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南涝北旱”特征明显,极端天气为何频现?专家:未来5年出现最热年概率超八成

0
分享至

每经记者:张怀水 每经编辑:陈星

近期,南方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北方部分地区旱情发展迅速,“南涝北旱”特征明显。

中央气象台6月19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10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当日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三天,贵州南部、广西东北部、湖北东部、江西东北部、江苏南部、安徽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灾害中风险,关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及局地强对流天气危害。华北、黄淮等地关注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水电供应、人体健康等的影响。

据央视新闻,财政部会同水利部19日下达中央财政水利救灾资金,支持地方应对南涝北旱灾情、防汛抗旱。此次下达中央财政水利救灾资金9.16亿元。

近期,北方高温频现,原因是什么?随着全球变暖,未来极端气候的频率是否会越来越高?今年下半年,全球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这会对我国气候造成怎样的影响……带着一系列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原气象服务首席朱定真进行了独家专访。


6月19日,广东梅州,受强降雨影响,梅州多地出现大暴雨,部分地区出现山体滑坡和内涝。 视觉中国图

去年是最热一年今年高温强度更大

今年初夏以来,全球多地遭遇高温炙烤。国际权威气候监测机构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5月为有记录以来的“最热5月”。

我国也是如此。近日,我国北方高温天气持续发展。截至6月14日,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共有169个国家气象站达到极端高温阈值,12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超历史极值,228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超过40℃,高温过程综合强度为近5年来全国历次高温天气过程第5强,影响京津冀鲁豫皖苏晋陕九省市面积约85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约3.8亿人,其中单站最高气温出现在河南温县(6月13日,43.4℃)。

世界气象组织曾宣布去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今年高温天气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造成北方高温频现的原因是什么?

朱定真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北方地区出现较大范围的高温天气过程,主要是较为稳定少动的大陆高压脊的发展所引起的,在这样的天气系统控制下,高空为偏北气流,当地云雨减少,太阳辐射强,加上空气湿度小,白天辐射增温效应明显,由此产生了气温的持续升高。

朱定真进一步表示,今年大范围高温是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以及厄尔尼诺助推等多重原因造成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大气环流异常,表现出高温出现时间提前,持续日数增加。“特别是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位置、持续时间的异常变化造成的。”

“比如副热带高压偏南,高温区域就会偏南,大陆高压范围大,高温区域就大。不过,不同年份高温异常的区域、出现时间、强度的区别,还是取决于影响当时当地的环流分布的不同。”朱定真说。

许小峰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气候规律,华北地区五六月份出现高温天气的概率是比较大的,主要受大陆暖高压的影响。“5至6月出现高温天气,从时间上看并不早。从以往的经验看,在这个季节,华北甚至整个黄淮一带都会受到暖高压控制。所以,我觉得从时间上来看应该算正常。但是今年高温的强度和范围确实比往年更强、更大。”

未来5年出现最热年概率超八成

世界气象组织用于监测全球气温的6个主要国际数据集显示,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1850~1900年)水平高出1.45℃(上下浮动约0.12℃);2023年6月至12月,全球气温每月都创下新纪录,且7月和8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两个月。

2024年是否会打破去年纪录?未来,全球气温会不会越来越高?

对此,朱定真表示,未来5年,也就是2024年至2028年,每年的全球平均近地表气温预计将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至1.9℃,这期间至少有一年超过2023年成为最热年份的可能性为86%。

朱定真进一步表示,即便在2020~2023年连续出现三次拉尼娜事件的情况下,应该偏冷的趋势依然没有阻挡住全球变暖的脚步。这应该是再次提醒我们,全球变暖趋势不可逆的可能性在增加,预计将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9℃的可能性同样在增加,除非全球团结一致,采取切实有力减缓措施,尽快踩刹车。

许小峰则表示,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导致气候变暖。从目前来看,全球增温还没有见顶。大气层就像地表上盖的“被子”,温室气体增多,“被子”就不断加厚,造成热量累积。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将盖在地球上的“被子”变薄。

“全球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就是一个主要途径。”许小峰进一步向记者表示,大气层中温室气体增多,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加热地表后,热量不能顺畅排出,就会造成累积效应。所以,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没有实现,大气中温室气体还在增加,全球气温见顶的时刻就还没有到来。

值得关注的是,数据显示,全国区域高温过程发生频次呈增加趋势。1981至1990年平均每年发生3.3次,2011至2020年增加至4.1次。全国区域高温过程累计日数呈显著增多趋势,平均每十年增加4.8天。

同时,平均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据统计,1981至1990年平均影响258站,2011至2020年间则平均影响328站。区域高温过程平均强度以每十年6.2%的速率增强(相对于1991至2020年平均强度)。

