爆发期,人工智能算法创新速度加快,算力驱动作用明显,数据规模效应突出,人工智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赋能社会发展。中国在“人工智能+”的赛道上有着一定的技术积累,但相较于先发地区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必须急起直追。而在这个过程中,贾康提到了有待解决的三个“不足”。

首先是在科技创新最前沿的创新领域,重大创新应用支撑力不足。贾康表示,过去十年,企业在相互竞争中不断倒逼技术精益求精,以扫码支付为例,不仅能够得到普遍使用,还实现了金融服务民生化和普惠化。但在这之后,能够变革人们生活习惯的重大创新应用新技术迟迟未能到来。

与之相连是高标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支撑力不足。贾康举例,在经济总体指标向好的情况下,税收收入没有明显上升,而非税收收入增长。对此,他认为在打造高标准、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地鸡毛”的现象,相关贯彻落实政策还没有相应的经验总结,尚未实现高标准法治化营商环境。

第三就是真正的前沿创新引进人才涌现和吸引力不足。贾康认为,尽管我国在教育科技方面的投入持续增加,高校的软件和硬件水平大幅提升,但目前“真正的内容领军人才并没有出现”,钱学森之问尚未得到真正解决。

要解决三大“不足”,贾康坦言,地区需要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方面下功夫,“有的放矢”的去解决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问题。“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地区之间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差异性大,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照抄过去科技创新的套路,而是要提供因地制宜的、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贾康表示。


成渝路径

去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达81986.7亿元,继2021年突破7万亿后,用2年时间再上一个万亿台阶,不断成长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级”。作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一步大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如何发挥好地区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此,贾康分享了两种路径。

“目前一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利用空间相当可观,这是一次重要的机会。”贾康认为,成渝地区应抓住这次机遇,积极争取特别国债所筹集的资金向成渝倾斜,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方面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今年年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发布《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4年重大项目清单》,涉及项目300个,其中一大亮点是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不仅仅出现了项目“新面孔”,还特别提到要完善基建“老项目”,畅通成渝地区“能源大动脉”。

这与贾康的观点相契合。在他看来,不同于以往“老基建”建设所面临的梯度转移的紧迫性,当下更应该做好“新老基建”的结合,不仅在短期内可以提升经济景气、扩大内需,从中长期来看,更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贾康还表示“制度基建”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渝地区还要敢为人先,进行制度创新,显示出成渝地区的“亮色”。

除此之外,贾康认为,成渝地区还应在孵化器和创业园区的现有成果上继续努力,注重培育辖区范围内的专精特新企业,打造出诸如杭州的阿里巴巴、深圳的腾讯等地方头部企业。

对于风险度极高、成功率较低的前沿创新企业,贾康则特别提到,这一类企业大多以攻坚硬核科技为主,资金投入量大、投资回报慢,常常面临融资难的困境。政府应积极引入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尤其是天使投资的入场,扮演好辅助角色。

回顾过去的案例,贾康指出,天使投资在阿里巴巴的瓶颈期发挥了“定心丸”的作用,这对于目前融资困难的前沿创新企业具有借鉴意义。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地继续探索产业引导资金,做好孵化器和产业新区等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个月举行的2024投资成都招商大会上,成都提出将统筹打造总规模300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发展基金体系。这意味着,在未来,产业基金对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捕捉未来产业方面还将进一步发挥作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主流财经全媒体平台。
945736文章数 26988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