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明日夏至,有钱没钱:一要躲,二不去,吃三样,忌三事,平安度夏

0
分享至

明日夏至,有钱没钱:一要躲,二不去,吃三样,忌三事,平安度夏

进入六月下旬以后,我们又迎来了今夏的第四个节气——夏至。夏至节气的到来,也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即将到来,因为“夏至三庚数头伏”,即夏至节气后第三个庚日,就正式入伏了。

因此夏至节气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时节就要注意养生,才能平安度过酷暑。而明日就是夏至节气了,建议大家有钱没钱:一要躲,二不去,吃三样,忌三事,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要躲:躲避酷热。

在古代的时候,把农历的五月份称之为“恶月”,甚至还说它是“毒月”。五月份还有九个毒日子。不过这里的“毒日”,指的就是太阳的高温很毒。

而夏至就是在农历的五月份,到了夏至节气后,气温会进一步升高,这个期间基本已经是酷热难耐了。因此在这个期间,人们就要尽量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以防中暑。

尤其是老人、儿童以及体质较弱的人群,更应注意防暑降温。比如现在很多家庭都会在家中安装空调、电扇等设备,保持室内凉爽;而如果是在户外,则可以穿着透气、轻便的衣物。

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喝水、多吃水果等方式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营养,增强抵抗力。当然了,最重要的是不要在最热的时候出去,建议选择在早上比较凉快的时候出门。

二不去:避免去危险区域

1. 不去深山老林。

夏至后,天气变化莫测,午后容易出现雷阵雨。深山老林地形复杂,蚊虫多,一旦遭遇恶劣天气,容易发生危险。因此,建议人们此时不要前往深山老林游玩或探险。


2. 不去河边、水库边。

夏至时节本来雨水就多,而下雨以后河水、水库水位上涨,水流湍急,容易发生溺水事故。尤其是那些没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河边、水库边,更是危险重重。因此,人们应尽量避免前往这些地方游泳或戏水。

吃三样:合理调整饮食。

1. 吃面条

夏至吃面条是许多地方的传统习俗,在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在夏至节气吃面条,一是顺应了节气,这是夏至的一个传统习俗。此外,面条还寓意着“长寿”,寄托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二来是面条易于消化,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

2. 吃生姜。

正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在夏至节气以后可以适量的吃生姜来进补的。因为中医上认为,生姜具有温中散寒、解毒杀菌的作用。


在炎热的夏季,适量食用生姜可以驱寒解暑,增强身体免疫力。人们可以将生姜切片泡茶饮用,或者在做菜时加入适量的生姜来调味。尤其是在感冒着凉了,用生姜煮水喝,有很好的驱寒的作用。

3. 吃苦瓜

苦瓜具有清热解毒、降血糖、降血压等多种功效。在夏季食用苦瓜可以帮助人们清热解暑,预防中暑和其他热性疾病。苦瓜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凉拌、炒菜、炖汤等。

忌三事:注意生活细节。

1. 忌讳出大汗

虽然夏季出汗是正常现象,而且在民间也有着“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但是大家也要注意,过度出汗会导致身体水分和电解质失衡。

因此,在夏季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以免过度出汗。就算是运动,也应该选择在一天中比较凉爽的时候,做一些运动量不太大的运动。


2. 忌贪凉

夏季气温高,人们容易贪凉,比如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或者是把电扇对着自己吹等。之前就看新闻,有个小伙子晚上睡觉对着空调,结果导致面瘫了。

可见过度贪凉的危害不少,不仅会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而且还容易引发感冒、腹泻等疾病。因此,在夏季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吹空调、喝冷饮等行为,保持身体适度温暖。并且也要早晚定期开窗通风,不能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面。

3. 忌吃太多生冷食物

夏季的气温高,尤其是夏至节气以后,很多人为了凉快,就爱吃生冷的食物,比如冷饮、冰镇的西瓜、冰镇的饮料等等。

尤其是这个时候,正是许多水果和蔬菜的丰收季节,人们容易过量食用生冷食物。但生冷食物容易刺激胃肠道,引发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因此,在夏季应适量食用生冷食物,并注意食物的卫生和安全。

总之,夏至时节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养生的时期。通过遵循“一躲二不去,吃三样忌三事”的养生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夏季的气候变化,保持身体健康和心情愉悦。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安全,确保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夏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有低血糖的人到底有多社死,网友分享简直绝了,一看一个不吱声