北方高温南方暴雨并行南北方环流现异常分布

北方持续炙烤,南方多地却面临严峻的汛情。

“全球增温会造成极端天气频发。”许小峰表示,增温导致大气里的能量增加后,活跃度也在提升。各类天气的时空分布都会出现变化,风、雨,甚至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会出现变化。并不是说全球平均温度提高了一点,其他要素也跟着出现少量变化,全球增温是大尺度的平均状态发生了变化,反映的是大气的整体状态,具体到某一个区域,很可能表现出的就是极端天气气候的交替发生。

许小峰表示,因为温度的变化,会导致冷暖天气系统的异常变化,既可以导致暖气团加强,也可以造成冷暖空气同时活跃,引起强降雨发生。所以,温度的变化幅度在增加,导致降雨的分布强弱在变化,也会出现旱涝交替的现象。

朱定真解释,今年南方的持续暴雨,与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稳定在华南沿海一带有关,5月底南海季风爆发后又增加了近期降雨的强度。与此同时,北方有些地区出现高温持续,蒸发量增加,加剧了旱情。“南北方的环流确实出现了与常年同期不一样的异常分布。”

朱定真进一步表示,不同年份,不同的大气环流造成某一个区域出现干旱、暴雨的极端天气,背后的原因多重且复杂,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气候变化能够引起的大气环流分布紊乱的条件也是极其复杂的,因为气候系统变化包含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冰冻圈的直接或者相互“微妙”的作用,其诱发的影响更不会每次只发生在某一个特定区域。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夏季(6月至8月)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涝重于旱,东部季风区降水总体偏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洪涝灾害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局地发生极端性强降水的可能性较大。

拉尼娜可能要来有何影响尚需观察

根据国家标准《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判别方法》,自2023年5月开始的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持续至2024年4月,确定已于5月结束。此次厄尔尼诺事件强度为中等,持续时间为12个月。

根据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气近期演变特征以及国内外多家气候动力和统计模式预测,预计今年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总体维持中性状态,夏末秋初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

拉尼娜的出现又会对我国气候造成怎样的影响?

许小峰认为,厄尔尼诺是海洋温度增高,拉尼娜现象则属于海洋温度出现了冷位相,这种冷位相出现以后,可能会对大气有降温作用,体现稳定的海洋系统对大气的影响。但拉尼娜只是一个因子,它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还需要看其他因素,需要进一步观察。

“无论是厄尔尼诺还是拉尼娜,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许小峰说,比如尽管厄尔尼诺5月份已经结束,但对其滞后效应仍需关注,如6月以来的大范围异常高温天气,依然不排除其后续影响。

“厄尔尼诺事件对今年的气候异常有推波助澜的作用。”朱定真表示,目前拉尼娜还没有形成,它的影响还有待观察。需要指出的是,拉尼娜事件出现,虽然是相关海区的海温与厄尔尼诺的“偏暖”相反,是“偏冷”,但是具体体现在天气的影响上并不是简单的“反厄尔尼诺”分布。

朱定真进一步表示,从统计资料上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并不总是接连出现的,还会有“正常”年份夹在中间。今年是厄尔尼诺结束接着转拉尼娜,所以影响的复杂性更为突出,需要特别关注。国家气候中心已经作了“气候年景偏差”的预测,也是有这方面原因。

对于未来的气候特征,朱定真认为,目前的事实和科学界的主流意见认为,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包括旱、涝)常态化的趋势正逐渐形成,意味着包括旱、涝的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和强度都将增加。“我们确实需要立即行动起来,从灾害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应对预案、公众科普等方面开展工作,尽量‘御敌’于成灾之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郭田雨跟队试训?青岛西海岸主帅:球队只是给他提供一个训练场所

