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国有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耗率降至0.42%,远低于全国1%的平均损耗率。”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仓储与产业处副处长尚华说。
0.42%意味着,在耕地不变的情况下,山东省粮库在全国平均损耗的基础上,每1万吨储备粮进一步减损约58吨。
那么,山东省是通过哪些科技储粮手段有效实现节粮减损的?近日,农村大众报记者奔赴山东省多地粮仓,探访“智能粮仓”新模样。
01
全面“体检”,确保好粮入粮仓
6月17日,在位于德州禹城的山东鲁粮集团有限公司鲁北粮库入口处,售粮人正依次扫码登记,领取“一卡通”。只需凭借这一张卡片,售粮人在40分钟内就能快速办理扦样检验、过磅称重、卸粮付款等售粮全部流程。
鲁北粮库内,运粮车依次入场,扦样检测、现场卸车、输送入仓等工作井然有序。
进入库区后,售粮车停在一站式服务楼前,小麦要在这里进行全面“体检”。这是保障入库粮食质量的关键步骤。
数米高的全自动扦样机的“机械手”在运粮车内随机抽取8个不同位置的麦粒,并将样品通过管道输送至封闭检验室,检取小麦的容重、水分、杂质、不完善粒等各种内在指标。“体检”合格后,售粮车即可过磅称重。
鲁北粮库工作人员手持遥控,操作全自动迁样机在运梁车内抽取样品。
“粮食‘体检’数据,会通过‘一卡通’实时录入山东省储粮信息化管理平台,做到每车粮食全程溯源。”鲁北粮库仓储部经理栗克说。每一车粮食自打进入粮库,就建立了一份电子档案。粮食来源、入库质量、入库价格,以及后续储存过程中的查仓次数、通风时间等信息全部留痕。实现了粮食从入库到出库,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及“透明”监管。
“重量47吨,请前往4号仓。”磅台的电子播报器报出卡车重量。一旁的中控室内,栗克指着监控屏实时传输的视频图像告诉记者:“数字化地磅称重系统,摆脱了以往手工写数、登账、统计的方式,实现了自动化数据采集,自动化业务流程,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就可以查看过磅车辆,实时监视过磅情况。”
自动化、机械化不只在扦样、过磅环节,卸粮入库也实现了机械作业。在潍坊昌乐的鲁中粮库,智能化环保装卸设备的应用,使得粮食入库卸车效率提升了一倍。“每条作业线入库卸车效率从40吨/时提升到了80吨/时。这辆45吨的运粮车,20多分钟就能完成卸车。”在卸粮区,鲁粮集团鲁中粮库仓储部经理王兴周手持遥控,操作液压翻板,使得运粮车的一侧被缓缓抬起,倾泻而出的麦粒经过振动筛去除杂质后进入粮仓。
02
科技“锁鲜”,智能粮仓守好粮
“仓储环节减少粮食损失的核心有两点,减弱粮食的呼吸代谢、延缓粮食质量变化。因此,严格控制粮堆温度和粮食水分,就成了粮食仓储保管的两大重点。”栗克说。
当日,德州室外气温达到36℃,但粮仓内却只有25℃。“想要保证粮仓内温度恒定,首先要确保仓房本身具有较强的保温隔热性能。因此我们在使用控温储粮技术前,率先对仓房的密闭性、墙体隔热性进行了改造,减少外界热源进入仓内。” 鲁北粮库保管员李达伟说,“这时再启动仓内安装的内环流控温系统,控温效果大大提升。”
李达伟查看粮情。
“简单来说,该系统就是利用粮食导热性低的特点,将冬天的低温借到夏天来使用。”李达伟向记者解释系统控温原理。冬季时将仓内粮温降至5℃左右,待到夏季6月气温上涨时,仓房启动内环流系统,利用仓房底部的轴流风机,将风以上行方式吹过粮堆,将粮芯的低温,带到粮堆表层,充分进行热量交换后,即可将仓内粮食的最高温度控制在25℃以下。在低温的条件下,小麦呼吸代谢减弱,有效地延缓了它的“衰老”速度,并抑制储粮害虫繁殖,大大提高了储粮的安全系数。
栗克说,从近几年小麦出库损耗情况来看,通风时小麦水分的减量是造成储藏损耗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机械通风过程中保水就成了储粮控损减耗的关键。
在小麦保管过程中,鲁粮集团根据不同粮情,针对性的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对粮堆进行分阶段间歇式通风降温。“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克服单一自然通风降温效果差和机械通风能耗高、失水严重的不利影响。最大限度减少小麦失水的同时,也使得粮堆降温更均匀。”栗克说。
山东鲁粮集团有限公司储备粮管理部部长刘经华介绍,近年来,鲁粮集团通过准低温储存技术,实现库存粮食质量达标率和储存宜存率保持在100%,确保粮食“常储常新常鲜”。截至目前,鲁粮集团储粮综合损耗率已降至0.39%,且降低仓储能耗50%以上。
03
智能巡检,机器人成为粮仓“新管家”
一个高大平房仓可容纳小麦3600吨,保管员如何能及时得知粮堆内部的情况变化?
