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落榜者到两江总督,20年后他才与发妻团聚,死后万人跪送

分享至



正所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在清朝初年时期,也出了一位"于谦式"的名臣——于成龙。

但是与于谦所不同的是,于成龙仕途坎坷,多次应试不中。

加上正处于朝代更迭的混乱时期,于成龙一生都未能考中科举。



但是在阴差阳错之下,于成龙走上了仕途,并且由于其出色的能力,很快就获得了康熙帝的赏识,称赞于成龙为清官第一,后升任两江总督,成为封疆大吏。

于成龙虽位高权重,但是却与发妻子女分离千里二十年,20年后他才与发妻团聚。

于成龙死后,家中无余财,百姓念其恩德,万人跪送。



一:屡试不中,从落榜者到两江总督

大明崇祯十二年,二十二岁的于成龙第一次步入考场,参加科举乡试。

众所周知,明朝末年贪官污吏横行不法,结党营私的现象随处可见。

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之下,向来追求公平公正的科举考试也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于成龙在太原参加乡试,但是当地的考场考官却公然行贿受贿,徇私舞弊。



于成龙为此在考卷之上痛陈时弊,直抒胸臆。乡试的结果可想而知。

于成龙名落孙山,正榜无名,勉勉强强获得了一个副榜贡生的名头,相当于备考生

虽然没有中举,但是也能够参加会试。

于成龙内心对时局极其的失望,即无回天之力,只好借口为父亲养老,辞去做官的机会,回到家乡。



后1644年,满清入主中原,明朝灭亡,此时的于成龙便出来继续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

在顺治四年到顺治八年的四年间,于成龙辞别父母,在太原崇善寺当中苦心学习四年。

但是于成龙在顺治八年的乡试当下依旧落榜,未能高中,此时的于成龙已经三十五岁了。



不久之后,于成龙的兄长于化龙不幸病故离世,三子于廷元出生,家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入到于成龙的身上。

上有父亲年老多病,下有子女嗷嗷待哺,生活成本巨大。

于成龙为了养家糊口,整日奔波劳碌,没有功夫再去参加科举考试。

这样的日子去了四年,于成龙作为一个传统的读书人,脑海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根深蒂固。



于成龙等到其父病故之后,再一次下定决心,进入到国子监当中学习深造。

此时的于成龙已经四十四岁,在当时已经是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

心怀壮志的于成龙却不安心现状,在国子监学习三年之后,咬牙告别了发妻,只身前往千里之外的广西罗城担任县令,开始了于成龙的出仕之路。



二:治理有方,平步青云

于成龙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地良心"的抱复,来到了偏远荒凉的广西罗城。

当时的罗城隶属于清朝不到两年的时间,暴乱时有发生,在于成龙之前的两任罗城县令,一死一逃,于成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于成龙刚刚来到罗城的时候,城中仅仅只有居民六户,茅屋数间。

所谓的县衙也仅仅是由两三间破茅房组成的,于成龙不得已之下只好寄居在关帝庙当中。



于成龙并没有被困境所吓倒,很快就有了治理罗城的思路。

于成龙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方法,在当地建立起保甲制度,严厉的打击盘踞在罗城附近的"西乡贼",组织乡民练兵剿匪。

当地的土匪见此阵仗,主动地与于成龙讲和,归还了当初劫掠的男女老少和财物。

由于罗城当地人烟稀少,于成龙在打击盗贼稳定社会的同时,又重点的招募流民恢复生产,劝课农桑,带领当地的百姓修建民宅,建立学校。



在短短三年之间,曾经荒凉的罗城在于成龙的治理之下变得欣欣向荣,于成龙的突出政绩受到了广西巡抚等人的重视,将罗城列为全省治理的榜样。

康熙六年,于成龙被举荐为全广西唯一的"卓异",升任四川合州知州。

在合州的任期上,于成龙沿用罗城治理的思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将合州治理得井井有条。

因此被升任为湖广黄州府同知,得到了湖广巡抚张朝珍的器重,再一次被举荐为卓异,调入武昌府主持政务。



恰巧在此时,三藩之乱爆发,在吴三桂凌厉的攻势之下,贵州、湖南各省望风而降,兵锋直指湖北,派遣了许多湖北籍的部将回到湖北,等待时机制造混乱。

恰巧湖北麻城发现了吴三桂的部将,当地知县趁机大肆滥捕,使得当地百姓人人自危。

另一方面,刘君孚等人在接受吴三桂的邀请,联合了东山一带的盗贼发起了暴动,麻城陷入到一片混乱当中。

而于成龙则临危受命,受命稳定麻城局势,于成龙采取"招抚"的方针,先是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将无辜的人全部释放。



这样一来,大多数参与暴动的百姓都被于成龙说服归家。

事态趋于稳定之后,于成龙不顾自己的危险,孤身一人进入到刘君孚的山寨当中,说服了刘君孚。

在短短十天之内,于成龙就将一场动乱消弭于无形当中,但是一场更大的暴乱正在等待着于成龙。

于成龙调任黄州知府,在此之前,吴三桂的奸细偷偷地潜入到黄州府当中,趁中黄州空虚,联合当地的豪强起事,以至于"高山大潮,烽火相望",声势浩大。



面对险恶的局势,于成龙充分地认识到黄州府的重要性,他力排众议,坚持不放弃黄州府、组织乡勇主动进攻当地参与叛乱的豪强。

于成龙亲自带领数千乡勇,在黄土坳一带,与数量上占据优势的叛军展开激战。

于成龙在战斗当中身先士卒,置生死于度外,在于成龙的指挥之下,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当场抓获了暴乱的首领何士荣,乘胜追击,相继消灭了各地的叛乱,在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就平定了黄州的动乱。



三:位高权重,清正廉洁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