郭田雨跟队试训?青岛西海岸主帅:球队只是给他提供一个训练场所

直播吧
2024-06-29 21:12:40
2024高考最难省份诞生,600分都上不了“一本”,家长欲哭无泪

2024高考最难省份诞生,600分都上不了“一本”,家长欲哭无泪

今日搞笑分享
2024-06-28 10:36:22
安徽男孩高考672,母亲给1万旅游,却被扣机场,母亲:我没生过他

安徽男孩高考672,母亲给1万旅游,却被扣机场,母亲:我没生过他

华人星光
2024-06-28 15:29:27
38岁好声音学员王韵壹去世,圈内人曝死因:胰腺病导致糖尿病猝死

38岁好声音学员王韵壹去世,圈内人曝死因:胰腺病导致糖尿病猝死

180°视角
2024-06-29 14:44:12
7年前,我国投资6700亿建设雄安,面积约三个纽约市,如今怎样

7年前,我国投资6700亿建设雄安,面积约三个纽约市,如今怎样

清欢渡语
2024-06-21 21:25:44
内蒙古杀5人嫌犯山林里被抓,当地村民:愿意联名,保老实人一命

内蒙古杀5人嫌犯山林里被抓,当地村民:愿意联名,保老实人一命

亦纯杂谈
2024-06-28 17:45:14
内部曝姜萍决赛成绩超猛,选手发声:我只会做一道!赵斌过往曝光

内部曝姜萍决赛成绩超猛,选手发声:我只会做一道!赵斌过往曝光

快嘴嘚吧嘚
2024-06-28 08:43:01
这是外形最符合原著的西游记师徒四人

这是外形最符合原著的西游记师徒四人

夸就完事儿了
2024-05-24 08:29:32
上海北京开始出现了,新型婚姻模式,绝对颠覆你的三观。

上海北京开始出现了,新型婚姻模式,绝对颠覆你的三观。

四象八卦
2024-06-25 22:40:51
对越反击战中,他率全连二百多人投降越军,结局如何?

对越反击战中,他率全连二百多人投降越军,结局如何?

转身微笑梅
2024-06-23 17:12:53
不甘心女儿被名校拒录,一怒举报所有被录取的学生,这就是人性!

不甘心女儿被名校拒录,一怒举报所有被录取的学生,这就是人性!

大道微言
2024-05-09 16:09:58
19省市已经公布养老金方案细则,看一看哪个省份的工龄最值钱?

19省市已经公布养老金方案细则,看一看哪个省份的工龄最值钱?

兵哥闲聊
2024-06-29 17:04:07
崔永熙签约开拓者!真相终于公布,更让人看得头皮发麻!

崔永熙签约开拓者!真相终于公布,更让人看得头皮发麻!

体坛热消息
2024-06-29 08:03:27
湖南84岁老人参加高考,考完给自己估分630,结果一查分数傻眼了

湖南84岁老人参加高考,考完给自己估分630,结果一查分数傻眼了

起喜电影
2024-06-27 19:37:45
江苏一女子陪情人看豪车,因随口说出5个字,生命定格在35岁

江苏一女子陪情人看豪车,因随口说出5个字,生命定格在35岁

安妮Emotiong
2024-05-20 17:30:48
医生提醒:服用降压药,最好远离八类食物!有高血压家人收藏好

医生提醒:服用降压药,最好远离八类食物!有高血压家人收藏好

知而不为
2024-05-13 00:15:55
杠上了!疯狂小杨哥假茅台风波,鉴定机构回应:不能总说被抹黑

杠上了!疯狂小杨哥假茅台风波,鉴定机构回应:不能总说被抹黑

凤凰网财经plus
2024-06-29 14:46:59
《玫瑰的故事》唯一输家:最牛关系户跌下神坛,演技全程被吊打

《玫瑰的故事》唯一输家:最牛关系户跌下神坛,演技全程被吊打

银河卧谈会
2024-06-26 18:21:29
办理退休别忘交“这份”材料!否则每月少领720元,早知晓早办理

办理退休别忘交“这份”材料!否则每月少领720元,早知晓早办理

阿裤聊历史
2024-06-27 15:10:49
美国没想到,俄罗斯也没想到!中国石油,如今会成为“遥遥领先”

美国没想到,俄罗斯也没想到!中国石油,如今会成为“遥遥领先”

谈史大讲师
2024-05-28 11:51:01
2024-06-30 03:02:44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主流财经全媒体平台。
947783文章数 26989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欧洲杯:瑞士2-0淘汰卫冕冠军意大利 巴尔加斯传射

头条要闻

欧洲杯:瑞士2-0淘汰卫冕冠军意大利 巴尔加斯传射

体育要闻

老鹰“贱卖”穆雷,独行侠有意汤神

娱乐要闻

白玉兰明星反应精彩 胡歌获奖唐嫣激动

财经要闻

A股上半年人均亏损1.2万 你亏了多少?

科技要闻

比亚迪引发了一场"战争"

汽车要闻

你没看错!广汽丰田今天秀了一把智电技术

态度原创

游戏
手机
数码
艺术
公开课

做梦也能这么爽?宣称横扫14亿梦境的肉鸽游戏,还真有点东西

手机要闻

618手机大战落幕:vivo夺冠,小米iPhone紧随其后!

数码要闻

Keychron V8 Max 三模机械键盘开售:65% Alice 配列,529 元起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公开课

连中三元是哪三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