“在我们脚下6米深的粮堆中,铺设了测温电缆,均匀分布着200多个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着小麦的温度变化。”栗克说。并且在粮库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加持下,仓内粮堆的温度、湿度会实时上传到总控室,以前难以捉摸的温度和湿度,现在变得直观可视。
6米深的粮堆中,均匀分布着200多个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着小麦的温度变化。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财务处副处长李全军介绍,多年来,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不断推进粮食信息化建设,通过粮库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实时监测温度、湿度等数据,还可以查看全省所有粮库的粮食储存情况。目前,省、市、县三级地方储备的库区及每栋仓房已全部实现远程在线监管,走在全国前列。
在位于鲁西南的巨野县粮食储备库内,每个仓内都装有全方位监控系统,高清摄像头可将仓内图像放大至23倍。随着工作人员的演示,一颗颗饱满的小麦粒跃然“屏”上。
通过远程实时监控,保管员可以24小时查看粮库仓内、仓外实况,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对比,可对粮情变化趋势进行智能预测和预警。“若出现异常情况,我们会立即推送到山东省粮食流通管理云平台,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山东省巨野粮食储备库主任毕连君说。
山东粮仓中的“黑科技”还远不止于此。
在鲁北粮库的粮仓内,一辆半米高的黄色小车像是“巡逻”一般来回穿梭。“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粮仓磷化铝熏蒸机器人第三代产品,名叫‘粮慧宝’,目前正在进行巡检作业。”刘经华说。
粮仓磷化铝熏蒸机器人正在进行巡检作业。
“起初,研发机器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粮食熏蒸环节,能够代替人工作业。提升安全性的同时,优化施药均匀性和除虫效果。”刘经华说。但粮食熏蒸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其他时间机器人便闲置了。为此鲁粮集团对它进一步研发升级,开发出无人查仓、实时监测等功能。
刘经华说,机器人内部设有传感器,能与智能粮食管理平台对接,保管员可在联网的系统中,实时查看机器人所到之处的影像及温湿度、磷化氢浓度等数据。机器人顶端装有高清热红外成像摄像头,在预设轨道上自动巡逻时,能360度无死角地查看粮库区域。若遇到非工作人员、粮情异常、磷化氢泄漏等情况,机器人会自动报警。保管员可以第一时间得知异常点,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鲁粮集团还与浪潮数字粮储联合研发了粮仓电子化、智慧化管理系统“慧管粮”,这是集粮食仓储保管、粮食购销、安全储粮、安全生产于一体的智慧化管理平台,包括“慧保管”“慧购销”“慧储粮”“慧安全”四大功能。
尚华说,近年来,山东省持续推进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目前,已完成投资7.6亿元,升级改造和新建扩建仓容205.9万吨。
此外,山东省广泛应用粮情测控、储粮机械通风、磷化氢环流熏蒸和谷物冷却低温储粮技术等“四合一”储粮新技术。目前全省应用横向通风仓容140万吨、内环流控温仓容600万吨、多功能粮情检测仓容600万吨,有效地减少了粮食损失损耗,保持粮食品质。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陈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