有低血糖的人到底有多社死,网友分享简直绝了,一看一个不吱声

开玩笑的水母
2024-06-25 14:57:13
两性疑问:为什么男生更喜欢从后面来

两性疑问:为什么男生更喜欢从后面来

坟头长草
2024-05-30 16:33:38
1989年古月受邀参加国宴,解放军上将打了个招呼,吓得他连忙站起

1989年古月受邀参加国宴,解放军上将打了个招呼,吓得他连忙站起

历史实战派
2024-06-26 14:55:32
国际笑话!嫦娥六号刚落地,身在外太空的美国宇航员服竟然泄露

国际笑话!嫦娥六号刚落地,身在外太空的美国宇航员服竟然泄露

嘿哥哥科技
2024-06-27 15:06:58
上海差评最多的餐厅,永远在大排长龙

上海差评最多的餐厅,永远在大排长龙

穷游网
2024-06-26 12:00:02
宋祖儿这是凉透了吗?工作室都解散了!长得这么漂亮,太可惜了

宋祖儿这是凉透了吗?工作室都解散了!长得这么漂亮,太可惜了

小娱乐悠悠
2024-06-27 10:50:50
国内六大"名模":吕燕最丑,何穗最骚,她用身体为自己博得一线地位

国内六大"名模":吕燕最丑,何穗最骚,她用身体为自己博得一线地位

凤幻洋
2024-05-25 09:24:00
创十项世界之最!深中通道6月30日正式通车

创十项世界之最!深中通道6月30日正式通车

环球网资讯
2024-06-27 11:29:21
毕业了!朱婷参加毕业典礼,同学争相合影,大婷鹤立鸡群非常显眼

毕业了!朱婷参加毕业典礼,同学争相合影,大婷鹤立鸡群非常显眼

湘楚风云
2024-06-26 12:25:33
全民不用现金之后,瑞典的犯罪分子迎来了春天!

全民不用现金之后,瑞典的犯罪分子迎来了春天!

新欧洲
2024-06-26 19:59:40
终于来了,世界上第一个冷冻人已解冻,50年过去,真的能复活吗?

终于来了,世界上第一个冷冻人已解冻,50年过去,真的能复活吗?

简读视觉
2024-06-25 07:30:02
选了一个纯天赋球员!黄蜂真的有能力将他的潜力激发出来吗?

选了一个纯天赋球员!黄蜂真的有能力将他的潜力激发出来吗?

稻谷与小麦
2024-06-27 15:51:54
惊!暴雨跑偏了?山东后日29号将迎大雨暴雨

惊!暴雨跑偏了?山东后日29号将迎大雨暴雨

饭桶说史
2024-06-27 10:37:08
汤盈盈周家蔚带娃北京嗨玩五天四夜!大赞好玩到飞起,合影好热闹

汤盈盈周家蔚带娃北京嗨玩五天四夜!大赞好玩到飞起,合影好热闹

小徐浅谈娱乐
2024-06-27 13:01:00
距中方仅900公里,秘密建造10000座地下碉堡,暗藏2000枚洲际导弹

距中方仅900公里,秘密建造10000座地下碉堡,暗藏2000枚洲际导弹

博文聊世界
2024-06-27 07:44:25
2024年十大“铁饭碗”排名出来了,第一名让人太意外了

2024年十大“铁饭碗”排名出来了,第一名让人太意外了

时尚的弄潮
2024-06-26 15:28:55
确认!孔蒂拒绝亿元边锋离队,奥斯梅恩降价出售,卢卡库有望上位

确认!孔蒂拒绝亿元边锋离队,奥斯梅恩降价出售,卢卡库有望上位

夏侯看英超
2024-06-27 16:10:10
91岁老人真牛!迷路后暴骑40公里来上海!三轮车都“冒烟”了

91岁老人真牛!迷路后暴骑40公里来上海!三轮车都“冒烟”了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4-06-26 17:41:12
直到看见叶海洋家产,我才终于明白,这才是她敢未婚生4子的底气

直到看见叶海洋家产,我才终于明白,这才是她敢未婚生4子的底气

舞娱天地
2024-06-26 16:55:57
从7月1日起,建议家庭备好这3样东西,关键时刻有大用

从7月1日起,建议家庭备好这3样东西,关键时刻有大用

最潮家居评
2024-06-27 05:57:18
2024-06-27 16:24:49
农夫也疯狂
农夫也疯狂
深耕三农,服务三农!
7297文章数 114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台媒:解放军42机舰围台岛 全台导弹部队警铃响了一天

头条要闻

台媒:解放军42机舰围台岛 全台导弹部队警铃响了一天

体育要闻

和布朗尼一样菜的人,咋进NBA?

娱乐要闻

李雪琴北大学历情况被扒,牵扯多人

财经要闻

曹远征:不能被"产能过剩"的概念所困惑

科技要闻

朱啸虎:5年后将没有独立的大模型公司存在

汽车要闻

32万公里实车直播拆解 极氪凭事实证明实力!

态度原创

手机
本地
艺术
房产
公开课

手机要闻

曝小米15系列主打超轻薄 可变光圈和纯陶瓷版本或不保

本地新闻

冷知识:东北雪糕才是最早的网红雪糕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房产要闻

大动作来了!丁村城市更新征收补偿方案曝光!

公开课

连中三元是哪三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